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灰斑羚 |
释义 | 斑羚的一种。长为80—130厘米,尾长7—15厘米,肩高约80厘米,体重28—45千克。体毛厚密而松软,通常呈灰褐色,但针毛的毛尖为黑褐色,远观时似有若隐若现的麻点。没有鬣毛,但从头部沿脊背有一条黑褐色背纹,喉部有白色或黄色的浅喉斑。头部较狭而短,面部较宽,吻鼻部裸露区域较大,向后延伸到鼻孔以后。整个下体色调与上体相似,但略淡而稍灰;鼠蹊部污白、棕白色;尾黑色。 中文学名:灰斑羚 拉丁学名:Naemorhedus caudatus 别称:青羊,麻羊 二名法:Long-tailed goral 界:动物界 目:偶蹄目 Aritodactyla 科:牛科 Bovidae 亚科:羊亚科 Caprinae 属:斑羚属 Naemorhedus 分布区域:东北、华北、西北、华南及西南;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蒙古、朝鲜 中华斑羚学 名:Naemorhedus caudatus 英文名:North Chinese goral, Long-tailed goral, Himalayan goral,Sibirian goral 中文俗名:青羊 、 青山羊,其他:斑羚、灰斑羚、长尾斑羚、西伯利亚斑羚 分类争议国外的分类体系早已把中华斑羚从原先的斑羚中分出,列为不同种。原斑羚[Naemorhedus goral]的分布范围只局限于印度、巴基斯坦、克什米尔的北部和尼泊尔、不丹以及中国西藏最南缘,其余分布在中国各地以及西伯利亚、蒙古、朝鲜的都是中华斑羚Naemorhedus caudatus。 濒危等级IUCN:易危 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未列入 国家重点保护等级:2级 分布范围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华南及西南诸省区;国外分布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蒙古、朝鲜等地 生活习性为典型的林栖兽类,栖息生境多样,从亚热带至北温带地区均有分布,可见于山地针叶林、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和山地常绿阔叶林,但未见于热带森林中。常在密林间的陡峭崖坡出没,并在崖石旁、岩洞或丛竹间的小道上隐蔽。一般数只或10多只一起活动,其活动范围多不超过林线上限。性情孤独,喜欢单独活动,或者结成2—3只的小群。冬天大多在阳光充足的山岩坡地晒太阳,夏季则隐身于树荫或岩崖下休息,其他季节常置身于孤峰悬崖之上。早晨和黄昏觅食活动较为频繁,大多在固定的范围内。视觉、听觉极为灵敏,善于跳跃和攀登,在悬崖绝壁和深山幽谷之间奔走如履平川,也能纵身跳下10余米高的深涧而安然无恙。叫声似羊。受惊时常摇动两耳,以蹄跺地,发出“嘭,嘭”的响声,嘴里还发出尖锐的“嘘,嘘”声。如果危险临近,则迅速飞奔而逃。食物主要是青草和灌木的嫩枝、果实,以及苔藓等。 现状迄今对斑羚种群的现状尚未作过专项调查,全国储量难以估计。但据目前零星资料,获悉四川省在过去几十年间平均年产毛皮8000张(施白南、赵尔宓,1980),其中四川西部横断山区及川北为其重点产地,估计过去野生种群至少有2万~3万只。目前西藏自治区约有2485±629只(尹秉高、刘务林,1993);广西东北部山区的斑羚,其种群数量均十分稀少(全国强、李思华,1988);本种曾记载于广东北部山地,但从50年代始的历次考察中均未获过标本,说明数量十分稀少(徐龙辉、吴屏英等,1989)。浙江和安徽地区也已难见到。至于东北和华北地区的种群数量情况迄今不详。 致危因素斑羚栖于森林中,由于过去的林木被大量砍伐,导致行家栖息地不断丧失,生存空间日益缩减、分割,这是主要的致危因素。自1962年起,国家主管野生动物的有关部门已把斑羚列为保护动物,但因宣传教育不够,当地猎民为获取其肉、皮和制药的原料而大量捕杀,这是造成野生种群日渐稀少的另一原因。例如每年仅陕西省就收购灰斑羚的皮毛1200~1300张(Zhen,1984)。 现有的保护措施自60年代到80年代,本种一直被列为受保护的种类,但执法不力。80年代后期开始执行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斑羚 被订为II级保护动物。《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把它划为附录I。 据初步统计,现有20余处的自然保护区栖居着斑羚,它们可值此得到较好的保护: 1. 华南亚种在佛坪保护区(陕西)得到较好的保护,另外在至少十个保护区有其踪迹,包括,九连山保护区和武夷山保护区(江西);花坪保护区,千家洞保护区、寿城保护区、西岭山保护区和银锭山保护区(广西);梵净山保护区(贵州);太白山保护区(陕西)等。 2. 灰斑羚出现在墨脱和下嘎保护区(西藏);白水江和头二三滩保护区(甘肃);白河、蜂桶寨、黄龙寺、九寨沟、喇叭河、马边大风顶、塘家河铁布、王朗、卧龙和小寨子沟保护区(四川);神农架保护区(湖北);哀牢山、白马雪山、大围山、大雪山、高黎贡山、黄连山、南滚河、铜壁关和玉龙哈马雪山保护区(云南)等。 3. 华中亚种在其分布区的大部分保护区都可见到,例如镜泊湖和茂山保护区(黑龙江);长白山和左家保护区(吉林)等。 4. 灰斑羚(喜马拉雅)N. goral.在与尼泊尔交界的边境的珠峰保护区得到保护。 建议的保护措施1、以各种形式加强宣传教育,旨在使当地公民能认识到斑羚是我国重点保护动物之一,因而不再任意猎捕; 2、加强斑羚的种群现状调查工作,为采取更恰当的保护措施提供科学根据。 3、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特别是要杜绝核心区森林盗伐现象,使斑羚的栖息生境得到较好的保护; 4、1995-2000年间,通过东北、西北及西南诸省区野生动物资源的普查,应对斑羚资源的现状作出评估,并考虑是否升为国家 I 级保护动物。若仍定为 II 级,则应制订狩猎量及狩猎期,加强管理,防止滥捕滥猎。 亚种分化Ellerman和Morrison-Scott(1951)曾将斑羚分为 7个亚种,后Gloves 和 Grubb (1985) 将 caudatus 从中分出,成为一有效的种。总起来说,在中国有分布的有(Wang,S. et al., 1966; Shackleton, 1997): 华南亚种N. c. arnouxianus (=N. caudatus griseus) 分布于中国中部地区,包括陕西南部、安徽南部、浙江南部、福建北部、江西东部、湖北、湖南、广东北部、贵州大部分地区和广西(Luo et al. 1985) 西南亚种N. c. griseus(=N. c. griseus) 分布于西藏高原东部边界的高原和中国西南地区,包括西藏东南部、青海东南部、甘肃东南部和陕西东南部、四川西 部、湖北西部和云南东部。 指名亚种(华中) N. c. caudatus(= N. caudatus raddeanus) 分布于宁夏、山西、河北北部、吉林、黑龙江和辽宁。 斑羚(喜马拉雅斑羚) N. goral. (= N. g. hodgsoni) 仅分布于西藏南部边境的狭窄地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