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飘之战
释义

1869年(清同治八年)5月,黔东南苗民起义军在贵州黄平东南伏击清军的著名作战。1869年,清政府进一步增兵贵州,“围剿”起义军。湖南巡抚刘昆遣记名按察使黄润昌、道员邓子垣率万余湘军入黔。总理湖南援黔军务的席宝田令记名提督荣维善部配合新到湘军向黔东南苗民起义军大举进攻。起义军利用黄飘苗寨,两山夹峙,地势奇险,仅有羊肠小道可资通行的有利地势,伏击清军,使前来镇压起义的湘军几乎全军覆没,取得著名的“黄飘大捷”。

名称:黄飘之战

地点:贵州黄平东南黄飘苗寨

时间:1869年(清同治八年)5月

参战方:苗民起义军,湘军

结果:湘军几乎全军覆没

参战方兵力:起义军万余人,湘军2万左右

主要指挥官:起义军张秀眉等;湘军黄润昌等

战役特点:伏击战

黄飘之战

1869年3月,湘军攻占镇远府、卫二城。4月又连占清江(今剑河)和施秉。5月初,黄润昌、荣维善、邓子垣率湘军1.8万余人,攻占苗军重要据点白洗寨和瓮谷陇,随后继续向黄平方向进攻。瓮谷陇至黄平,

中有黄飘苗寨,两山夹峙,地势奇险,仅有羊肠小道可资通行。3日,湘军以荣维善为前队,总兵张宜道为二队,总兵苏元春为三队,邓子垣为四队,黄润昌为后队,由瓮谷陇出发,沿山道鱼贯而行。起义军首领张秀眉等充分利用地形,由包大度率起义军万余人在黄飘一带山上设伏,仅以小部队前出诱敌。当湘军进入伏击地域后,苗军伏兵突起,前阻后截,山上木石俱下。湘军猝不及防,争相逃命,因道路狭窄,人马拥挤,自相践踏,死伤过半。起义军乘势从两侧山上冲下,喊声震天,枪炮齐发。黄润昌当场被击毙,邓子垣被乱刀砍死,荣维善率亲兵2000余人突围东逃,又被起义军包围,全部被歼。此战,援黔湘军主力荣维善、黄润昌、邓子垣等部1.8万余人几被全歼,仅苏元春率数千残兵逃出重围,起义军取得了辉煌胜利,故称“黄飘大捷”。

意义

:黄飘之战是贵州苗族人民起义过程中取得的一次最大的胜利。在这次战斗中,苗军不畏强敌,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勇于和敌人殊死搏斗,并且能够集中兵力,以小部引诱敌人进入伏击圈,打歼灭战。而湘军在多次胜利后,轻敌冒进,终于被苗军打得大败。这次战斗,不仅粉碎了湘军在几个月之内“剿平”黔东南苗军的企图,打击了清军的嚣张气焰,鼓舞了起义军的士气,而且还使起义军在此之后,又于1869年5月取得重创黔军的胜利。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8:0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