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汲清 |
释义 | 黄汲清,大地构造学家、地层古生物学家、石油地质学家。首次系统划分中国主要构造单元和大地构造旋回,主编第一张《1:300万中国地质图》和14幅《1:100万国际分幅地质图》,进一步开拓了中国地质图制图事业。创建多旋回构造运动说,进而将多旋回说与板块构造相结合,建立板块多旋回开合手风琴式运动模式,开拓大地构造研究新途径。提出陆相生油论,具体部署、指导中国石油天然气地质普查勘探,为我国油气资源的重大突破,为大庆等一系列大油气田的发现做出了杰出贡献。他言传身教,为我国培育出大批优秀地质学家。 中科院院士、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1904 03.30 - 1995 03.22)。 1904年3月30日出生于四川省仁寿县。 中学求学于四川省仁寿县仁寿一中。 1995年3月22日卒于北京。 1921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学预科,192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35年获瑞士浓霞台大学理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在中央所工作,先后任技正、所长、中央研究院院长等职。解放后主要从事地质矿产普查勘探指导和石油地质与大地构造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历任西南地质局局长,石油地质局总工程师,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院长等职。 生平活动1914年至1916年就读于四川仁寿一中。 1921年,考上天津北洋大学预科,1924年转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 1928年在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获理学学士学位,进入北平地质调查所任调查员。 1928年至1929年,他先后从辽东到辽西,从西安到宝鸡,越秦岭入四川,由滇进黔,跋山涉水,步行万余里,用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科学果实。 1930年至1932年陆续发表了《秦岭山脉及四川地质研究》、《中国南部二迭纪珊瑚化石》等6部专著。 1932年夏,黄汲清由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选派到瑞士留学,先入伯尔尼大学地质系,旋转入浓霞台大学。其间对德、法、意等国进行了考察,1935年写成博士论文《瑞士华莱县素女峰破金峰地区之地质研究》,引起瑞士地质学家瞩目。 1936年黄汲清回国,被任命中央地质调查所地质主任,率队进入赣、湘、黔、粤等地做了大面积的考察,发现了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湖南资兴煤田,取得重大地质成果。1937年组织西北石油考察队,发现玉门油田。同年7月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第17届国际地质大会,并在苏联进行了广泛的地质考察。 1937年12月底被任命为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1938年2月,当选中国地质学会第15届理事会理事长。 1940年夏,他辞去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职务,任《中国地质学会会志》主编。 1942年兼任中央大学教授。 1945年完成《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一书写作。 1946年兼任北京大学教授,主编完成了14幅国际分幅1:100万中国地质图,接着又完成了1:300万中国地质图,综合了我国地质调查的全部成果。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新中国成立后,1945年成立中国地质学会第一个专业委员会——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李四光任主任,黄汲清任副主任。1952年被任命为西南地质局局长, 1954年6月任中国科学院生物地学部副主任。连续当选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57年,他领导了松辽平原、华北平原等地的石油勘探工作,是发现大庆油田的功臣。 1974年,黄汲清任中国地质科学院顾问,从事国家急需的富铜、富铁矿地质研究。 1976年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 1979年当选中国地质学会第二届构造地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地质学会第三十二届理事会理事长。 1979年至1993年,当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六、七届常务委员。