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晓峰 |
释义 | 人名,有作家黄晓峰,网络写手黄晓峰和高级画师黄晓峰。 编导,影视制作人黄晓峰个人概述现今就职于四川电视台,并在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编导系担任主讲教授。 自82年开始从事影视工作至今,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近三十年来,创作成果丰硕。 其中参与拍摄电视专题片,文艺片、风光片、科教片、形象宣传片、栏目、纪录片、MTV、电视诗歌散文等三百余部(集),并参与策划、拍摄和制作电视连续剧20多部300多集。 主要获奖作品大型系列片《四川人在西藏》(总导演、总摄像)获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1997年)。 科教片《蚂蚁》(摄像)获联合国教科文奖(1984年)。 专题片《果香时节访盐源》(导演、摄像)获国家级“骏马”奖(1994年)。 纪录片《爱的世界》(导演、摄像)获国家级“银手杖”奖(1995年)。 电视诗歌散文《祈祷》(导演、摄像)获央视三等奖(2001年)。 《朱德》(摄像)获国家级“飞天”特别奖(1985年)。 《我的妈妈在西藏》(制片)获国家级“飞天”二等奖(1996年)。 《啊,雀儿山》(制片副主任)获国家级“五个一”工程奖,“飞天”二等奖(2000年)。 《高路入云》(制片主任)获中组部“红星”特别奖(2004年)。 近年来担任主创的电视剧作品有:20集言情电视连续剧《爱在雨季》。 20集电视连续剧《花祭》。 20集电视连续剧《下课了,要雄起》。 20集电视连续剧《密电风云》。 20集电视连续剧《回到拉萨》。 30集电视连续剧《同龄子》又名《人间风雨情》。 40集情景喜剧《仕官不是官》。 8集电视连续剧《我的未来不是梦》。 作家黄晓峰基本资料姓名:黄晓峰 生卒:1941— 描述:作家 籍贯:福建省莆田 个人概述作家。笔名高戈。福建莆田人。武汉大学写作进修班毕业。澳门文化司署《文化杂志》中文版编辑、《澳门文化丛书》编审、《澳门艺术报》主编,并于广州暨南大学攻读博士课程。80年代与陶里、汪浩瀚等人组织澳门五月诗社,曾任理事长,策划出版《五月诗丛》和《澳门现代诗刊》。90年代参与组建澳门写作学会,曾任副会长,是《澳门写作学刊》的主编之一。同时策划了多次国际性学术研讨会,积极推动澳门的学术交流。他具有诗人的气质,擅写现代诗,又热衷研究澳门现代艺术和澳门文化,发表不少评论文章,近年致力于澳门历史的研究工作。著有《澳门现代艺术和现代诗评论》及诗集《梦回情天》,另编有《神往——澳门现代抒情诗选》及多次学术研讨会的论文集。 网络写手黄晓峰简介黄晓峰,网名王外马甲,福建人。平素喜好上网,时常在新浪博客,以及“西西河中文论坛”上与朋友们谈兵论史,现已出版纪实性作品《中国骑兵》和《我知道的老兵故事》,并有部分作品被改编为电视连续剧。 “骂”出来的网络写手10月19日至22日,云南卫视《经典人文地理》播出系列纪录片《不见鬼子不挂弦》。这部纪录片里的专家解读部分是由研究抗战历史的作家方军和王外马甲完成的。 抗战历史网络写手王外马甲,依靠一本讲述抗战中的八路军骑兵团与日寇殊死搏斗的纪实文学《中国骑兵》走入众人视野,他签赠的新作《战场上的蒲公英》把视角对准同一场战争中的国军伞兵,记录了滇西抗战历史。 因“骂”写作在网络上,提起黄晓峰,很多人都不知道是谁,可一说起王外马甲,许多人知道,王外马甲是黄晓峰的网名。 黄晓峰因为都梁的《亮剑》开始写的。当时,《亮剑》在全国火得不得了,黄晓峰因写了《亮剑》中有些战争情节不真实的看法后,立即招来了《亮剑》粉丝们的一片炮轰和抨击。 黄晓峰对要写战争题材的书如此有信心,也是缘于自己的生活环境。“我五、六岁时就随父母在贵州一个电站工地生活,工地上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当兵的特别多,很多兵还参加过抗日和抗美援朝的战争,我从小就喜欢听他们讲打仗的故事。大学毕业后,我被抽去参加清理文革档案的工作,一年多的时间,我都在看各种人的档案,也看了很多被平反的军人的各种材料,这让我更加了解了军人,了解了战争。”正是这些从小听到的真实故事,以及大量查阅相关史料,于是有了《中国骑兵》的问世。《中国骑兵》问世后,得到了很多读者的喜爱,“都梁看了后也很喜欢,没想到当初因想‘骂’他让我成为了写手,也让我们成为了好朋友。” 在黄晓峰看来,之所以有这么多读者喜爱自己写的书,是因为真实。“我书里的主人公用的全是真名,连战场、时间、口号都是真实的。”黄晓峰认为,现在喜欢和关注军事题材的人很多,自己追求真实的写法很冒险,“讲故事时记忆有失误,或者说不知真实的人是否还活着,在哪里等等,这些都容易让你犯一些小错误。”黄晓峰说,《中国骑兵》里自己写的杜连达是用马刀劈死了一个有名的日本兵小队长,“想着骑兵团杀鬼子肯定是用马刀,就这样写了,可书出版不到一年,我接到了一个电话,竟是杜连达本人打来的,杜连达告诉我,因为他曾受过伤,不能用刀,是用手枪打死的。” “在我小的时候,虽然很喜欢听那些老兵讲故事,但在内心深处,总觉得他们文化低,粗鲁,常常会为一点小事打架。