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盅程 |
释义 | 一、简介黄盅程,四川省南充市人,现世界汉诗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作家在线网络作家、散文在线签约作家、多家报刊特约记者;曾担任过四川南部垠淦商讯传媒中心总裁和商讯周刊编辑部总编;自由撰稿人。在世界汉诗、汉诗月报、中国青年、中国青年报、中国作家网、东方文学网、重庆晨报、农民日报、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成都商报、天府早报、嘉陵江杂志等发表作品千余件,有多篇作品获中国地市报好作品二等奖、四川新闻奖二等奖(政府系列)、四川省广播电视好新闻二等奖(政府系列)、南充市好新闻一等奖(政府系列);多篇文章入选中央文献出版社《我的祖国我的歌》和中国文联出版社《春潮》。其作品《父亲》收入《2009-2010世界汉诗年鉴》并荣获2010年中国诗书画大赛一等奖。辑集《垠淦作品》新诗卷、新词卷、散文卷、报告文学卷。 二、新诗汨罗,或许就是你最好的故居(原诗刊载《世界汉诗》杂志) 那一把孤寂的剑柄,至今 还坠落在汨罗江里 独留一杆青竹 撑起楚国风雨 撑起两千年历史的涟漪 端午 以水鸟的姿势,把你的名字 高高衔起 愁肠,蜿蜒汨罗五百里 你怨楚国太小而壶中天长 酒中有山水旖旎 你《离骚》《天问》,《哀郢》《抽思》 《悲回风》,《忆往日》 所有的诗句预言你会水逝 或许就在昨夜 你踽行菏泽,瘦马立岸 而今,浑浊的汨罗 果然遁去了你 酒入愁肠啊,七分酿成了月光三分啸成横笛 挥袖一吹,就半个楚地 从汉北到江南 断壁残阳,一路猿狖鸣啼 野草丛生而香草凋零 群鸦聒噪而白鹤孤立 但,怎杀得尽你一生傲气 啜饮清露,荷叶制成寿衣 谁还欣赏你的高洁 悲就悲在,把希冀结束 在自己洗脚的浊流里 樽中月影,还有江水沥沥 汨罗或许就是你最好的故居 不必惊动大鹏 只消把剑鞘向半空一扔 贞风剑气半卷《怀沙》 接你回到楚辞去 父亲(原诗刊载《2009-2010世界汉诗年鉴》,并获全国诗书画大赛一等奖) 裂开沟壑的苦楝皮,一如父亲 黝黑的脸,油沁沁的庄稼地 千万遍耕耘父亲的憨厚和耿直 大字不识一筐的父亲,天天在田野上 写诗歌,锄头和犁铧是翻飞的笔尖 汗水如涓涓的墨汁 在贫瘠的土地上,收获着 粮食,颗颗粒粒 都是金色的文字 嘉陵江水般蔚蓝的云彩 给父亲灵感,他蘸阳光写 蘸狂风写,蘸暴雨写 绿油油,金灿灿,白皑皑 一行又一行 如父亲出版的诗集 土地般厚重 父亲的诗集 布谷鸟能读,水牯牛能读 乡亲们更能读 读得最懂的人是母亲 对读不懂的人 父亲就大吼一声 “龟儿子,饿死你” 父亲喜爱粮食,就像诗人 喜爱自己的作品,可从未想过 把自己的名字刻在粮食上 想儿的时候,一袋闷烟细数满天星斗 半斤烧酒后放开话闸,话儿 就像嘉陵江水滔滔不绝 绝妙之处电闪雷鸣,只有 云彩能领会他语言的高度 父亲种出的粮食 把远在城里的儿孙,喂养得 水水灵灵 如今,江水早已洗白了父亲的傲骨 他瘦如一把矗立的锄头,又瘦如 一支精致的狼毫,宽大的额头上 涌起波涛千顷 父亲老了,常在院子里嚼五香蚕豆似的 嚼他年轻的绝句,他说 他只是嘉陵江的一条支流 是家乡的宝马河 仍可,煮自己为一壶好茶 温暖子子孙孙 三、新词赠王悟仙石子架炉灶,火峰枕波涛。 瓢引嘉陵水,独品凌云霄。 