1980年被授予中国石油学会名誉理事称号;并被瑞士联帮理工学院授予荣誉自然科学博士学位。 1982年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荣获两个一等奖、一个二等奖。1984年被授予中国地质学会荣誉理事称号。 1984年3月15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5年荣获美国地质学会名誉会员称号。 1986年任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院长。 1988年当选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4年被俄罗斯科学院选为外籍院士。 1995年荣获何梁何利优秀奖。 因积劳成疾于1995年3月22日21时55分在北京病逝,终年91岁。同年3月31日在八宝山举行隆重的悼念活动,首都各界人士千余人为这位世纪老人送行。挽联云:“一代宗师,地学泰斗,旋回构造奠基础,指导探宝献神州,丰功伟绩,后人永世不忘;油气勘查,功在千秋,运筹帷幄指方向,九州大地油气流,斯人虽去,风范长留人间。” 所获荣誉1932年去瑞士留学,在大地构造专家阿尔冈教授指导下作研究生,1935年夏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秋赴美国进行学术访问。 1936年春回国,任中央地质调查所所长。 1941~1943年带队调查甘肃、新疆的石油地质。 1945年写成《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一书,公认为是对亚洲地质构造的重要贡献。 1949年后历任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西南地质调查所所长,中央地质工作计划指导委员会委员,西南地质局局长,重庆地质学校校长,地质部普查委员会常委,石油地质局总工程师,地质矿产研究所副所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名誉院长、研究员等职。 曾任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和中国科协常委。发表论文、报告150多种。 他与杨钟健等合著发表了《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中国新构造运动的几个类型》、《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试论地槽褶皱带之多旋回发展》等。主编了《中国及邻近特提斯海演化》、《中国天山构造和成矿规律》。其中《中国大地构造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在中国的石油、天然气的地质方面作了大量工作。 1955年初,他和谢家荣建议在松辽平原、华北平原、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四大重点地区进行石油和天然气普查勘探,后发现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长庆油田以及四川的许多天然气田。 他参加撰写的《大庆油田的发现》一书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1980年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授予他自然科学荣誉博士学位。 1985年当选为美洲地质学会名誉会员,1988年当选为苏联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4年当选为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 学术成就1932年黄汲清发表的《中国南部二叠纪地层》专著,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而且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在当时,二叠纪地层是国际上地层研究中的薄弱环节。各国均以苏联乌拉尔西坡的别尔米(Пермь)地区的二叠纪地层做为国际标准地层。然而,该处二叠纪地层的上部却以红层为主,且含大量蒸发岩,做为世界对比标准并不理想。中国的二叠纪地层,尤其是在南方,分布广,化石多,剖面完整。黄汲清根据农矿部地质调查所获得的大量化石和剖面,将二叠纪地层进行了合理划分和详细描述,由此建立了中国二叠纪地层划分的基础。在1933年第16届国际地质大会上,由美国地质学家C.舒可特(Schuchert)宣读的世界二叠纪地层总结中,采用了黄汲清的这项研究成果。此后20年内,又经多人研究,中国二叠纪地层成为世界标准剖面之一。中国的二叠纪地层,以产煤、锰、石油和天然气等沉积矿产而著称,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因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黄汲清发表的《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是首次对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所做的全面系统的总结,填补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空白,奠定了用历史分析法研究中国大地构造的基础,因而他被公认为中国历史大地构造学的奠基人。