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式宪 |
释义 | 黄式宪,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副会长、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著《“镜”文化思辨》、《电影电视走向21世纪》(主编)、《电影剧作概论》(副主编)等。 社会任职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副会长、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理事、上海交通大学美国电影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曾任《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副主编(1990—1995年)、“电影剧作及理论”硕士研究生导师(自1990年—2000年,现已退休);入选《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第五卷下册,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7年8月出版)。 学术简历1961-19901961年夏,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 同年秋,到北京电影学院执教,迄今四十余年; 1990年6月,应聘担任第1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委; 1991-20002000年8月,应聘担任第5届中国长春电影节评委; 1999年12月,应香港《亚洲周刊》之聘请,担任该刊所策划、主办的二十世纪中文电影一百强的评审(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各两名),评选结果发表于1999年12月第3周出版的《亚洲周刊》杂志上; 1999年11月1日,应文化部教科司之聘请,担任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课题1999年度的评审委员; 2000-2005先后再度应聘担任全国艺术科学“九五”规划课题2001年度、2003年度的评审委员; 2003年5月14日, 应南加州大学(USC)东亚研究中心聘请,任该所客座研究员; 2005年10月10日, 应南加州大学(USC)东亚研究中心续聘,任该所客座研究员; 2005年10月,应聘为第25届夏威夷国际电影节NETPAC(亚洲新人评审团奖)的评委会三评委之一; 2005年11月11日,以论文《文化会盟:中国大陆与港台电影产业的合作及其前景》,荣获第14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优秀学术论文奖一等奖。 主要学术论著1、《“镜”文化思辨》,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年10月出版; 2、《电影剧作概论》副主编,由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5月初版,1997年9月修订重版; 3、《电影电视走向21世纪》主编,该书为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举办的“21世纪电影电视展望暨第七届年会”(1995年8月,北京)的论文选编,由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 4、《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三主编之一,该书为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第一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结集,由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于2002年3月出版; 5、《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三主编之一,该书为中国高等院校电影电视学会“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结集,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于2005年8月出版。 近20多年间的主要学术论文1980-19901、《探索艺术美的足迹——近年来银幕新人新作漫评》,载《电影文化》1980年第2期; 2、《探求银幕形象的深度——评一年来几部具有文学光彩的电影作品》,载《文学评论》1981年第2期; 3、《时代·形象·艺术风格——一九八二年故事片创作漫评》,载《中国文艺年鉴(1983)》,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年12月出版; 4、《从生活的漩流中凝聚时代的诗情》,载《红旗》杂志1985年第13期; 5、《银幕上的艺术新潮》(谈“第五代”导演崛起),载中国文联主办的《文艺报》1985年8月24日; 6、《人的失落和异化——谈法斯宾德塑造的几个德国女性形象》,载《北京电影学院学报》1986年第1期; 7、《艺术地剖析人的精神贫困——从〈甜蜜的生活〉看费里尼的电影诗学》,载《世界电影》1986年第1期; 1990-20008、《在精神废墟上的“探戈舞”——重读〈巴黎的最后探戈〉》,载《世界电影》1993年第6期; 9、《最近时期中国电影理论的演进(1979—1992)》,载于台北“海峡交流基金会”研究报告:《大陆电影事业发展概况与未来展望》,1993年9月出版; 10、《中国大陆“新电影”的现代性及其诗学》,连载于台北电影资料馆《电影欣赏》杂志1989年第41、42期与1990年第43期; 11、《跨世纪之潮:中国电影三“环”交汇的新格局》,载于台北金马影展专题特刊:《“断裂”与“复合”:展望90年代中国电影》,台北金马影展执行委员会1994年出版; 12、《中国电影的萌蘖时期(1896—1914)》,载于台北电影资料馆《电影欣赏》杂志1995年第73期; 13、《中国电影:从草创走向第一度辉煌(1916—1935)》,载于台北电影资料馆《电影欣赏》杂志1995年第74期; 14、《中国电影:历尽劫波后第二度辉煌(1936—1949)》,载于台北电影资料馆《电影欣赏》杂志1995年第75期; 15、《中国银幕:与时代变革共脉搏的新篇章(1949—1976)》,载于台北电影资料馆《电影欣赏》杂志1995年第76期; 16、《新时期中国电影及其艺术复兴(1976—1995)》,载于台北电影资料馆《电影欣赏》杂志1995年第77期; 17、《〈老井〉:现实主义的现代潮》,载《文艺报》1988年1月16日; 18、《王朔电影的文化构型及其负面值》,载于《光明日报》1989年11月2日,后收入《新华文摘》1990年第1期; 19、《五代之分:大陆电影导演谱系》,载于台北《影响》杂志1992年第9月号; 20、《谢晋电影的历史地位及其美学意义》,载于台北《影响》杂志1992年第10月号; 21、《话说〈围城〉——人生复调及其文化的穿透力》,载于台北《自由时报》副刊1992年1月20日; 22、《中国影坛:文化转型与艺术生机》,载《电影艺术》1995年第5期。 近年来的重要学术论文1997-20001、《“节”后絮语——第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随笔》,载香港《电影双周刊》1997年12月,第487期; 2000-20052、《以开阔的文化胸襟与世界对话——第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断想》载《当代电影》2002年第6期; 3、《全球化潮流与中国本土电影的走向》,载《电影创作》2001年1期 4、《与世界对话:华语电影跨界的历史性荣耀与当下生存焦虑》,本文是在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2001年1月,北京)上宣读的论文,并载于〈电影艺术〉2001年1期,后又收入《WTO与中国影视的命运》一书; 5、《第六代:来自边缘的“潮汛”》,载于罗艺军主编:《20世纪中国电影理论文选》(上、下卷),中国电影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 6、《东方镜像的苏醒:独立精神及本土文化的弘扬——论亚洲“新电影”的文化启示性》,本文是在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2002年11月,上海)上宣读的论文,载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年第1、2、3期;同时,收入《冲突·和谐:全球化与亚洲影视》一书,由复旦大学出版社于2003年8月出版; 7、《<英雄>的市场凯旋及其文化悖论》,载于《当代电影》2003年第2期; 8、《边缘与主流:圣丹斯电影节的文化启示性》(与石林合写),收入由上海交通大学美国电影研究中心主编的:“美国电影研究文丛·首卷”《隔洋观景:好莱坞镜像纵横》,由北京大学出版社于2004年10月出版; 9、《银幕之华:本土创新与审美的多极均势——略论全球化语境里新一代电影的美学求索》,载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第5、6期;将收入由上海大学主编的:《全球化语境中电影美学与理论新趋势》一书,于2004年底出版; 10、《世纪回顾:图说华语电影》(1896—1999),作为"专文主笔"之一,写了关于大陆电影的五个章节,重点是:“艺术复兴:新时期中国银幕璀璨生辉(1976.10—1995)”和“文化转型:全球化趋势与电影体制改革”(1996—1999),由台湾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与财团法人国家电影资料馆2001年5月初版; 11、《与好莱坞“博弈”:中国电影产业结构重组的新格局——兼论2004年新主流电影“三强”的品牌效应》,载于《当代电影》2005年第2期。 12、《“金爵”的盛典:东方情思及其“文化磁场”效应——第8接上海国际电影节漫笔》,载于《当代电影》2005年第5期。 13、《从“后殖民”批评到新左翼激进文化批判——质疑某种“精英视角”对“第五代”电影的“盘点”》,载于《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5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