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慕玉
释义

人物介绍

黄慕玉,女,上海市崇明县人,1934年1月生,研究员,中共党员。1955年毕业于南京农学院农学系,1960年毕业于前苏联莫斯科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研究生部,获生物学副博士学位(后国家承认为博士)。

工作经历

从苏联回国后分配到中国农科院作物所生理室工作,从事小麦生理生化、小黑麦遗传生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1971年随所下放到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小麦研究室从事小麦育种工作达20年。1993年获政府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小麦育种研究工作,“五五”—“七五”期间主持北京市重点课题、国家攻关项目等,选育出一批冬小麦新品种。主持与主要参加丰抗号小麦的选育与示范推广,并做出重要贡献。从1973年起北京市农科院作物所与中国农科院作物所合作,开展了兼抗条、叶锈病为主的冬小麦新品种选育工作。以国外引进抗源与本地推广品种杂交,用系谱法经7年选择和培育,于1980年育成兼抗条、叶锈、白粉病、抗倒、高产、稳产的冬小麦新品种—丰抗2号、5号、7号、8号和13号等系列品种。在抗病性方面居国内育成推广品种的领先地位。

品种特性

丰抗号小麦具有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自推广以来,深受群众欢迎,种植面积在京内外迅速扩大。1981年全市只有500多亩,1984年剧增至171万亩(以丰抗8号面积最大),占全市麦田60%,成为京郊和北部麦区小麦品种第五次更新换代的主体品种。在寒、旱自然灾害下,全市小麦获意外大丰收。1985年京郊扩大达200万亩,连同京外共1000万亩。丰抗8号示范推广以来生产上持续应用十五年之久,累计种植4000万亩,成为北部麦区主栽的优良品种。丰抗号系列累计种植达6000万亩。

继丰抗号之后,育种组在改良丰抗号的基础上育成京冬1号、京冬6号、京冬8号等一批高产、稳产、抗病、优质的新品种,尤以京冬8号最为突出,成为北部麦区第一个年种植面积超过千万亩的主栽的优良小麦品种,她作为主持人之一,负责分离时代,为新品种选育作出一定贡献。丰抗8号和丰抗号系列累计推广6000万亩,另京冬1号701万亩,京冬6号1016.63万亩,京冬8号4743万亩,总共累计推广1.246亿亩,增产小麦42亿公斤,获得极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获奖情况

1、丰抗号(2号、5号、7号、8号和13号)冬小麦新品种,1984年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一等奖;

2、丰抗8号,1984年获农牧渔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

3、丰抗号小麦,1984年获北京市政府一等奖;

4、丰抗13号,1988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5、京冬1号小麦新品种选育,1994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6、 冬小麦优异种质“有7—L10”的创新与应用,1995年获农业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7、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京冬6号的选育与推广,1995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8、高产稳产优质小麦新品种京冬8号的推广,1999年获市政府推广一等奖; 9、高产、稳产、优质小麦新品种京冬8号的选育与推广,2000年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主要著作

发表论文与译著:

1、冬小麦新品系选育初报,《北京农业科技》1980-3;

2.、冬小麦新品种丰抗2号、丰抗5号选育情况简介,《北京农业科技》1982-1;

3、冬小麦新品种丰抗7号、丰抗8号选育情况简介,《北京农业科技》1982-2;

4、丰抗号小麦的选育和若干性状选择的探讨,《华北农学报》1986-1;

5、多穗型、丰产、抗寒、节水冬小麦新品种选育初报,《北京农业科技》1987-2;

6、《多年生小麦》[苏]H.B.齐津著(俄译中,四人合译),农业出版社,1982年;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