他将中国及邻区划分为几个稳定的地台和活动的地槽褶皱带,并将它们进一步划分出次级构造单元,阐述了各构造单元的范围、特征和形成时间,以及成矿特点。他经过概括归纳,按主要构造型式、形成时间和机制的不同,划分出古亚洲式、太平洋式和特提斯喜马拉雅式。这三种构造型式分布于三个地区,显示为不同的三大地质块体。这超越了当时国际流行的构造单元划分的思路,是一重要创见。他认为,在华力西期西伯利亚地台向南推进,作用于蒙古地槽,以及塔里木地块与中亚地槽相互作用,使蒙古地槽产生弧形褶皱,中亚地槽产生以东西向构造占优势的褶皱,因而形成古亚洲大陆,即古亚洲式。他指出:“在中生代时期,当古亚洲大陆向太平洋推进时,太平洋以强大的推力回击,因而产生太平洋式褶皱”,“它的构造线主要为东北—西南”方向。至于喜马拉雅式的形成,他写道:“向南推进的古亚洲大陆遭遇到向北移动的冈瓦纳大陆的巨大抵抗,由此而产生的强大水平压力,把深厚的特提斯沉积变成特提斯喜马拉雅式的褶皱”。不仅如此,他还指出:“阿萨密弧束的生成和帕米尔喜马拉雅弧束一样,可解释为系受一种强大的下插作用的结果,这一作用来自冈瓦纳大陆的喜龙突出带,而在滇缅结晶杂岩带之下进行着。”对喜马拉雅山的形成,他也强调了冈瓦纳大陆向北运动和向欧亚大陆之下运动的这种地球动力学机制。在书中,他首先指出印支运动的重要性:“从前面简略的叙述,显然我们已开始认识印支运动,不仅在印度支那或华南具有重要意义,即使在亚洲其他部分亦然。”他这一论断,已被越来越多的资料所证实。另在书中,专辟一章来论述大地构造与矿产的关系,探讨了时间上的关系(即成矿期)和空间上的关系(即成矿区),首次提出太平洋成矿带的概念,并将该带进一步分为内带、外带和中间带,为我国研究成矿规律和寻找所需矿产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黄汲清当年发表的这部重要著作,至今仍有较大的影响。这部著作,由T.M.邓波(Дембо)译成俄文,于1952年在莫斯科出版。国际著名的板块构造学家、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都城秋穗称赞该书:“是亚洲构造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著作。”在该书出版后积累的大量新资料基础上,黄汲清与同事合作又出版了《中国大地构造基本特征》、《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等几本专著和一系列论文。因此,黄汲清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20世纪40年代,德国地质学家H.史蒂勒(Stille)的单旋回说,在国际上倍受推崇。该学说认为,一个地槽系的初期以下沉为主,接受复理石等地槽型沉积,并伴随出现大量基性、超基性岩,之后发生造山运动,地槽型沉积发生变质并褶皱成山,在山前或山间堆积磨拉斯建造,与造山运动相伴随有大量花岗岩侵入,最后褶皱系遭受剥蚀,地槽转化为地台,并出现大陆玄武岩。换言之,一个地槽系只有一次地槽型沉积,只经历一次造山运动,产生一次变质及变形,出现一套由超基性、基性到酸性的岩浆活动,以及与沉积作用和岩浆活动相关的一次成矿作用,就结束地槽发展而转化成褶皱系。也就是说,一个地槽系从发生、发展到结束只经历一个构造旋回。 黄汲清分析中国实际资料后发现,一个地槽系从发生到结束,不止经历一个,而是若干个构造旋回。每个旋回都可以出现史蒂勒所说的沉积、变质、变形、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每个旋回都使地槽系的一部分转化成褶皱带,最后一个旋回才使地槽全部转化成褶皱系。不仅如此,在地槽形成褶皱系后,地壳仍有剧烈活动,产生新的沉积和岩浆活动等。这就是在《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中提出的多旋回说的原始概念。经过不断积累资料和深入研究,多旋回说逐步得到完善,已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50年代,黄汲清接受苏联学者的深断裂概念,结合地球物理资料,将中国深断裂划分了类型:壳断裂、岩石圈断裂和超岩石圈断裂。他强调指出,各种深断裂也是多旋回发展的。到60年代,黄汲清根据地槽前后及其多旋回发展的先后关系,将多旋回分为:前期旋回、早期旋回、主旋回和后期旋回。他进一步概括和细分,将全球每隔8-10亿年出现一次的构造事件和岩浆活动高峰所分割的历史阶段,称为巨旋回;将旋回中的次级旋回,称为亚旋回。他指出,巨旋回或旋回都是全球性的,即全球大体具同时性,而亚旋回则是区域性的,在这个时期,他发展了地槽与地台相互转化的概念,指出槽台转化具有两种方式:突变式和过渡式。70年代,他研究了板块学说,指出多旋回说与板块说并无矛盾,两者可以互相结合互相补充。他强调,板块运动也是多旋回的。由于板块的多旋回俯冲和碰撞,因而产生多旋回沉积建造、岩浆活动、褶皱运动、变质作用和成矿作用等。进入80年代,黄汲清将岩石圈的开裂与拼合结合起来统一考虑,使板块说与多旋回说更加紧密结合在一起。研究中国及邻区的蛇绿岩及其周围的地层和沉积特征表明,一个地区陆壳开裂出现洋盆与另一地区的洋盆关闭拼合成陆壳,大体是同时的。也就是说,地壳时开时合,此开彼合。