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释义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29年3月。2000年被教育部列入全国首批15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精神指导下,黄河水院在水利、测绘、机电等行业享有盛誉,是全国先进高等职业教育学院。

中文名: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外文名: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Institute

简称:黄河水院

校训:守信 求新 创业 修能

创办时间:1929年3月

类别:公立大学

现任校长:刘国际

所属地区:中国河南

主要院系:水利系,测绘系,机电工程系等等

在校学生:18000余名

精品课程:国家级13门,省级18门

新校区地址:中国河南省开封市东京大道西段

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位于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开封,始建于1929年3月,原名为河南省水利工程专门学校,创办人为时任河南省建设厅厅长的著名人士张钫,首任校长为毕业于国立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的陈泮岭。现任校长刘国际。1942年6月改建为国立黄河流域水利工程专科学校。1946年9月并入河南大学,组建为河南大学水利系。1951年3月8日在原校址上重建黄河水利专科学校,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更名为黄河水利学校,校长由黄河水利委员主任王化云兼任。1958年升格为黄河水利学院,1961年经济困难时停办本科,校名恢复为黄河水利学校。1998年3月,经原国家教批准,改建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现任校长刘国际。

学校资质

2000年被教育部列入全国首批15所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建设单位。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步入了全国先进高等职业教育行列。

其他信息

文化底蕴

在80多年的沧桑变幻中,学院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水利、测绘、机电等行业享有盛誉。所培养的8万余名毕业生始终活跃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为所在行业的骨干力量,有的还成了著名的专家、学者或领导干部,特别是黄河水利委员会所属机构,80%左右的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来自于黄河水院,学院因此赢得了黄河水利委员会“黄埔军校”的美称。原水利部部长杨振怀赞誉学院为“黄河技干摇篮”。现任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在视察学院时曾说:“没有黄河水院,就没有黄河50多年的岁岁安澜。”

英文名:Yellow River Conservancy Technical Institute

地址:

中国河南省开封市东京大道西段 (新校区)/开封西门大街 (老校区)

邮政编码:475004

学校文化

办学理念

办学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依法治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以质量和特色为根本,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的,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积极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努力实现学院的质量、结构、规模、效益协调发展,努力实现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个性协调发展。

办学方针: 立足社会需求,面向未来发展,办人民满意的高等职业教育。

办学理念:技能人才的摇篮,技术服务的基地。

办学定位

办学定位:

服务定位:立足河南,面向全国,依托水利,服务社会

功能定位:集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服务为一体

专业定位:以水为主,以测为特,以工为基,文、经、管、艺多科相容

人才定位: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

办学理念

教育理念:以就业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生产育人。

专业建设理念:以社会需求为依托,以产学研结合为途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质量和特色为根本,以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体系、教学条件建设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为支撑,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校企合作理念:以服务求支持。

企业的需求是学院的责任,企业的选择是学院的目标,企业的评价是学院的标准,企业的发展是学院的追求。

办学条件

队伍学科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近千人,在职教师中,教授 、副教授占30%以上,硕士、博士约占50%。在校全日制本、专科生160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近2000人。开设有18个系(部、院),专业63个,涵盖工、经、文 、管4个学科。学院拥有国家级精品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各类重点专业14个。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3门,省级精品课程18门,在河南省高校中名列第一。

办学规模

学院占地面积1400多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职业氛围浓厚、教育设施先进、校园风景优美。开辟校内实验、实训场地255亩,拥有各类校内实验、实训场馆148个。学院联合81家水利企事业单位和13所水利高职院校,以中国水利职教协会和黄河水院为依托成立了中国水利职业教育集团,搭建了校企合作管理平台。

办学业绩

学院与500多家企事业单位合作,形成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长效机制,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90%以上,先后获得“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就业力十强高职院校”和“全国高职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等荣誉称号。

校训 校歌

校训

守信 求新 创业 修能

校歌歌词

水专、水专,济济腾欢。断金攻玉,敷土奠川。源开民生裕,流畅国用赡。障颓波,挽狂澜,大业一肩担。

(附注:此歌为1939年3月10日河南省立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校长瞿文琳向国民政府教育部呈报的校歌。其曲谱为临时曲谱,正式歌谱尚在征求国内音乐专家编制中。

瞿文琳(1895—1948.9),字茀章,湖北广济人,北洋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曾任河南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系主任。)