记得有一次两个老兵为了3块5毛钱打得很厉害,我很不理解,这些当年的战争英雄打起仗来命都舍得,怎么现在会这么在乎几块钱呢?当时母亲很严肃地告诉我,他们是认真的人,过去打仗英勇无畏是认真履行当兵的职责,现在在乎几块钱也是因为认真,因为他们要养家,只要是认真生活的人,都是英雄。母亲的话影响了我一生,让我认真对待每一件事。” 《战场上的蒲公英》一定要来云南拍黄晓峰出版过讲述八路军129骑兵团的故事的《中国骑兵》、讲述一个保长的故事的《好人王三官》以及《战场上的蒲公英》、《我知道的老兵故事》、《另类民兵葛二代》等书籍。其中《战场上的蒲公英》已有北广传媒公司筹备拍摄,此剧视角独特,是从一个国民党军官的眼光看抗日战争。 “人们说我是一个军事题材作家,我并不认可。他现正在写的《赖永初》,讲的是茅台酒的故事,这本书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战争中的人性,写人在特殊背景下人性的变化。”《赖永初》这本书还和云南有着紧密的联系,故事一开场就讲述了护国运动。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黄晓峰感慨颇多,他说:“写过去的历史是为了给现在的人一个启示。赖永初在战争年代,就信守经商要诚实,而在和平年代,许多商人还造假货。” 高级画师黄晓峰黄晓峰,男,1931年4月生,客座教授,高级画师,大专文化。擅长花鸟画,主要艺术团体职务:浙江省张书旗艺术研究协会研究员、安徽芜湖黄山画院名誉理事。 简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黄晓峰,男,汉族,中共党员,研究生,生于1970年10月, 1990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9月至1990年7月在重庆市教育学院政教专业学习,1995年9月至1997年12月在四川省委党校函授法律专业本科班学习,2002年9月至2005年6月在中央党校经济管理专业研究生班学习。先后任重庆市双桥区两路乡两路村社教工作组组长、共青团重庆市委干事、副主任干事、共青团四川省委青农部副主任干事、正科级干事、共青团四川省委办公室副主任、宣传部副部长(其间,在团中央挂职锻炼任办公厅综合处副处长、兼任四川省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主任)、青农部副部长(主持工作)。现任简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协助市长负责农业、林业、水务、畜牧、劳务开发、农业产业化、农机、防汛、气象、扶贫、生态工程建设、新农村建设及分管领域安全工作。分管市水务局(市水产渔政局)、市农业局(市农机监理站)、市林业局(市森林公安局、森林公安三岔派出所)、市畜牧食品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市扶贫办、市移民办等单位。联系龙泉山灌区管理处、市委农办、市气象局、龙腾供水公司等单位。负责毗河供水工程。 黄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黄晓峰,男,1974年12月生,汉族,广东汕头人,1997年7月参加工作,200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工程硕士学位。现任中共广州市黄埔区委员会委员、黄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 1997年7月中山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本科毕业; 1997年7月至2006年6月在天河区政府办工作; 2006年6月至2007年9月在天河区黄村街任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 2007年9月至2008年11月在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天河科技园任党委委员、管委会办公室主任; 2008年11月至2010年1 月在天河区黄村街任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2010年1 月至2011年8月在天河区石牌街任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 2011年9月以后任中共广州市黄埔区委员会委员、黄埔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党组成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