这种此开彼合的运动好像拉手风琴,因而黄汲清称之为“手风琴式运动”,并以天山及邻区为例,建立了手风琴运动模式。他以此观点研究特提斯海,同样取得可喜成果,给多旋回说增添新的内容。黄汲清在1987年出版的《中国及邻区特提斯海的演化》专著(与陈炳蔚合著)中,提出古特提斯、中特提斯和新特提斯的新见解,以及北主缝合带、南主缝合带和互换构造域的新概念,为探讨青藏高原的隆升历史和形成机制,提供新的思路。这里所提的互换构造域,就是指因板块手风琴式运动一个时期属冈瓦纳大陆而另一个时期属欧亚大陆,来回摆动的地区。这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冰海沉积跑到北面,而暖水沉积又到了南面的疑难问题。陆壳开裂成洋,洋盆关闭拼合成陆,洋陆在不断相互转化,地壳也就不断向前演化。黄汲清创建的板块手风琴运动模式,将多旋回说与板块说紧密结合在一起,开拓了大地构造研究的新方向。 黄汲清最早在中国开展全国性小比例尺地质图的系统编制工作。他首次主编了14幅《1/100万国际分幅的中国地质图》和整张《1/300万中国地质图》。这第一张全国性地质图,是我国从开始做地质调查起到1947年止全部地质工作成果的集中反映,而全国性地质图则是一个国家地质工作程度的重要标志。从此,国内外地质学家可以从这张图上看到不同时期、不同地质体在中国的展布特征,它成为研究中国地质和亚洲地质的必读图件。该图也是编制一系列全国性专业地质图件的基础,并为解放初计划部署全国地质工作提供了依据。60年代,黄汲清以地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名义主持了国际分幅的全国一套地质图件(1/100万)的编绘工作。这套图是解放以来全国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普查成果的结晶,对矿产普查勘探和工程建设等具有重大意义。从我国第一张全国性地质图经全国一套地质图到亚洲地质图,显示了我国地质图类编绘事业的发展,也记载了黄汲清在这方面所做的贡献。因而,他被公认为中国地质图类编绘事业的开拓者,他的贡献将对今后我国地质图类的编绘工作产生深远影响。由于《中国地质图类及亚洲地质图》这项成果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黄汲清与有关专家及编图人员,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黄汲清一向重视大地构造与成矿的研究,他以大量实际资料论述了多旋回成矿,并以此批驳了以苏联地质学家Ю.A.毕力宾(БиΛибин)为代表的单旋回成矿观点。他更重视大地构造与石油天然气的研究。早在1935年开始,他去美国和苏联考察时,特别注意石油和天然气地质。随后,他率队调查四川油气资源,布置在隆昌圣灯山打钻发现了天然气。他在1938年发表的《钻探四川石油之我见》一文中认为:“陆成地层虽然有时可以为重要之含油岩层,但绝不是重要之油母岩层。”经过1941-1943年对中国西部陆相盆地的石油地质调查,他改变了上述看法。潘钟祥于1941 年在美国发表了关于陕北和四川石油的陆相成因的论文。黄汲清和杨钟健、程裕祺等于1943年在《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中,也提出陆相生油的见解,指出陆相地层也可以形成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油田,并明确认为大型含油盆地一般总有好几个不同时代的含油地层。这是多旋回成矿思想的萌芽。在抗日战争期间,由于信息不通,他们未曾见到潘钟祥的文章,他们是根据西部陆相盆地,特别是新疆陆相盆地的调查,各自独立地提出了陆相生油论。1954年,黄汲清根据他的大地构造研究和陆相生油论,提出华北、松辽、鄂尔多斯和四川盆地为重点普查地区。谢家荣同意黄汲清的意见,并认为贵州、唐山、南京及浙江长兴等地的古生代碳酸盐岩地区也要进行普查。同时,石油工业部建议在柴达木和准噶尔盆地也应展开普查,以便和他们的勘探工作密切配合。1955年3月,在第一次石油普查会议上,讨论并同意了黄、谢提出的计划。紧接着组成了准噶尔、柴达木、鄂尔多斯、四川和华北5支石油普查队。黄汲清亲自审定华北、四川、鄂尔多斯的设计任务书。1956年,在第二次石油普查会议上,他做了《一年来石油普查地质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及对今后工作的建议》报告。1957 年3月8日,黄汲清在第三次石油普查会议上展示了他主编的《中国含油远景分区图》,并作了《对我国含油远景分区的初步意见》的学术报告。从1955年到1957年,黄汲清为我国石油天然气的普查勘探,制定了一个相当完整的工作蓝图。此后,大庆、胜利、大港、华北、辽河等油田的发现,以及近年来,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的重大突破,完全证实了他的科学预见和部署的正确。在他具体指导由助手们执笔的《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专著中,明确指出:“塔里木盆地的含油远景在中国大陆上可能是首屈一指的。”据此,黄汲清及其助手就我国石油普查勘探方向多次向地质矿产部和石油部门提出书面或口头建议。1984年,在第3次塔里木盆地油气资源座谈会上,黄汲清做了长篇报告,从基底到盖层,从含油远景到重点勘探区的部署等,进行了系统全面的论述。