主要院系简介

水利系

水利系是学院重点建设系部之一,是国家首批实施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项目骨干系。沿革于学院1952年设立的工程教研组,在60载时代变迁和历史变革中,历经了艰辛和卓有成效的发展旅程。目前,水利系下设水工、施工、造价、检测、监理、安全、水电站与动力设备、水力学和制图9个教研室和实训中心,举办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专业、水利工程施工技术专业、水利工程实验与检测技术专业、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工程监理专业、安全技术管理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国际工程方向)、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工程资料与档案管理方向)、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爆破工程方向)、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与隧道技术方向)等7个专业和4个专业方向。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及其专业群是全国首批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也是国家精品专业。

水利系始终坚持“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全面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水利行业企业一线岗位的人才需求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全面推行“教、学、练、做”一体化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强化学生知识、技能、态度培养,学生在水利水电行业企业一线顶岗实习不少于半年,建立了校企共同评考学生体系。2009年以来,与中水八局、葛洲坝集团试验检测中心等企业实施订单教育,逐步实现了专业与产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深度对接。近年来,水利系教学团队完成教研项目3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河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8门,特色教材30余门。课程建设成绩显著,拥有《水力学》、《水利工程制图》、《水工建筑物》、《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钢筋混凝土结构》、《水电站建筑物施工》6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水利系教学设备先进,实验实训条件优越,图书资料丰富。现有建筑材料实训中心、施工技术实训中心、水利馆、鲲鹏山水工建筑物仿真实训基地、计算中心五个大型校内实训场馆,其中建筑材料实训中心通过河南省计量认证;以学院在小浪底水利枢纽投资800余万元、占地16亩的小浪底实习基地为中心,形成了包括三门峡水利枢纽、西霞院水利枢纽、故县水库、陆浑水库、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等组成的校外实习基地群,并且在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崔家营航电枢纽工程等建设了9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开展生产实习、顶岗实践和教师下企业锻炼提供条件。水利系专业教学团队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6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0人,高级工程师2人,博士1人,硕士23人;有河南省教学名师1名,省学术带头人4名,省部级劳动模范2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水利部优秀教师1名,河南省优秀教师5名;24人次获得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国家注册执业资格,41人次获得造价员、考评员等国家从业资格。聘请42名水利水电行业企业高级工程师、工程师、技师作为兼职教师,从事实训教学工作。

60载的办学沉淀,雄厚的师资力量,优越的实验实训条件,尤其是国家示范院校计划项目建设成效,提升了我系承接水利行业人力资源培训和技术服务的能力,能够承接水利行业全部工种人才培训和考评工作,能够承接水利工程及相关工程施工监理、水利工程招标文件及投标文件的编制、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小型水利工程初设及施工图设计、建筑材料实验与检测、水工及河工模型试验等技术服务项目。近年来完成生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专业论文260余篇,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010年8月至12月,水利系承接了苏丹JUBA 和SUE两个水电站水工模型试验任务,实现了技术服务从国内走向国际。

测绘工程系

测绘工程系是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5个重点建设系部之一,该系与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测绘信息工程院等行业(企业)国家甲、乙级测绘单位紧密开展校企合作,全方位实施“生产育人”方针,主要面向水利、测绘、建筑等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测绘工作设计、开发和实施人才培养。

测绘工程系下设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有工程测量技术和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两个专业方向)、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技术专业和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专业。其中工程测量技术专业于2002年被国家确定为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4年顺利通过验收,并被河南省命名为河南省示范专业,2006年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28所高职高专示范性建设院校中唯一的一个测绘类示范建设专业。

测绘工程系现有教职员工44名,其中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8人,初级职称18人,“双师型”教师19人,又从企业聘请36人专职从事测绘实训教学工作。2008年,工程测量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荣获河南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2010年,该团队荣获“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2011年,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系党总支书记周建郑教授被评为第六届国家级教学名师。

测绘职业技能训练中心仪器设备资产达1165万元,面积3813.5平方米,下设8个实训室,分别为:普通测量实训室、地形测量实训室、控制测量实训室、工程测量实训室、摄影与遥感测量实训室、摄影测量模拟仿真实训室、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实训室、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制图室。具有GPS接收机42台套、CORS系统1套、摄影测量与遥感系统48套(单机版)、GIS平台2套(网络版)、全站仪107台、数字测图系统200套(单机版)、测量机器人2套、水下测量系统2套、精密光学经纬仪50台、精密光学水准仪44台、普通光学经纬仪138台、普通光学水准仪196台。测绘职业技能训练中心拥有功能完善的校内实训场、工学结合的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以实训教程、实训指导书为核心的实验实训内涵建设也逐步完善,已能够完成测绘技能训练和测绘工程训练教学任务。

