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士俊 |
释义 | 黄士俊 (1570-1655年)字亮恒,广东顺德甘竹右滩人,福建莆田黄岸裔孙。明万历进士。字亮坦,一字象甫,号玉嵛。明万历丁未(1607年),殿试第一、状元及第,任修撰。历官宫谕少詹,升礼部侍郎,晋礼部尚书。崇祯九年(1636年)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行相事)。历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傅,十一年罢相。后相永明王,年过九十,不能决事,辞职归乡,清顺治十八年(1661).卒于家,谥文裕。 被后人戏称为“鸭蛋状元”。 一、人物简介: 黄士俊(1577-1661)福建莆田桂州刺史开国公谥忠义黄岸三十五世裔孙。少负伟志,好学上进,尤敦孝悌。督学许尚志十分赞赏他的文章和品行,预言他必能大魁天下。27岁时黄士俊夺广东乡试第一,在赴京会试途中,闻兄长病重叹道:“恶得急功名而缓吾兄哉!”遂放弃会试机会,回乡为其兄寻医问药,尽心调治。 万历三十四年(1606),黄士俊再度赴京,参加会试,榜上有名。殿试时,黄士俊以条对称旨,卷字精楷,被神宗擢为第一甲第一名,时年31岁。 登第后,黄土俊任翰林修撰。天启三年(1623),以太子洗马升为詹事兼侍读,不久又升为礼部右侍郎。黄士俊为官耿介刚直,曾因得罪奸相魏忠贤并与内阁诸臣意见相左,引病辞归。有“清正黄尚书”之美誉。 崇祯元年(1628),朱由检登基,诛灭魏党,召黄士俊回朝,授吏部右侍郎。翌年晋升为礼部尚书。不久,因父亲年迈多病,请求辞官奉养父亲,崇祯不准。崇祯三年(1630),黄士俊的父亲百岁大寿,他再次请求辞官回家服侍父亲,得到批准,并特赐予“熙朝人瑞”的称号。 崇祯七年(1634),黄士俊奉召回朝。九年(1636)召拜东阁大士,入阁参与机务。十年(1637)又晋升为太子太傅、户部尚书。因复兴朝政的主张与当朝宰相有分歧,因而借病辞职。崇祯知他为官清廉,积蓄不多,便拨给他路费,并嘱咐他病愈后归朝。途经杭州西湖,侍从提议在西湖散散心,黄士俊说:“吾对当官看得很轻,对国家的安危却看得很重,当今内外患频仍,西湖风景再好,我哪有心情观赏。我欲赶回家写奏章。”侍从无不为之感动。 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黄士俊被晋封为柱国、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皇帝又一次派人召他回京,但他还来不及上路,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已攻入北京,崇祯帝吊死煤山。黄士俊闻讯后,将平日的奏章、著作悉数焚毁,并居楼不下,以示志节。后他又积极参加反清斗争,数年后逝世。王夫之曾为他题诗道:“顺德黄阁老士俊,四十年状元宰相。” 因为他功名大地位高,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中了状元,崇祯九年(1636)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状元兼宰相,三人中仅他一人。还有他是在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十分尖锐、明王朝行将就木的大动荡的时代登上相位的,随时可能发生的变故他都必须认真面对。再有,他的主子是位想有所作为而又无能为力的崇祯皇帝,要当好“头号仆人”委实不易。 黄士俊当京官三十载,没有革故鼎新的伟绩,也无遭人唾骂的劣行,倒由于他学识渊博,工作勤奋,处事公正,因而获得“清正”的美誉,在当时乌烟瘴气的官场,确是难能可贵。处于腐败透顶的官场而能独善其身因然可赞,而保持清醒头脑不陷入朋党倾轧的漩涡也不失为聪明之举。黄士俊三次辞宇航局也可列入聪明人之列:第一次是天启三年(1623),他已升礼部右待郎,因不愿与魏忠贤之流同流合污,愤然辞官归里,较正真的同僚杨琏、左光斗等在饯行时赞他“能知先机”;第二次是崇祯三年(1630),已是礼部尚书的他,因父老多病再辞官回家;第三次是崇祯十一年(1638)年,他本已入阁参预机务,由于国事日非,其主张与当进台阁首铺有分歧,难以有所作为,便慨然辞官告归。三次辞官,第二次是确因父亲年老(百岁),其余两次可算“聪明”之举。因乡的第五年正月,他已是75岁的老翁了,崇祯帝又一次召他回京任宰相,还来不及整装起行,三月,李自成的大军已占北京,崇祯帝吊死在煤山了。明朝覆灭后,抗清斗争并未停息,由五位明朝藩王先后建立的南明政权还在苦苦挣扎,南京的弘光、福州的隆武、绍兴的鲁王、广州的绍武政权,都象泡沫般快生快灭,只有肇庆的永历政权生存时间较长。黄士俊与苏观生等在广州拥立朱钅粤 为帝(绍武),但不到三个月便被降将李成栋攻灭,绍武帝、苏观生等死难,而黄士俊则剃发易服,变节降清。次年(1648)李成栋反正,归附永历政权,黄士俊出入阁为相。