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回坊 |
释义 | 回坊又被人叫做“回民街”,是许多戴白帽围着盖头的穆斯林男女信徒所居住的地方,清真寺(供穆斯林男女信徒礼拜的地方)也设在这里面。回坊里除了清真寺,居所以外还有各类的小吃,大多都是当地回族的特色小吃(如西安的:羊肉泡馍、水盆羊肉、灌汤包子、腊羊肉、黄桂柿子饼凉皮······)。如西安,很多游客都慕名而来。 当华灯初放的时候,回坊里每一条街道都香气弥漫,食客如织,因此,在有的地方,回坊是十分特色的旅游景点。 “坊”源于唐代,是唐时的一种区域划分,唐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容纳了大量从西亚、中亚迁入的穆斯林。随着大量穆斯林的涌入,伊斯兰教也开始在中国传播,为了宗教活动和生活的方便,穆斯林依清真寺而居,这种布局从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开始一直延续至今,每座清真寺都形成一个“坊”。 “坊上人”是西安地区对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人的一种亲切的称谓,也称回坊。 西安回坊 回坊地理位置在西起西安西大街桥梓口,东至广济街的西安古城西北一隅,聚居着约30万回族同胞,当地人习惯称那里为回 坊。它以浓郁的穆斯林文化和氛围,为古城构筑了一道特异的风景线。西安回族分布集中在“七寺十三坊”,七寺指:化觉巷寺、大皮院寺、小皮院寺、广济街寺、大学习巷、营里寺和洒金桥寺。 十三坊指:化觉巷、西羊市、北院门、麦苋街、大皮院、小皮院、北广济街、狮子庙街、大学习巷、小学习巷、大麦市街、洒金桥和城南的回回巷。 回坊小吃西安坊上人擅长小吃制作,他们较完整地保留了传统清真饮食风味,且以用料考究,制作精细,甜咸辣荤素搭配,品种众多,为全国清真小吃之冠。牛羊肉泡馍、腊牛羊肉、烩羊杂、粉蒸羊肉、蜂蜜凉粽子、盛氏酿皮、羊肉饼、八宝甜稀饭、糊辣汤、羊肉水饺、韭饼、酸汤水饺、灌汤包子、牛肉拉面、羊肉臊子饸、黄桂柿子饼、蛋花醪糟、水盆羊肉、芝麻烧饼、葱油饼等数百中小吃应有尽有。 无论是清晨的早餐,还是灯火阑珊时的晚饭,清真小吃都是人们“追捧”的对象。在西安的北院门回坊风情街里基本上都能品尝到这些小吃,到了西安,不到这里来品尝一下清真小吃那将是一大遗憾! [油香]:是一种又圆又厚的油炸面饼。宁夏一带回民做油香分为普通油香、糖油香和肉油香三种。捞油香或者飘油香是非常严肃的事,之前要沐浴净身(即大、小净)。吃时正面向上,念“太思敏”,撕开吃。在办丧事,喜事时都不可缺少。 [馓子]: 一种细条状的食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