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绿蜜环菌 |
释义 | 黄绿蜜环菌又称又称黄蘑菇、金蘑菇、黄环菌、草原白蘑菇。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厚,肉质,扁半球形至平展,硫黄色,干后近白色,具纤毛状鳞片,边缘内卷 。菌肉白色,菌褶近似菌盖色,菌柄柱形,内实,菌环以下具黄色鳞片,基部往往膨大。夏秋季生于草原或高山地上。在西藏珠穆朗玛峰地区,其分布可达海拔5000m高处的山草甸。可食用,味鲜美,是高山草地上的一种质地优良的食用菌。在青海和西藏产区居民广泛采食。在甘肃甘南草原区亦有分布,可收集加工销售。 中文学名:黄绿蜜环菌 界:植物界 门:真菌门(Eumycota) 亚门:担子菌亚门(Basidiomycotina) 纲:层菌纲(Hymenomycetes) 亚纲:同担子菌亚纲 目:伞菌目(Agaricales) 科: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 属:蜜环菌属 种:黄绿蜜环菌 形态特征子实体中等大。菌盖厚,肉质,宽5-9cm,扁半球形至平展,硫黄色,干后近白色,具纤毛状鳞片,边缘内卷。菌肉白色,厚。菌褶近似菌盖色,稍密,弯生,不等长。菌柄柱形,长3.5-10cm,粗1.2-2.5cm,白色或带黄色,内实,菌环以下具黄色鳞片,基部往往膨大。菌环生柄的上部,黄色。孢子印白色。孢子光滑,椭圆形,无色。6~7.2×4~4.5μm。 分布范围产于亚东帕里、邦达、堆龙德钦及珠穆朗玛峰区。海拔3200~4300m。夏秋季生于草原或高 山草地上。分布于中国河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西藏等地区。夏秋季生于草原或高山地上。在西藏珠穆朗玛峰地区,其分布可达海拔5000m高处的山草甸。 营养成分黄绿蜜环菌是世界稀有珍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硒”的含量很高,是癌症的克星。清末年间作为皇上贡品,目前市场价每公斤干品已上升到200多元,出口价更加昂贵,需要大量货源。 营养分析轻工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成都站根据gb500--3等标准对石渠白菌检测结论可归纳为, 白菌蛋白质含量高(31.16%)、矿物质齐全(锌、铜、镁、钙、钾等11种);氨基酸种类多(20多种),以及丰富的维生素等均属其它食品所罕见,为目前中国现有食用菌中所仅见。锌的含量-般食品为3点几,而白菌则达到73ms/k8;对消除人体疲劳有功效的天门冬氨酸也高于其它食品。白菌胜过灵芝,优于松茸,是高原名贵特产。 食疗作用食用有防癌之功效。仰制肿瘤生长,有利于抗衰老、护肤、延年益寿、美容等,同时由于白菌铁、磷含量高,是理想的补血疗养食品和能量代谢,增强肌肤抵抗力的防病保健食品。 历史文化有学术资料这样叙述:“黄绿蜜环菌”产地极少,现仅知生长于北美某地和中国四川石渠县草原。大慨也正是这种“物以稀为贵”的缘故吧。也有文记载,清末四川总督赵尔丰曾多次笑纳使臣赠送的“石渠白蘑菇”,还收其作为贡品,奉送慈禧太后品尝,皇太后品味后和颜悦色,极为赞赏。故也有人称“石渠白菌”为“宫庭菌”、“皇室蘑菇”等。“石渠白菌”以其醇重细嫩,味美爽口,色鲜质优等独特风味蜚声海内外。英国莱斯特郡默尔文-理查森博士率领的英国、法国、新西兰等八个国家和地区的学者组成科技友好交流团和日本白唇鹿考察专家食用后,曾赞誉道:“可与松茸媲美”、“比青杠菌出色”…… 栽培技术栽培季节黄伞菌丝生长范围为5℃--35℃,最适温度为23℃--25℃,超过28℃菌丝生长受到抑制。子实体发生的温度范围为15℃--23℃,18℃--20℃时原基形成较快,PH值5.5--6.5最适宜。 栽培方式:黄伞菇采用袋料室内层架栽培或野外香菇棚栽。 棉籽壳培养基棉籽壳70%,麦皮20%,玉米粉8%,石膏粉1%,糖1%,水55公斤,木屑棉籽壳培养基: 木屑35%,棉籽壳35%,麦皮20%,玉米粉8%,糖1%,石膏粉1%,水55公斤。制袋工艺:栽培袋为15--17厘米,聚丙烯塑料袋,培养料搅拌均匀含水量达到58%装袋约11厘米,把塑料袋绑好,常压灭菌应保持100℃,24--30小时。 出菇管理接菌后,室内温度保持23℃--25℃,10--13天翻堆1次。一般经过50--60天的培养菌丝满料后,解开袋增加室内空气相对湿度,保温保湿使料面形成一层气生菌丝,有利于原基形成,结合通风,散射光,利用温差刺激,温差越大,原基形成越多。每天应喷水1次,在原基形成黄色米粒状后,适当通风,保持室温18℃--20℃,湿度85%--90%,经过2天,原基很快生成1一3厘米长的黄色覆有褐色鳞片的指状子实体,再过3--5天,指状子实体变长变粗,分化成菌柄和扁球菌盖,以后几天菌柄不再伸长。菌盖迅速增长,原基形成后9--11天,当菌幕即将破裂时采收。 采后管理头潮采收后,应消除料表残余菇脚及枯萎幼菇使菌丝复壮,积累营养3--5天后,再拉大温差刺激出菇,以后重复上述管理。 