这个小朝延,大敌当前,却忙于派系争斗,1650年,清军再破广州,永历帝远走广西、云贵,80老翁只好回乡隐居,死时85岁。 唐王朱聿键在福州称帝,年号“隆武”,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召黄士俊,黄士俊未及复任,“隆武”政权便归覆灭。他又投奔降清明将李成栋,后因李成栋不满清廷封赐,又与黄士俊一起投降了后明桂王,入阁参预机务。当时黄士俊已老耄难以任事,多次受到同僚弹劾,于是辞官闲居,数年而卒,享年85岁。从状元到宰相,几代升沉,无奈生不逢辰,有人说:“他人以不寿为不幸,而黄士俊晚年又以多寿为不幸。” 二、家族世系(旁系兄弟从略): 1世黄由字子由又字居正号盘野居士(宋状元尚书冈州珠玑巷初祖)--2世黄源深--3世黄国泰--4世黄文饶--5世黄祥凤--6世黄休岩--7世黄达吉号清溪翁--8世黄元甫(广东顺德甘竹右滩黄氏开基祖)--9世黄汝定--10世黄受祖--11世黄稷字秀兴--12世黄太伦--13世黄绍宗--14世黄斌--15世黄廷玑--16世黄镐--17世黄士俊(明末状元) 广东顺德甘竹右滩房派下世系(1至10代) 附录:广东顺德甘竹右滩房派下世系(1至10代) 1代元甫清溪翁达吉之子字依江号冈州晚号朗峰宋状元尚书黄由八世孙由广东广州府珠玑巷迁顺德甘竹右滩之祖宋瑞宗祥兴已卯年月日正月初五日生元惠宗至正丁酉年八月十六日卒配刘氏子汝定 2代汝定元甫之子字应固号珠玑元成宗延佑丁巳年十一月二十日亥时生明洪武已巳年十一月初九日戌时卒配郑氏子受祖 3代受祖汝定之子字继宗号甘竹元至正甲寅年正月初六日子时生明英宗天顺庚辰年十二月初十日午时卒配许氏多生女子无出以黄稷入承为避征役更名秀兴 4代 稷公改名秀兴莆阳金墩源公四子也字时国号景涯行正十年少行贷于中落遂迁居广东顺德杏坛甘竹右滩黄厝出继受祖为嗣顺邑训导世曰景涯祖黄公祠堂由此名也后辟为乡私垫明洪武已巳年九月初七日巳时生明天顺甲申年十二月卅一日申时卒配吴氏徐氏三太伦太颀太颖 5代太伦秀兴长子字大仑号兴化明永乐癸未七月初十日丑时生明成化丁酉年八月初八日辰时卒 配林氏子二绍宗绍祖 6代绍宗太伦长子字忠弘号莆阳明宣德辛亥年六月十八日子时生明弘治庚申年十二月十三日戌时卒配郑氏子斌公 7代斌公绍宗子字文钊号雷山晚号兰圃明成化丙戊年十月十八日申时生弱冠为乡师垫博学多识性慷慨质直诚实助贫济困乡人敬之以曾孙士俊贵累赠柱国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明嘉靖乙未年八月十三日戌时卒配郑氏累赠正一品太夫人子三廷玑廷瑾廷珣 8代廷玑斌公长子字维阁号雪庵明正德癸巳年六月十八日戌时生性孝友乐善好施淡薄名利手辑古今忠孝人事名曰伦谊编以孙士俊贵累赠柱国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明成化庚子年九月十三日戊时卒配何氏累赠正一品太夫人子镐公 9代镐公廷玑子字金墩号杏坛明嘉靖庚寅年三月十五日寅时生乡饮宾乡垫师以子士俊贵累封柱国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钦赐一品百龄熙朝人瑞匾明崇祯癸未年十二月初十日辰时卒配周氏累赠正一品太夫人子三士侔士俊士俟 10代 士俊镐公次子字亮坦又字象甫号玉嵛明万历丁丑年正月十五日子时生顺邑甘竹右滩中洛书香之家少有大志好学上进士俊殿试丁未科一举夺魁为顺德建县后第一状元在朝历任国史馆修撰太子洗马春坊官詹事府詹事侍读学士五牒馆总栽礼部尚书太子太保入阁宰辅平生为官多近宫廷前半生尚能洁身自好人誉清正尚书为礼部尚书时拒袒护克权贵而受朝野瞩目入阁参预机务后能破除陋习纠谬直谏国事颇有建言入仕三十载万历丁未科状元累官柱国太子太师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曾三辞征召均独善其身明廷倾覆后士俊终难保节剃发易服惴惴躞蹀于清将李成毳下时人为之婉惜清顺治七年士俊致仕返乡归隐足不出户乡人为建七宿经天坊鼎元台辅坊父子存问坊明清顺治辛丑年十二月十三日午时年享八十有五世居广东顺德杏坛甘竹右滩配吴氏累封正一品夫人子五金峰墩峰荔峰杏峰坛峰 三、诗歌代表作 九日登黄岭 万仞峰头倚汉高,闲游登眺兴偏豪。 云迷马足花如锦,身近天衢露满袍。 泛菊饮余千涧晓,呼卢声彻万山号。 遥瞻目极长安远,拟把西风送六韬。 注释: ①天衢:天路。衢:四通八达大路。比喻通显之地。后多指京师。②六韬:汉人采掇旧说,假托为吕尚编写的古兵书。分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六个部分,故称六韬。后为《武学七书》之一。 禺山精舍 山斋爽气入空浮,却倚飞来最上头。 卷幔坐看青嶂合,扶藜晴见白云流。 兴来作赋霞偏绮,卧去流泉思更幽。 只是燕台须骏急,龙媒那得久淹留。 注释: 龙媒:称骏马为龙媒。《汉书·礼乐志》:“天马来,龙之媒。”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