注解:石子,石子岭;火峰,火峰山;嘉陵,嘉陵江;凌云,凌云山。 登文笔塔文笔高耸入云端,鸟瞰楼群似画娟。 火峰凌云陵江阔,红岩飞舟送客船。 青山涌波如彩带,夕阳恰落两峰间。 愁情待引凌霄去,但看千楫挂远帆。 放眼红岩湖一缕紫烟生火峰,三座虹桥横河东。 秋江水碧柳岸暖,云崖青竹贞节踵。 文笔秋兰娉婷立,惠志清心墨骨嵘。 堪笑年年成底事,垂钓乐学姜太公。 赠《冬夜无寒》作者王友生苦做励匙勤实学,乐步韵词淡浮名。 忙看沧海悟鸥起,闲卧青山品鸟吟。 壮志把酒融月色,豪情凌风倾水云。 雪月风花谁释汝?才情酒色古通今。 赠世界汉诗群诗群太白聚,藏龙又卧虎。 心中无忌惮,侠肝逢直肚。 开口品菊色,狂言戏贪腐。 一韵千年雅,三诵万字珠。 四、散文王家窝风情趁假休,我应友人之邀,来到南部县双峰乡。由等候在乡政府的王家窝村小学教师王守其带路,向升钟水库淹没区的王家窝走去。 蜿蜒盘旋的山间小道,直通深不可测的山林。晨雾纱一般披上树梢,又水一样注满峡谷。远峰时隐时现,云雾中更显虚无缥缈。王守其是个健谈的人,时而指着石板路,说它是几百年前香客们的通道;时而扶起路边朽烂的木桩,讲这是当年红军驻扎的栈房。 大约走了一个小时,王老师把我们带到一个悬崖上,指点着说,那就是王家窝了。这个村庄由三座大山组成,升钟水库修建后,它被淹没成三个孤岛,分别与盐亭、剑阁、阆中三县(市)接壤。 我们徘徊在悬崖上,歪歪斜斜的松柏弥漫着陈年树叶浓郁的味儿。空山冷风,一阵紧似一阵;脚下,水库烟波浩淼,水气徐徐飘上来,升向蔚蓝的天穹。 不一会儿,我们来到王老师的家,这是由长方体石头砌成的屋子。屋里的家具全用松柏做成,没有装饰,也没有涂漆,拙朴自然。 王老师妻子热情地端出一簸箕核桃叫我们品尝。她的身边,偎依着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孩。小姑娘长得很清秀,刚洗过头,阳光下披在双肩的头发闪着亮光;深陷的眼睛荡漾着一汪溪水,令人联想到夕阳垂柳下的湖面,是静非静,是动非动;鼻子微微上翘,更显得活泼可爱。 “叔叔,你们是从城里来的?”小姑娘怯怯地问。 “是呀,你去过城里吗?”我说。 “没有。王老师说等我考上了高中,就一定带我去城里看看。” 王老师夫妇告诉我们,这女孩子名字叫蓓蓓。她6岁时丢了爹,8岁时走了娘,生活无依无靠。淳朴善良的村民收养了她,作为村小学教师的王守其自此供她读书。小蓓蓓天生聪颖、乖巧,统考成绩一直名列全乡前茅。 吃罢午饭,小蓓蓓打扮的格外漂亮,头上系着一块鲜红的野蝴蝶花。她给我们讲,这几年扶贫开发库区,水清了,山幽了,路直了,人勤了。鸟叫鱼游,人情更亲。她说:“我们班上有8个同学交不上学费,每学期都是县、乡民政部门解决的。隔山的同学读书要过两道河,来来去去都是王老师接送。下雨了,路好滑,他就背起同学上山下湾……”小蓓蓓声音有点颤抖,眼里含着泪花。 氤氤氲氲的水气从山脚弥漫上来,金黄金黄的夕阳落降下来。整个王家窝笼罩在一团橘黄色的温情中。 我们要踏上归程了。小蓓蓓急促地跑来,把装满核桃的包裹送到我们手里:“这是土特产,带上它吧。” 我们紧紧握住她的手,半天说不出话来。 “有空常来看看啊!——”走了很远,我们的身后还传来王老师夫妇的声音。 那声音,如库区的水一般,清清澈澈、绵绵长长、悠悠荡荡,蘸染着黏黏的人间温情。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