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丝膜菌 |
释义 | 菌盖直径4-10cm,扁半球形,后扁平中部钝,湿润时表面粘,干时有光泽,黄色至黄土色。中部厚,无明显气味。菌褶直生又弯生,密,不等长,初期污白色后土褐色至褐色。菌柄长4-10cm,粗0.6-1cm, 圆柱形或近基部弯曲,污白色,带土黄色,有近白色丝状菌幕,内部实心变至松软。孢子印黄褐色。孢子黄褐色或浅褐色,椭圆形,表面粗糙或近光滑。夏秋季在针叶林或混交林地上群生。试验有抗癌作用,对小白鼠肉瘤180抑制率6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另外对某些细菌有抑菌和抗菌作用。此菌为树木的外生菌根菌。 中文学名:黄丝膜菌 拉丁学名:Cortinarius turmalis 界:真菌界 门:真菌门 亚门:担子菌亚门 纲:担子菌纲 目:伞菌目 科:锈伞科 属:丝膜菌属 种:黄丝膜菌 分布区域:安徽、云南、湖南、辽宁、吉林等地。 同物异名 图 510 黄丝膜菌 : 1. 子实体, 2. 孢子 分类地位 伞菌目、丝膜菌科、丝膜菌属 形态特征 子实体中等。 生态习性 夏秋季在针叶林或混交林地上群生。 经济用途 可食用。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