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滋康
释义

黄滋康,棉花遗传育种学家。育成中棉所2号、3号,渤棉1号,鲁棉5号及杂交棉渤优1号、2号,分别在陕西关中枯萎病区、山东与河南非病区以及滨海盐碱棉区种植;大力加强育种研究、区域试验、纤维品质测试和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使全所育成品种在生产上得到扩大应用。

人物简历

1927年12月25日 出生于上海。

1944-1948年 在南通学院农科学习,并获得学士学位。

1950年 在南京大学(入学时为中央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毕业(硕士)。

1950-1957年 任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技佐,助理研究员。

1957-1970年 任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1971-1980年 任山东省惠民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所长等。

生平介绍

黄滋康,祖籍江苏省苏州虎丘,1927年12月25日出生于上海。父亲黄松涛自幼到上海谋生,从事珠宝业工作,由学徒至经纪人,有子女各三,黄滋康为次子。黄滋康5岁上学,曾就读于上海紫金小学、中法中学、震旦附中,1944-1948年在南通学院农科学习,获优秀生奖学金;1950年南京大学(前中央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在攻读研究生期间,黄滋康先后师从金善宝、冯泽芳两教授,曾对“潘氏世界小麦”2000多品种(系)进行形态分类研究;硕士论文为《美棉生长习性及其与气候的关系》。秉承两师联系实际与严谨求实的学风是他一生的工作准则。1950年黄滋康被分配到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那时新中国成立不久,农业生产处在恢复时期,农村迫切需要技术。该所1953年积极倡导科技人员到农村蹲点,就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向农民学习的同时指导他们科学种田,借此强化科技人员理论联系实际、为生产服务的思想作风。黄滋康便随同陈凤桐所长参加河北农村工作队,在黑龙港地区蹲点,总结旱地棉花抗旱保墒、播种等技术经验;同时,也在基点棉田中选择棉花优良单株。这一时期的农村实践使他亲身体会到劳动人民向大自然做斗争的毅力与智慧和淳厚、善良、朴实的高尚品德。

80年代,黄滋康在主持中棉所工作期间,重点加强育种研究,狠抓科研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促使该所当时育成的4个高品位新品种的推广面积几乎占到全国棉田的一半。“七五”期间在组织“全国棉花新品种选育技术”攻关课题中,他突出重点,发挥优势,较好地完成协作组的计划,受到三委一部的集体表彰。黄滋康曾兼任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常委,中国棉花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学会常务理事、高级会员,农业部专家顾问组及山东省棉花顾问团成员;“‘七五’全国棉花新品种选育技术”攻关课题负责人,“六五”、“八五”专家组长,“九五”国家重点“棉花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课题顾问等职。

获奖情况

他受到多项奖励:中棉所3号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渤棉1号获1982年山东省科技成果二等奖;参加选育的中棉所7号、中棉所12号分别获1978年河南省科学大会奖和1989年农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外农业现代化经验研究”先后获1982年农业部技术改进二等奖及1986年国家科委科技情报成果二等奖;参加山东惠民及德州两地区的科技服务,1988年受国务院表彰为“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优秀科技人员”;主持“‘七五’全国棉花新品种选育技术”攻关课题,1991年被国家科委表彰为国家“‘七五’科技攻关突出贡献科技人员”。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主要论著

1 黄滋康.《美棉生长习性及其与气候的关系》(南京大学硕士毕业论文).中国农业研究,1951,1(2):75~92

2 黄滋康.《棉花的栽培种和品种》.见:中国棉花栽培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

3 刁光中,黄滋康.《陆地棉与海岛棉杂种优势的利用》.中国农业科学,1961(7):49~50

4 黄滋康.《棉花育种方向目标和途径的商榷》.棉花,1962(8):27~29

5 黄滋康.《棉花品质育种》.见:中国农业科学院情报研究所编.农业科技参考资料79-6,1979,等等。

技术成就

中棉所2号、3号

50年代中期黄河流域棉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美国岱字棉15,但该品种成熟偏晚,不利于稳定增产。黄滋康针对这个问题,1956年分别在河北成安及石家庄岱字棉15大田中选择早熟多铃的单株,而1956年正好是华北地区的多雨年份,棉花生育推迟,有利早熟多铃单株的选择。先后于1959及1960年育成了中棉所2号和中棉所3号两个新品种。中棉所2号(与张四端共同主持)是一个提高了早熟性又保持岱字棉15适应性广、结铃多、衣分高优良种性的中熟丰产品种,在黄河流域区试中比对照岱字棉15增产皮棉14.3%,1968年种植200万亩。中棉所3号(任际旭参加,并与西北农学院及陕西棉花所协作)枯萎病发病轻,后期转入隐蔽状态,在黄河流域区试中比对照岱字棉15增产皮棉13.3%,成熟较早,吐絮集中,是枯萎病区大面积种植的第一个耐病丰产品种,1972年种植300万亩;该品种曾被国内广泛用作亲本,在以后育成的抗枯萎病新品种中直接具有中棉所3号亲缘的有20多个品种。

这两个品种能在较短期间育成,是由于掌握了本地区的气候特点,明确品种改良的主要目标性状,以及到群众大田的众多变异中进行单株选择的结果。

种质中8010

在选育耐枯萎病品种中棉所3号时,黄萎病也在黄河流域蔓延。黄滋康用中棉所3号的选株为材料连续在黄萎病圃中进行集团选择,于1968年首次选出兼抗枯、黄萎病的种质中8010(谭联望参加),1972至1974年黄萎病株率为19.6%,而对照中棉所3号为80%。从这个选种实践中黄滋康总结出:感病品种经过病地、病圃的定向选择,在保持丰产、优质性状的同时有可能育成单抗或兼抗枯、黄萎病的新品种(种质),并且抗病杂交育种对抗源亲本的选用不能单纯追求高抗性能,而要重视综合优良性状的结合。如上所述的中棉所3号及由其直接衍生了众多的抗枯、黄萎病品种,就是一个有说服力的实例。

渤棉1号、5号和渤优1号、2号

黄滋康在70年代下放山东劳动时,仍不忘棉花育种研究。他和他的夫人就地取材,因陋就简,进行了力所能及的育种试验,包括他们寄以厚望的杂交棉的尝试,先后育成了渤棉1号、鲁棉5号两个品种和渤优1号、2号两个杂交棉组合。渤棉1号在山东省和黄河流域两个区试中,与早一轮参加试验的高产品种鲁棉1号属同一个产量水平,但纤维品质则优于鲁棉1号。鲁棉5号在以上同样两个区试中,比对照鲁棉1号平均增产霜前皮棉8.3%。这两个新品种在惠民地区年种植面积都在100万亩以上。渤优1号和渤优2号是中国生产上首批种植的杂交棉组合,前者在中棉所主持的杂优联合试验中比鲁棉1号增产皮棉27%,后者在中棉所所内试验中增产23.4%,从而明确了棉花利用杂种优势的增产潜力。1979年黄滋康主持的协作组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在盐碱地上种植渤优1号,北镇农校开创了亩产皮棉137.3千克的高产记录。根据众多杂优组合的测定,杂种一代比纯系品种增产15%~20%,二代增产8%~15%,说明杂交棉可以继续利用到二代,只要双亲绒长之差在2毫米之内,就不会影响纤维的整齐度。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8:1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