他特别强调塔里木盆地多层生油、多层储油的重要性,既要注意陆相生油,更要注意海相生油。1986年,已是82岁高龄的黄汲清又风尘仆仆奔赴大庆考察。根据多层生油、多层储油的观点,提出在嫩江组和青山组之下的九佛堂组等地层深部找油的建议。根据他的建议,在2口井深近3000米处获得了工业油流。由于陆相生油论和多旋回说在石油地质上的应用,由于他在石油地质的具体工作和发现大庆油田等做出重大贡献,黄汲清同其他地质学家一起,于198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黄汲清自中年时代就进入中国地质事业之领导层,因而常常高瞻远瞩地总结我国地质科学的成就与历史经验,对地质学史的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早在1946年,他曾发表《30年来之中国地质学》一文,对中国地质科学的历程作了全面回顾与总结。1982年,中国地质学会成立60周年庆祝大会及学术讨论会在河北省秦皇岛市北戴河举行时,有数百名国内学者及来自9个国家与地区的60多名外国学者出席,他以理事长身份主持大会,并作了《略论60年来中国地质科学的主要成就及今后努力方向》的长篇报告并公开发表。紧接着,他又在1983-1984年的《中国科技史料》上分4期连载发表了《中国地质科学的主要成就》的数万言长文。 黄汲清对著名地质学家的纪念、生平事业的评价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1936年,丁文江逝世时,他发表了《丁文江先生在地质学上的工作》一文,以后他又领导并亲自参与了丁文江遗著的整理工作,于1947年出版了《丁文江先生地质调查报告》一书。1986 年,他去湖南长沙出席了“丁文江逝世50周年纪念大会”,作了重要发言,会后发表了《丁文江——20世纪的徐霞客》一文。美国学者夏绿蒂·弗思(Charlotte Furth)所著《丁文江——科学与中国新文化》一书之中译本于1987年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他特为该书作序。他与潘云唐、谢广连合编的《丁文江选集》一书,已于1993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他为此书写了万言长序。 科技贡献一、开拓和发展中国地质事业他对中国二叠系地层的划分和对比的研究成果,奠定了中国此方面研究的基础,被国内外同行所采用。首次划分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单元并阐明其特点和发展过程,为国内外专家广泛接受。50年代主持编制了全国一整套地质图件,含1:100万地质图、大地构造图和成矿规律图,这是用图件形式总结全国地质工作成果,为世界首创。 二、创立和发展多旋回构造运动学40年代,通过分析中国实际资料,黄汲清提出了造山带或地槽褶皱带多旋回构造运动说。70年代末,结合板块构造学说,他发展了多旋回说,提出了板块多旋回开合手风琴运动模式。许多矿床学家已采用多旋回成矿说。 三、提出陆相生油论和中国找油突破黄汲清一向重视石油地质研究,早在40年代初提出了陆相地层生油论并认为生油和储油地层也是多旋回发展的。因此,陆相中、新生代盆地应是找油气的主要对象。并于1955年按此原理布置了柴达木、准喀尔、四川和鄂尔多斯盆地为找油重点地区,并特别强调中国东部之华北平原和松辽平原也应是找油重点区,导致了大庆油田的发现。80年代对塔里木油气勘探和大庆深部找油做了全面系统地分析和具体建议,收到了极好的实际效果。 个人影响黄汲清1945年发表了《中国主要地质构造单位》专著,首次对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作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奠定了用历史分析法研究中国大地构造的基础,被公认为中国历史大地构造学的奠基人。他划分出中国若干地台和地槽褶皱带,又划分出古亚洲式、滨太平洋式和特提斯喜马拉雅式三大“构造域”。他在此基础上创立和发展了“多旋回构造运动学说”。80年代以后,又将多旋回说与板块构造论结合起来,提出“板块手风琴运动”模式。 黄汲清40年代曾领导主编了14幅《1∶100万国际分幅中国地质图》及1幅《1∶300万中国地质图》。60年代又主持了1∶100万国际分幅的全国一套地质图件(包括地质图、矿产图等)的编绘。他是中国地质图类编绘事业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 黄汲清作为中国地质科学事业重要领导人,极其重视总结成就与经验,对地质学史之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方面重要著作有:“30年来之中国地质学”(1946)、“中国地质科学的主要成就”(1983-1984)、“辛亥革命前中国地质科学的先驱”(1982),“略述中国早期地质工作中名列第一的先驱学者”(1990)。他主持编纂的《翁文灏选集》(1989)和《丁文江选集》(1993)也是重要的学术遗产整理成果。 人物评价黄汲清于1942年领导了新疆石油地质调查,1943年完成《新疆油田地质调查报告》,1947年出版,提出了陆相生油和多期多层含油的新观点。1955-1957年,他为我国石油天然气的普查勘探,制定了相当完整的工作规划,对以后大庆、胜利、大港、华北、辽河、塔里木等油田的发现,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