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石山 |
释义 | 黄石山又名方城山、北武当山,俗称小顶山。位于方城县独树镇北9公里处,海拔716.8米,山势雄浑,峰险洞幽,怪石突兀,群山拱之。有人物名黄石山。 概述相传道教仙翁黄石公在此传兵书与张良,故称黄石山,又与湖北武当山相对为道教胜地,故称北武当山。相传葛玄仙翁、真武帝君(俗称祖师爷)、张三丰等先后飞升或修炼于此。传谓山上庙观始建于西汉文帝年间,至明代最盛,形成七宫二观,二庵十七殿,二桥四堂庙,五洞一街,三道天门的庞大道教建筑群。每逢阴历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古刹大会,远近游人如织,盛况空前。被多个剧种演唱的民间传说《桃花庵》即出自此山,现有桃花庵遗迹和唐代书生张才墓。有中国最早的长城-楚方城长城遗址和汉张良拾履拜师的仙人桥遗迹。山前,有明万历皇帝敕谕北武当山玄帝殿主持并御赐二十柜经书而立的圣旨碑。此山盛产砚石,"中国黄石砚"闻名遐迩。该山居伏牛山最东端。西望伏牛,莽莽苍苍,南眺桐柏,若隐若现,晨观日出,暮看云海,美不胜收,为观光旅游的胜地。。这里自古为兵家 必争之地,也是道教升仙处所。 景点简介北武当山自古以来为道教圣地,黄石公、葛仙翁、真武帝君 (俗称祖师爷)、张三丰先后飞升或清修于此。 加之这里峰奇谷 险、 洞室幽邃,山清水秀,宫观栉比,每逢阴历三月三日、九月九 日的古刹大会,招徕了豫鄂两省众多的文人墨客、善男信女、巨商 大贾,咸登于此,或咏诗赋辞,或朝山进香,或买卖货物,或旅游 观光。人流如海,摩肩擦踵,盛况空前。 黄山台黄山的主要景点是黄石台和黄石公祠。黄石台是黄石老人在圯上授书时与张良相约十三年后见面的地方,即“期处”。《东阿县志》载:“今山巅大石方数丈如印,其色颇黄”。《水经注》载:“谷有黄石台,黄石与子房期处也。”明朝正德年间进士兵部给事中周祚在《黄石赞》中说:“城东北有山,上列巨石,危若高屋,世祀黄石公。”现在,黄石台依然如故,四壁陡立如削,形若云柱,矗立山巅。上有古人磨石题咏多处。其中,有六朝大文学家瘐信的《张良迂黄石公赞》镌刻:“张良取履,跽授无辞。兵书一卷,长者三期。昔称韩相,今为帝师。谷城黄石,还归旧祠”。《泰安府志》载;“在黄石台的西北方悬崖上凿一石窟,内有依石雕刻黄石公坐像一尊,同石壁联为一体。”传为黄石公隐居处。先人在洞外建盘路,供游人通行。 黄石台顶端建一座魁星阁,内塑魁星像一尊。他左手挎斗,右手执笔,栩栩如生。传说魁星是封建社会管理文章的官员。此建筑解放后被毁。 在距黄石台不远的南端,有一座古老的庙宇,由大殿和东西厢房组成。大门门楣上书“黄山寺”三个大字,这便是闻名遐迩的黄石公祠。祠内有黄石公石雕像,两边有张良、亦松子相陪。僧人普莲、李古代曾先后任该寺主持。李古代卒於黄山。 小武当山建筑宏伟,举世瞩目,但由于朝代的更迭,风雨的剥蚀,或毁于兵燹,或自然倾圮,很多地方已经失去了原貌。然而 幸存的殿宇和近年来道教活动开放后,善男信女们慷慨解囊集资重 修的宫观仍为数不少,其红墙绿瓦,参差栉比,争相辉映。崎岖道 上,丛林掩映,山花杂缀,更觉环境宜人。至若游人登临绝顶,举 目南眺,平原无垠,绿野如毡,郑南公路像一条彩带横贯南北。 向 北俯瞰,奇峰环峙,苍翠如屏,伏牛群山如条条巨蟒趋伏其间。再 者凌晨观日出,傍晚看云海,自然心旷神怡,美不胜收真可谓观 光游览之胜地了。 黄石山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向为历代文人骚客所慕名。故而也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诗文碑刻资料。 人物简历黄石山,1905年生,陕西省清涧县人。原名黄文俊,化名石山。1933年11月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4年4月入伍清涧游击队。1935年8月~1936年1月任吴堡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后离吴堡任中共陕北省白区部干事、山西省中阳县革命委员会副主席、陕西沿河上段工委书记、清涧县保卫局局长;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山西中阳县委组织部部长,中离地委组织部部长,晋绥四地委社会部部长,山西沿河工委副书记、书记,晋绥抗日报采供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吕梁区保安处副处长、晋绥公安七分局局长、吕梁公安八分局局长、晋中区公安局副局长、太原市公安局副局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山西省公安厅副厅长,省司法厅厅长,中共山西省监察委员会副书记,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顾问等职。中共山西省委第一、第二届候补委员、省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常委。1988年1月21日,在太原逝世。 生平事迹黄石山,清涧县马花坪村人,后徙居刘家畔。父亲是水手工人,兼营少量土地,主靠扳船度日,生活拮据。石山自幼未上过学,青年时代出入秦晋,打工求财,广交朋友,目睹和经受旧社会黑暗统治,萌发了正义感和爱国思想。1933年投身于革命洪流,由李景林介绍加入共产党。翌年4月,参加清涧游击队。舍生忘死,英勇果断,积极参与武装斗争、工农政权的创建及红军东征的准备工作,历任游击队指导员、吴堡县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陕北省委白区部干事、山西中阳县革命委员会副主席、陕西沿河上段工委书记、清涧县保卫局局长。抗战时期,曾任中阳和中(阳)离(石)县委组织部长,晋绥四地委社会部部长,山西沿河工委副书记、书记,晋绥《抗战日报》采供部主任;解放战争时,任吕梁区保安处副处长、晋绥公安七分局和吕梁八分局局长、晋中区和太原市公安局副局长等职,出色完成发动群众、保卫胜利成果、巩固革命队伍的任务。新中国诞生后,担任山西省公安厅副厅长,司法厅厅长,省监委副书记,高级人民法院院长、顾问,省委第一、二届候补委员,省政协第四届委员会常委。在政法战线奋战近30年,执法严明,作风过硬。“文化大革命”中,被下放到长治市工程机械配件厂当工人;对“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进行过不懈斗争。以副省级待遇离休后,带病深入革命老区,调查研究,潜心撰写革命回忆录《战斗的历程》和《黄河两岸地下斗争》等数文。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