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碣
释义

人物介绍

黄碣(841-895年)字宜磊,福建闽县道山人也。初为闽小将,喜学问,轩然有志向。历官固始县丞、知县、光州同知、知州至御史中丞兼节度副使,居言路,有直声,配康氏赠夫人孙黄环(865-895年)字民琮。

生平事迹

官奉礼郎,配林氏宜人,同列有假其笔者,黄碣怒曰:“是笔它日断大事,不可假。”后战安南有功,高骈表其能,为漳州刺史,徙婺州,治有绩。刘汉宏遣兵攻之,兵寡不可守,弃州去,客苏州。主董昌,董昌为威胜军节度使,表黄碣自御史中丞兼副威胜军节度使久乃应。及昌反,黄碣谏曰:“大王拔田亩,席贡输之勤,位将相,非有勋业可纪。今不能尽忠王朝,乃自尊大,一日诛灭无种矣。桓、文不侮周室,曹操弗敢危汉。今王僻婴一城,乃为大逆,何邪?黄碣请举族先死,不能见王之灭。”董昌怒曰:“黄碣不顺我邪?”斥出之。黄碣移书幕府李滔曰:“‘顺天’建元,以愚策之,针可为槊邪?”或窃其书示董昌,董昌令使者斩之。使以首至,董昌诟曰:“贼负我,三公不肯为,而求死邪?”抵溷中,夷其家百口,坎镜湖之南同瘗焉。董昌败,帝有诏赠司徒,求其后不能得。唐光启庚戌年董昌反,斋昌已昌已杀黄碣,滔亦遇害,乃召会稽令吴镣问策,镣曰:“王为真诸侯,遗荣子孙而不为,乃作伪天子,自取灭亡。”董昌叱斩之,灭族其家。又召山阴令张逊知御史台,固辞曰:“王自弃,为天下笑。且六州势不助逆,王据孤州以速死,谓何?逊不敢以身许王也。”董昌恶之,曰:“逊不知天意,议邪说拒我。”囚之。他日谓人曰:“我无碣、镣、逊,何乏事?”即害之。家室百口相继多以无罪死,同殉越州镜湖之南。及董昌败,诏赠黄碣为大司徒谥忠义。其十一世孙黄朴状元及第官至广东提举。

家族族谱

《金溪黄氏墓记》载:“黄之先居固始,黄峻避乱徙闽,峻黄公仕王氏(审知)官谏议大夫,分其子散居他郡,今邵武、南城、临川多其后也”,宋淳佑版《漳州府志》中的“唐时有中丞黄碣”……

闽县城东道山始祖黄碣至黄朴世系:1世黄碣(唐末从王审知仕闽御史中丞兼副使)——2世黄环——3世黄裕(嗣环居福州道山)——4世黄遑——5世黄亨——6世黄中学——7世黄纬(仕江西泰和县丞)——8世黄钧——9世黄行知——10世黄振龙——11世黄朴(宋状元)。

名词解释

碣 jié【释义】石碑:墓碣|残碑断碣。

碣字属于曷字族。在曷字族里,曷字都是声符兼义符。曷字族汉字都与“胸部”之义有关。碣的本义是“齐胸高的石块”(相当于石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20: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