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口攀蜥 |
释义 | 学 名 Japalura polygonata xanthostoma 原 产 地 台湾特有亚种 栖息环境 平地至中低海拔山区森林 体 长 全长18-23公分 适 温 摄氏22-35度 近年来,"本土"已经成为最伟大的中文词汇,连爬虫也可以沾上它的光.当大家的眼光都投注在进口蜥蜴的现在,不妨回头看看台湾一些本土蜥蜴.相对于本土龟龟的大受欢迎,本土蜥蜴被冷落已经很久了.其实台湾的蜥蜴虽然体型都不大,但是饲养起来的乐趣与进口蜥蜴比较起来丝毫不逊色.在适应力 上更高过外来蜥蜴. 在一般公园中或是学校的树上常常可以看到一种棕色蜥蜴,在肚子两侧各有一道很明显的黄色条纹,这就是台语俗称"肚定"的攀木蜥蜴.攀蜥属(Japalura)总共涵盖了20多个种类,绝大部分分布在亚洲区域,台湾共有五种攀蜥,其中有四种是台湾特有种,以斯文豪氏攀蜥体型最大,数量最多也分布最广,唯一的特有亚种就是黄口攀蜥.分布以台湾中部以北为主.外型与斯文豪氏攀蜥十分类似.但是黄口攀蜥嘴部有一道 黄白色条纹可以区别.台湾的五种攀木蜥蜴全部都还没有列入保育类. 攀蜥外型非常类似初生的绿鬣蜥,不但有着明显的鬣鳞,也有喉垂,个性活泼,对人类较不畏惧.遇到敌人会张开喉垂做伏地挺身式的威胁动作,这似乎是攀蜥类驱敌的共通动作.黄口攀蜥共有三个亚种,除了台湾的特有亚种外,另外两个亚种J.p. polygonata和 J. p. ishigakiensis都分布在日本琉球群岛和周边的小岛上.台湾研究蜥蜴的专家以师大教授向高世博士为首,特别专注于攀木蜥蜴的研究. 黄口攀蜥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主食,是典型的日型性树栖蜥蜴.所以饲养相同样要以高度为主,湿度不需要太高,水盆必须配置.雄雌性个体黄斑和鬣鳞以及喉垂都比较明显,喉垂的橘色也比较鲜明,不难分辨.繁殖季主要在春末夏初,雌性每窝可以产下4-6颗蛋.通常在45-60 天可以孵化. 攀蜥与饲主的互动比一般蜥蜴良好,体质强健,饲养容易,以蟋蟀和面包虫就可以养得很好,短期间之内就可以驯养,十分适合做为初学入门的蜥蜴饲养,或许值得大家尝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