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灰霾现象 |
释义 | 简介灰霾(Ash-Haze):灰霾又称大气棕色云,在中国气象局的《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灰霾天气被这样定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使黑暗物微带蓝色”。灰霾是一种典型的复合大气污染现象,港澳地区称为烟霞。 四大灰霾现象重灾区在我国的存在着4个灰霾严重地区: 黄淮海地区长江河谷四川盆地珠江三角洲(附:如果按国外能见度小于50km的评价标准,我国这些区域几乎终年处于灰霾之中。) 灰霾和雾的区分雾是气溶胶系统,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的自然现象。 一般来讲,雾和霾的区别主要在于水分含量的大小:水分含量达到90%以上的叫雾,水分含量低于80%的叫霾。80%~90%之间的,是雾和霾的混合物,但主要成分是霾。就能见度来区分:如果目标物的水平能见度降低到1千米以内,就是雾;水平能见度在1千米~10千米的,称为轻雾或霭;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且是灰尘颗粒造成的,就是霾或灰霾。另外,霾和雾还有一些肉眼看得见的“不一样”:雾的厚度只有几十米至200米,霸则有1千米~3千米;雾的颜色是乳白色、青白色,霾则是黄色、橙灰色;雾的边界很清晰,过了“雾区”可能就是晴空万里,但是霾则与周围环境边界不明显。 雾:一般来说,当相对湿度大于90%时出现的是“雾” 霾:相对湿度小于70%时出现的是“霾” 雾霾混合物:相对相对湿度70%-90%时出现 灰霾:能见度少于10公里的就属于灰霾现象 中度灰霾:5-8公里属于中度灰霾现象 重度灰霾:少于3-5公里属于重度灰霾现象 严重的灰霾:少于3公里则是严重的灰霾现象 国外评价标准:能见度小于50公里就是霾 灰霾污染现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及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气灰霾污染形势变得日益严重,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北京及周边地区、四川盆地,已在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其危害程度甚至比过沙尘暴,情况也越来越严重。 权威机构统计表明,在上述地区,从上世纪每年只有数天的灰霾天气,到目前,每年竟然有一百余天甚至达到三百余天的灰霾天气(深圳灰霾天气2006年为164天,2007年为231天,而2008年则高达264天;广州仅2007年12月灰霾天就达到22天;上海由于气溶胶和臭氧导致的灰霾天的天数年均达到110-140天); 形成灰霾天气的机理和灰霾的成分,包括同时产生的臭氧已经被国内外的研究者深入研究,所产生的健康危害已经得到研究和证实。要在短时间内消除灰霾污染的根源和影响几乎不可能,研究开发相应的防治产品就显得十分重要。 灰霾的污染主要成分灰霾颗粒污染主要以小于2.5um(PM2.5)的可吸入颗粒物组成; 广州一次严重灰霾天气时采集的微粒形貌图片,就像蒲公英种子一样的微粒,粒径小于1.5um,外部的卫星状微型液滴具有强酸性。 醛、酮、PAN(过氧硝酸乙酰)等二次有机污染物,二次有机污染物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生物毒性 灰霾现象导致的近地臭氧富集并超出健康安全标准的现象随灰霾天气的产生变得频繁,广东东莞市2007年平均每月臭氧超出标准时间达到90小时(大于100ppb),平均每天3小时 。上海市在天气预报中加入臭氧预警 灰霾的成因灰霾形成有三方面因素: 1、水平方向静风现象的增多,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大楼越建越高,增大了地面摩擦系数,使风流经城区时明显减弱。静风现象增多,不利于大气污染物向城区外围扩展稀释,并容易在城区内积累高浓度污染。 2、垂直方向的逆温现象,逆温层好比一个锅盖覆盖在城市上空,使城市上空出现了高空比低空气温更高的逆温现象。污染物在正常气候条件下,从气温高的低空向气温低的高空扩散,逐渐循环排放到大气中。但是逆温现象下,低空的气温反而更低,导致污染物的停留,不能及时排放出去。 3、悬浮颗粒物的增加,近些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机动车辆的增多,污染物排放和城市悬浮物大量增加,直接导致了能见度降低,使得整个城市看起来灰蒙蒙一片 城市灰霾天年夺命三十万,专家吁严防雾都劫难重演。 中国城市空气污染(灰霾)每年夺命35.8万人,造成64万呼吸和循环系统病人住院,约25.6万新发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造成经济损失高达1527亿元。 灰霾污染的主要成分如下: 有害物质 化学成分 PM2.5 天然源、人为源(如石化燃料的燃烧、机动车尾气、工业粉尘、废弃物焚烧等) 碳化合物 元素碳、热分解的一小部分、有机碳,半挥发性有机物(颗粒物和气态分离)、吸附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生物质 抗原、微生物(病毒)、毒素(内毒素和其他)、植物花粉和动物碎片 二次气溶胶 硝酸盐、硫酸盐、地壳矿物 金属 各种重金属、过渡金属盐或络合物 灰霾颗粒污染主要以小于2.5um(PM2.5)的可吸入颗粒物组成; 广州一次严重灰霾天气时采集的微粒形貌图片,就像蒲公英种子一样的微粒,粒径小于1.5um,外部的卫星状微型液滴具有强酸性 醛、酮、PAN(过氧硝酸乙酰)等二次有机污染物,二次有机污染物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生物毒性。 灰霾现象导致的近地臭氧富集并超出健康安全标准的现象随灰霾天气的产生变得频繁,广东东莞市2007年平均每月臭氧超出标准时间达到90小时(大于100ppb),平均每天3小时 。 上海市在天气预报中加入臭氧预警。 格瑞卫康自主研发的空气净化机协调组合使用多种净化技术,对大气灰霾污染物及其副产物臭氧具有良好净化效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