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灰枝紫菀 |
释义 | 中文学名:灰枝紫菀 拉丁学名:Aster poliothamnus Diels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纲: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菊亚纲 目:菊目 科:菊科 亚科:舌状花亚科 族:紫菀族 属:紫菀属 种:灰枝紫菀 分布区域:产于甘肃南部、青海东部、四川西部及西藏东部。 形态特征丛生亚灌木,高40-100厘米。茎多分枝,帚状,径达1厘米,树皮灰褐色,撕裂,当年枝直立,长15-40厘米,纤细,被密短糙毛或柔毛,有腺,有密集的叶。下部叶枯落;中部叶长圆形或线状长圆形,长1-2稀3厘米,宽0.2-0.5稀0.8厘米,全缘,基部稍狭或急狭,顶端钝或尖,边缘平或稍反卷;上部叶小,椭圆形;全部叶上面被短糙毛,下面被柔毛,两面有腺点,中脉在下面凸起,侧脉不显明。头状花序在枝端密集成伞房状或单生;花序梗细,长1-2.5厘米,有疏生的苞叶。总苞宽钟状,长5-7毫米,径5-7毫米;总苞片4-5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卵圆或长圆状披针形,长2-3毫米,全部或上部草质,顶端尖,外面或仅沿中脉被密柔毛和腺点;内层长达7毫米,宽0.7毫米,近革质,上部草质且带红紫色,有缘毛。舌状花10-20个,淡紫色,管部长2毫米,舌片长圆形,长7-10毫米,宽1.2-2毫米,有4脉;管状花黄色,长5-6毫米,管部长1.6-2毫米,裂片长0.7毫米。冠毛污白色,长约5毫米,有近等长的微糙毛或另有少数外层短毛。瘦果长圆形,长2-2.5毫米,常一面有肋,被白色密绢毛。花期6-9月,果期8-10月。 生长习性生于山坡、溪岸。海拔1800-3360米。 功能用途来 源物灰枝紫菀的全草。 功 效清热解表。 主 治流行性感冒、发热。 性味归经辛,凉。入肺经。 用法用量内服:9一15克,水煎服。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