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回风塔
释义

回风塔位于宾阳县芦圩镇新模村的合岭山之巅,距县城约5公里,人称合岭塔,又因靠近大模村,也叫大模塔,与大桥镇的秀峰塔一起,称为宾阳县两大古塔。

回风塔为一座由青砖砌成的七层宝塔,清光绪二年(1876年),由知州叶茂松倡建,距今已一百二十多年。宝塔高23.3米,底径4米,呈八棱锥体状直指苍穹。每层塔檐外伸,略为上翘,造型古雅,檐下饰有各种图案。塔顶的八个檐角各挂一个铜铃,风吹铃响,清脆动听。清南海张中武题书"回风塔"三个大字刻于塔门之上,塔门两侧为宝塔建成时知州叶茂松题书石刻"秀气凌云天上星辰俱动,祥光耀日人间将相迭兴"。民国十三年(1924年),塔顶被雷电击崩一角,后经县知事陆之璜、朱璠熙先后拨款补修,才恢复旧貌。

关于回风塔的修建,在民间流传着许多不同传说。人们传为:宾阳文化发达,人才辈出,学士思想兴起。凡到宾阳来做官的人,做了一年半载,就被宾阳人告倒而辞官而归。有一次一个从外地来宾阳做官的人,想治理宾阳,坐稳官位,就请地理先生探看宾阳的风水,看到州城南面的南山顶尖尖突起,形似一杆笔,便认为宾阳之所以读书子弟多,学风浓厚,人才众多,是由于州城南面的南山是一文笔峰之故。州民文笔锋利,告官必倒,县官信以为真,于是派差役削平南山顶,削平之后为了使城东合岭与南山等重相称,便在合岭山巅建一个塔镇住,这样外地官员才能镇住久留。这种传说有否有依据,已无从考证。但回风塔的得名,确与培育人才有关。名曰:"回风塔",是取"挽回狂澜,振兴文风"之意。当时,堪舆家认为:"依据州之城地,回龙顾祖,坐坎向离,前之南山,名为日峰高照,后之大河,谓月小湾环,坐空朝满,势成横局。但自西而南诸山联络,无有比配,虽幸四面大开平阳,犹必建塔寅甲者,盖以天地无全功,藉以力补之,使其有配也"。意为宾阳地理形势欠缺,需要人工补缺,才完善其美。知府叶茂松遂采纳其意见,即筹资在合岭之巅建塔,以培补风水。民国十三年(1924)塔顶被雷电击坏,宾州知事陆之璜筹资补修后,他写了《补修回风塔记》,文中称:"吾邑东廓,有合岭焉,西南诸水,奔赴其下,乡前辈特于岭巅建危塔,以镇之,名曰'回风塔',盖取挽回狂澜,振兴文风之意也……虽风水之说,渺不可稽,而山川钟毓,实产英豪,信有征矣。他日灵异秀发,人才蔚起,为国柱石,以光邑乘,是所望于来者。嗟呼!天地缺陷,往往藉人力以干旋,又岂独斯塔已哉!"知州叶茂松在塔门的题联和邑人蒙恩涵题的诗:"而今被却天工阙,代有贤才巩固基",也道出了建塔的用意。

对于宝塔修建,民间传说认为县官平南山是砍掉县民之笔杆,这至少也说明县民希望文化发达,人才辈出。而从塔之得名、叶茂松的题联,也透出州官"振兴文风"、"将相迭兴"的愿望。官民都有相同的期望,而官民的说法却大相庭径,究竟为什么?迷信思想作怪?除此之外,巍巍的宝塔作为历史的见证,也许会告诉你其中更深层次的原因!

回风塔不但建筑雄伟,而且景色优美,塔的四周是一片空地,长满绿茵茵的青草,稍远处,苍林翠竹繁茂,各种无名野花散发出沁人肺腑的芳香。正由于此,该塔吸引了县外不少游人,一些骚人墨客,为此吟诗作文。县人蒙恩涵游塔曾题诗云:"沧海横流一柱支,浮屠遥望壮威仪。淋漓气势如椽笔,摇曳花枝入碧池。四面云山皆画本,半江风月诗塔词。而今补却天工阙,代有人才巩国基。"

回风塔自建塔以来,也历尽了人间沧桑,风雨侵剥,日就朽坏。一九二四年,因为雷电所击,崩塌了一角,县知事陆之璜,朱番熙,承县之父老乡民之意见,先后拨款补修,经几个月修整,恢复了它的原样。一九四四年,日寇第二次侵入宾阳,在塔内建碉堡设据点,以扼邕柳公路之咽喉,致使塔门崩坏。以后,随着时间推移,人为破坏,日趋严重。1987年,县人民政府拨款七千元修复,恢复了它的原貌。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26 15:3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