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美尧 |
释义 | 生平简介黄美尧教授,四川江油人,生于1934年3月,1955年考入四川美院学习,受教于李有行、沈福文、梁启煌、冯建吴(大画家石鲁之兄)、肖建初(张大千女婿、画家)及著名理论家王朝闻等。1959年毕业分配至景德镇陶瓷学校任教。1959至1988年在景德镇陶瓷学院任教长达30年,授教授职称。曾为多部书籍、刊物撰写序言,进行了长期的多种艺术创造活动,作品受到国内、国外人士好评,多次获奖,其中山水画《巴山秋色》选入《中国美术选集》;曾任历届毕业生毕业设计和硕士研究生导师。培养的学生遍及国内外,各自都取得了重大成就,其中就包括国家级专家、教授等艺术家。 成就荣誉从1982年开始,为改变传统绘画技法,受高温颜色釉窑变景象万千之启示,从山水画着手,开扩泼墨彩研究,通过墨彩的自然晕散与流动来表现自然界变化莫测的物象和意境。按唐人王恰“以其痕迹,为山为石”之说,结构山石林泉,追求天趣,展现其诗情画意。将一些创新的特殊技法移植到陶瓷绘画中,体现了对陶瓷美术创作的新定位及新思考。 数十年以教学为中心,进行了广泛的中国画和陶瓷艺术的艺术实践与探索。 1961年,总结景德镇绘瓷艺人传统经验,参与编著《陶瓷彩绘》(江西轻工业出版社出版),作为教材,全国发行; 1962至1964年,任景德镇《陶瓷美术》杂志编辑; 1974至1982年,撰写《产品设计学》、《现代陶艺初探》、《陶瓷壁画实践与思考》等专题文章,先后在《景德镇陶瓷》、《陶瓷研究》,《陶瓷学院学报》等杂志刊载; 1983年,应湖北省宜昌市邀请,历时八个月,在长江三峡各地写生采风,设计并绘制了反映长江三峡及葛州坝水利枢纽工程和当地名胜古迹的陶瓷系列壁画:《高峡平湖》、《三楚名胜》、《屈原故里》、《玉泉名寺》、《三游古洞》等大小三十余幅作品; 1984年《黄美尧山水画及陶瓷挂盘》个人展览在江苏无锡美术馆展出; 1985年至1988年,多次在山东淄博,湖南长沙,铜官等全国各产瓷区指导学生毕业作品的创作设计,并设计制作了大量颜色釉陶瓷艺术作品, 1986年至1988年,多次应邀参加华东地区中国画联展,受聘中国画函授大学,讲授中国画论; 1988年至1998年调至广东省陶瓷学校,从事美术教学,成为学术带头人,期间继续从事中国画与陶瓷艺术的创作与探索,大量作品先后被无锡美术馆、庐山纪念馆、南昌画院、景德镇画院及美、英、港及新加坡等人士收藏,并在《景德镇日报》、《无锡日报》、《羊城晚报》、《汕头日报》和香港大型刊物《收藏天地》等刊物专题介绍; 1998年退休返回景德镇,潜心陶瓷艺术探索与创作; 2000年被收入大型国际交流经典《世界华人英才录》; 2001年被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聘为高级名誉院士,特聘高级画师; 2002年作品被收入《当代中国书画名家精典》; 2003年作品获“《人民日报》信息中心”主办的“艺术名家金杯奖”金奖; 2004年被《文艺报》主办的“艺术人生”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2005年荣获世界艺术家协会授予“世界艺术家”称号; 2007年作品《剑门雄关》获江西省工艺美术学会主办的“紫荆杯”陶瓷艺术大赛金奖; 2008年“山水情·黄美尧作品展”个人陶瓷国画作品展览,由景德镇市美术家协会主办,在北京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景德镇市政府、景德镇市美协、景德镇陶瓷学院以及中国美术馆的领导和嘉宾出席了开幕式。作品同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08年为景德镇紫荆宾馆会议厅创作大型瓷板壁画(6米X 2米)《玉林中秀》; 2008年作品被收入《景德镇陶瓷》主办的《2008当代景德镇艺术陶瓷作品集》; 2009年黄美尧个人陶瓷艺术馆在景德镇新枫园开馆,中国美术馆杨馆长和多名陶瓷艺术大师及景德镇市美协领导亲临剪彩; 2010年受邀赴台湾台北圆山饭店,参加“中国陶瓷艺术大师作品联展”; 2010年作品“青花釉里红”瓷板被收入《中国瓷都景德镇-首届上海陶瓷成就展作品集》。 2010年10月,作品收入景德镇镇陶瓷商会主编出版的《陶瓷世界》一书; 2010年10月,景德镇电视台录制《昌南对话》节目,并在景德镇瓷博会期间播出。 2011年7月,《锦绣山河》青绿山水国画珍藏瓷隆重推出。 2011年12月,《中国陶瓷》(艺术版)封面人物。 艺道堂,为黄美尧教授个人中国画及陶瓷艺术作品创作室,取庄子“艺近于道”之意,多年来,创作出大量的国画及陶瓷珍品,其独创的积墨绘画技法在陶瓷艺术创作中,运用得炉火纯青,已为广大收藏及爱好者喜爱收藏。 艺术作品锦绣河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