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梅话
释义

黄梅话历史

黄梅话是最古色古香的,大量原汁原味的古汉语词汇和用法,像“企”(读ji,站着)、“吃”(读qi)、“颈”(脖子)、“冇”(没有)、等等,读起来儒雅之至,白话文早就没人这样用了,可在黄梅话里,还大行其道,成为市井坊间的日常口语,使人不禁拍案惊奇。

在黄梅人的家庭里,把外婆叫“家婆”读ga po),把外公叫“家公”(读ga gong),既保留了古代的称谓,也显得亲切。叫外婆外公,从字面看总显得见外了。可以说黄梅方言是我国古代普通话的活化石,对我国古代文化和语言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任何方言的形成是个非常长期的过程,其中有大量历史文化和政治的因素在内。

黄梅话

黄梅话属于属于北方方言区的江淮方言里的黄孝片。黄孝片方言有19个县市区,他们是:黄陂、孝感、黄州、团风、罗田、蕲春、应山、英山、浠水、麻城、鄂州、红安、安陆、应城、黄梅、武穴、云梦、九江、瑞昌。黄孝方言基本上都保持了古汉语的入声。 本来黄孝方言应该属于楚语。楚地的方言本来因该算是绝对的南方语系。在春秋五霸或者战国七雄中,楚国是唯一地处南方的。大量的南方小国的融合,使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文化和语言。后自楚灭吴越后,吴语的影响也出现在了楚语中。楚都所在的现湖北地区正是楚语的中心地区。然后,在历次北方文化语言的南侵过程中,地处南方最北端的湖北地区也是首当其冲。因此从近几百年开始,在湖北地区真正的楚地方言已经慢慢遗失掉了。而在南部的湖南地区,楚语经演变,衍生出了湘语。现在湖北地区的方言从东到西体现了很完美的方言地域渐变性。然而总体而言,现代的湖北方言已经变成了一种带有南方腔调的北方方言了。

举例

我 恩哦(连读)

你 恩 他 Kai( 上乡)、 Kei (下乡)

我们这儿 恩哦带地(上乡)、恩哦队地(下乡)

你们那儿 恩带地(上乡)、恩队地(下乡)

他们那儿 Kai带地(上乡)、Kei对地(下乡)

父亲 罢把、(过去叫爹)、老头儿(下乡)

母亲 恩妈

爷爷 嗲dia(上乡)公 (下乡)

奶奶 奶(上乡)婆(下乡)

外公 嗄公嗲dia(上乡)、嗄公(下乡)

外婆 嗄婆奶(上乡)、嗄婆(下乡)

舅舅 母 (第二声)

舅娘: 舅娘(上乡)、舅姆娘(下乡)

小舅子: 母舅(上乡)、恩阿儿母舅(下乡)

小姨子: 姨娘

中年妇女: 假乃(上乡)、嫂儿(下乡)

老年妇女: 奶奶(上乡)、老码儿(下乡)

姐姐: 假(上乡)、姐(下乡)

妹妹: 老谜(上乡)、妹子(第三声)(下乡)

弟弟: 恩哦恩阿乃、老弟乃(上乡)、恩哦兄弟(下乡)

小孩子: 细恩阿儿(上乡),小板儿(下乡)

傻瓜: 嫂(上乡)、苕、夯巴(下乡)

要饭的人: 讨米的(上乡)告胡子(下乡)

婴儿 毛恩阿(上乡)、灭乃(轻声)(下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3: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