开发前景黄绿蜜环菌是世界稀有珍品,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含丰富的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特别是“硒”的含量很高,是癌症的克星。历来被誉为“宫廷珍品”、“宫廷菌”、“皇室蘑菇”等。清末年间作为皇上贡品,是慈禧太后、皇太后的养身品。目前市场价每公斤干品已上升到200多元,与羊肚菌、松茸媲美。出口价更加昂贵,需要大量货源,因此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黄绿蜜环菌现在还属于野生,一般生长在海拔3000-5000米的高原草地,一年只长一次,产量很少,采集十分困难,绝大部分在山上自生自灭。中国黄绿蜜环菌的主要盛产区是青海祁连县、四川石渠县、甘肃民乐县、西藏昌都、云南中甸等地区。年产总量大约500多吨,尤其是青海的祁连县和四川的石渠县产量很大、质量最优。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再加上很多人不认识,年总采摘量不足50吨,而市场需求量却庞大无比。一但开发成功,它会像香菇那样的前景,不但成为出口创汇的大项目,还能走进百姓餐桌,到那时,市场的需求量是可想而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长寿的需要,食用菌这个真正的绿色山珍食品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像黄绿蜜环菌这类高原特色的珍稀产品更受青睐,市场前景非常看好,青海省投资80万元,把黄绿蜜环菌人工栽培研究列为2004年重大科技招标项目,必须抓住这一机遇,加速人工驯化与研究开发,为人类创造美好的食品。 常见品种四川“石渠白菌”(黄绿蜜环菌) 石渠白菌属世界稀有珍品,历来被视为“宫廷珍品”、“皇室蘑菇”,含有蛋白质、矿物质、氨基酸以及丰富的维生素等,如癌症天敌--"硒"的含量高达7.02毫克/千克,为目前中国现有食用菌所仅见。 盛夏,石渠草原绿茵无边,繁花似锦,碧空雪峰,清泉溪流,到处飘溢着浓烈的奶气花香。倘若涉足于这富绕的大草原,你便会感到空气中还弥漫着芬芳的菌香味,你再极目四方,可发现草滩花丛中,山坡绿莽里一簇簇、一团团、一点点洁白如玉的圆圈、光带。临近,你才会看清它的真容--金黄发光,也就自然会领悟这一片片蘑菇群便是颇负盛名的“扎溪卡(石渠)白菌”。 “石渠白菌”当地牧民赋予它一个高贵的名字--“色学”,即“金蘑菇”之意。据书中介绍其学名汉语称“黄绿蜜环菌”,属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白桩菇属。实体纯厚、橙黄色、醇香浓郁。 青海--“祁连黄蘑菇”(黄绿蜜环菌) 祁连县的黄蘑菇质量尤佳,它又叫“钉子蘑菇”,形似铁钉,大小均匀,肉质厚,水分少,细密脆嫩,色淡黄纯洁,味香如肉。青海蘑菇是旅行者不得不尝的野味山珍。祁连有八宝,人皆共知。蘑菇为八宝之一,尤其四川石渠县、青海祁连县品质之优、营养之丰富,举世无双,堪称蘑菇之王。 绵绵祁连山下,每至夏日雨后,广袤的草原上金灿灿如颗颗珍珠者便是此物。4月中旬在祁连采访时曾问及此,并在沿街小店铺里寻觅。方得知,时下当地每公斤黄蘑菇的售价在120元以上,但市场上已难以买到。而且,那蘑菇无论在哪里,均无任何包装,大凡只用一根绳子串将起来,挂在那里。在与一小商贩一番讨价还价购得一串黄蘑菇之后,便不由得生出一些感叹来。 一叹黄蘑菇名字响亮却无品牌。都是自发采集,土法晾晒或用火炉烘干,一个响当当的稀有物品跻入八宝之列,有“著名土特产”之名,却没能在市场上卖上好价钱。虽然,近三五年间,其身价一路跃升,但终究没能形成品牌优势。听说有人曾注册一品牌,将一颗颗鲜蘑菇先压扁,并用一台简陋的烘干机烘干,六七颗装成一盒,在外地市场曾卖到上百元的好价钱。如果就用这种土办法,稍稍动点心思,其效益至少可增加10倍乃至几十倍。 二叹黄蘑菇品质高而却重视不够。如若有人用黄蘑菇为品牌,成立一家公司,集中收购,经过精心包装,稍加宣传,就可以打造出一个极具特色的经济亮点。如若进一步再做深做细,将白蘑菇、鸡腿菇等野生菌类一并做法,不出几年,成就一个活力无穷的地方特色产业也说不定。 三叹黄蘑菇之名无人吆喝。虽然即使将全部祁连县的黄蘑菇集中起来,年产量也不过10万公斤。但吆喝却是重要的,只要黄蘑菇之名叫得响亮,随之响亮起来的就不只是一种物产了。之所以记住了很多地方,就是因为那里有一个叫得非常响亮的东西。譬如鄂尔多斯。再说,祁连虽然是黄蘑菇的主产区,但其它地方也有相当数量的产出。整个环湖草原均有分布,就某一个县来说,其产量远不及祁连,但如果就整个环湖而言,祁连的黄蘑菇产量又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了。不仅叫响祁连黄蘑菇的美名,而且把着眼点、立足点放在全省的野生菌类资源,那么,真的就可以指望一个极具特色和生命力的绿色产业。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