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山茶林场 |
释义 | 上海市黄山茶林场位于皖南山区黄山脚下,黄山市黄山区谭家桥乡境内,东近旌德县,西近黟县,北近青阳县,临近旅游胜地黄山风景区。前身是安徽省地方国营黄山茶林场,建于1955年,隶属安徽省公安厅。1965年10月,移交给上海市管理,上海付出300万元。是年12月,建立了上海市黄山茶林场,隶属于上海市农垦局。1966年12月,经安徽省和上海市协商,把原从黄山茶林场划出的部分土地建立的安徽黄山林场,又划给上海,改名为上海市黄山林场。1968年8月,上海市黄山茶林场与上海市黄山林场合并,仍称上海市黄山茶林场。共有土地约9.5万亩,其中,茶园面积4180亩,职工6400人,上海知青占90%以上。 黄山茶林场建场后,不断开发山区,发展生产,1965年春,投入近千劳力,对育林,茶园,和油茶进行疏修剪和管理,开荒84亩。接着就兴修水利,凿山引水,建设干支河,扩大耕地114亩;1975年秋开始到1977年春,用了近两年时间,投资120万元,从11队到8队(下墙)开筑长21.7公里,4米的碎石公路一条。因是从11队到8队,故定名为118公路。之后,又用了5年时间,开筑队与队之间公路10条,全长55.8公里。同时在海拔500米以上的11队和8队,青年职工用肩背建筑材料,走24道山湾,建造两座小型水力发电站。8队发电量为55千瓦,11队发电量为25千瓦。解决了这两个队的生活照明和鲜茶叶加工的用电问题。另外,还建造了7个小型水库,面积在100亩以上。 黄山茶林场历来以经营茶、林为主,也经营一些农、牧、副、渔业,办有茶厂、竹木加工厂、农机修理厂、粮食加工厂、制砖厂等工业。1973年后,先后又办起了制药厂、医用缝合线厂、新达电讯厂以及电子元件厂、汽车配件厂等。1982年,干茶叶总产从1966年的9万斤提高到52万斤,粮食总产从1966年的17万斤提高到37万斤,工业总产值从1966年的130万元提高到800万元。1983年实现了扭亏增赢23.16万元。1986年8月30日,经上海市和安徽省协商,黄山茶林场调整了属地范围,以后在场内又不断调整了产业结构,部分工厂搬迁到上海市郊农场。1987年末,上海黄山茶林场经营面积为4666亩。其中茶园面积为502亩,木材地面积为1485亩,水稻面积为185.5亩,还有25.5亩鱼塘。职工469人,粮食总产30万斤,茶叶产量6万余斤,社会总产值548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1万元;供销站、旅游、加工业、商店等销售收入77万元,上缴税金42.1万元,利润22.64万元,拥有固定资产852万元。1990年,粮食总产72万吨,采伐木材253立方,产干茶31.7万斤,工农业总产值946.8万元(1990年不变价),利润74.68万元,税金87.53万元。 1988年春,该场成立上海黄山旅行社,下设第一、第二两个招待所,房屋面积9140平方米,床铺560张,1990年接待游客22000人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