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山学院教育系 |
释义 | 系简介黄山学院教育系成立于2004年,现有小学教育、学前教育、应用心理学等3个本科专业和1个初等教育专科专业,在校学生约700人。现有专兼任教师2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5人。教师中14人具有硕士学位,其中省级骨干教师1人,校级拔尖人才1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 教师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能力突出,近三年承担省级、厅级、校级科研和教研项目二十余项;在国家级、省级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合作撰写与主编教材、著作3部。现拥有校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优质课程3门。在近年学校“教学优秀奖大赛”和“教师基本功大赛”上,我系6名教师分获一、二、三等奖。 教育系设教育学、心理学、公共教育课3个教研室和1个心理学实验室,拥有价值近70万元的心理学实验设备,现已建立实习就业基地20余所。 教育系培养的毕业生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技能见长、拥有健康人格,深受就业单位欢迎。往届本科生的考研录取率为13%,超过了学校平均考研录取率,且录取学校多为985和211高校。 系领导教育系主任:余南宁 副教授 安徽省教育学会理事 主持课题:《区域教育资源整合研究》(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AHSKF07-08D68),《地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就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国家十一五规划项目《我国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子课题FIB07335-A16-01)等。 徐俊华:男,1965年生,副教授,安徽省心理协会理事。主讲课程有:教育原理、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学等。主持安徽省教育厅教研课题《新课改背景下的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与考试改革》(2005-313),参加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大学生网络不文明行为的心理成因及对策研究》(AHSKF05-06D73)。 近期主要代表作有:《简论职业教育中团队精神的培养》(《教育发展研究》2003.7),《大学生考试舞弊的社会心理探究》(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2003.7),《功利的学历教育思想产生的根源及危害》(《教育评论》2002.6),《从教育的平等性谈“高招”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思路》(《文教研究》2002.3),《加强开放教育小教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思考》(《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3),《略论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师源性因素》(《黄山学院学报》2004.6),安徽省高校规划教材《旅游心理学》副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6.8)。 胡志海,教授,心理学教研室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理学硕士。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校级学科带头人。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黄山学院学报》编委。 先后承担过《心理学》、《旅游心理学》、《消费者行为学》、《小学教育心理学》、《认知心理学》、《高等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工作,教学态度端正,准备认真细致,教学效果良好。先后荣获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大奖赛二等奖、首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等多项校级教学奖励。近年来相继主持安徽省社科规划课题、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课题与省教育厅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各一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家级以上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论文《学业不良学生元认知特点研究及对策探讨》获安徽省第四届优秀教育科研成果二等奖。由于在教学、科研等领域的突出表现,于2004年获“安徽省优秀教师”荣称号。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