近年来,该系与企业深度融合,以真实生产项目为载体,共同设计、开发和实施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教学,构建了“实习·生产一体化”工学结合模式运作机制,使得该系已拥有两门国家级精品课程《GPS测量定位技术》和《工程测量》,两门河南省级精品课程《数字测图技术》和《工程控制测量》,四门教指委精品课程《摄影测量》、《土地调查与地籍测量》《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工程变形测量》,四门院级精品课程《地形测量》、《数字摄影测量》等;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8种、特色专业教材12种,参编教材17种;近三年开展各类职业培训800人、职业技能鉴定2133人。

近3年来有1778人到国内外246家单位参加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合作企业参与教学的专业比例100%,签订校企合作协议的专业比例100%。2007-2009年就业情况分别为450人、487人和640人,就业率分别为98.67%、96.92%和96.09%,毕业生分布在全国各地,因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爱岗敬业而在行业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测绘工程系多次承担测绘生产任务,涉及多个领域(如道路、河道、市政、房产、城镇规划、建筑、国土资源),具有丰富的生产经验。近年来承担地大型工程测绘任务有:援建四川重建测量、援建非洲埃塞俄比亚风电厂测绘、河南省邓州市新农村规划测量、山东曹县约50平方公里1:1000数字图测绘、汤阴县新农村建设222个行政村共165平方公里的1:1000数字地形图测绘;兰考县工业区1:1000数字地形图测绘;安阳—林州高速公路断面测量;淮阳县土地勘界、详查(河南省科技二等奖);金堤河150公里的河道测绘(厅局级优秀成果奖);南阳市13平方公里城市规划测量(地市级优秀成果奖);黄河游览区规划测量;开封市各大游览区平面图测绘等,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财经系

财经系前身为经济与管理系,2003年12月由于学院发展的需要,在经济与管理系的基础上组建财经系和管理系。财经系现有教职工35人,副教授6人,注册会计师1人,中级职称14人;设有财务与会计、会计电算化、投资与理财三个专业教研室;开设有会计电算化、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投资与理财三个专业;拥有会计仿真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ERP实训室等实训场所。现成立投资与理财、会计(注册会计师方向)专业建设指委员会。

交通工程系

该系是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于2003年新创建的教学系部,主要开设的专业有: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铁道工程方向)、基础工程技术专业、高等级公路维护与管理专业。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自2000年开设以来,先后为中国交通行业培养1000多名懂经济、会管理、擅经营的工程一线的技术管理人才。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满足行业和地方对公路与桥梁专业人才的需求,该系不失时机地调整和拓宽专业,抓好学科建设,在不断提高公路与桥梁专业办学质量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就业需要,加强专业就业方向技能培养,已形成该专业自己突出的办学特色。根据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需要,依据教育部新专业目录,该系将增开物流管理、地基处理等专业。

水资源工程系

水资源工程系成立于2005年8月,其前身是1952年秋设立的水文教研组。水资源工程系有各类教师21人,其中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等高级职称占40%,讲师、工程师等中级职称占50%。青年教师中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占80%。

机电工程系

机电工程系位于黄河水院新区现代技术实训中心,设有系办公室和工程机械教研室、机械制造教研室、汽车教研室、数控教研室、模具教研室等六个教研室。现有教职工46人,其中副教授10人。建有电工、电子、液压传动、气压传动、自动检测、自动控制、CAD/CAM、PLC、电机与拖动等近十个专业实验室,以及多媒体投影室、多媒体计算机室、可编程控制室、模具设计与工艺编程演练室、机加工中心和数控加工中心等专业实训中心。

土木工程系

土木工程系成立于2003年11月,由原建筑与环境工程系的建筑工程教研室,给排水教研室和水利系的力学教研室合并组建而成。先后开设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工程造价管理专业、给水排水专业、建筑装饰等专业。“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被评为学院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工程力学”被评为河南省精品课程,同时该系还设有工程力学实验室1个,拥有固定资产7万元,可承担全院“工程力学”的材料试验、实训及科研任务。

管理系

管理系自1998年成立以来,遵循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坚持“质量求生存、管理求规范、特色求优势、创新求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特色鲜明,结构合理,规模适度,质量优良”的发展思路,相继开设了文秘、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营销与策划、物流管理等五个专业,建有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现代秘书、连锁经营管理、商务管理模拟、商务管理仿真、营销策划、形象训练、计算机应用等9个校内实训室,在河南、北京、上海、浙江、山东、内蒙古、广东、新疆等地建有4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在强化素质教育的基础上,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培养具有“热爱劳动、崇尚技能、守责敬业、真诚服务”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管理系拥有一支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现有专(兼)职教师60余人,其中副教授10人,讲师13人,硕士研究生32人,双师教师29人。从行业、企业聘请专家及能工巧匠45人。现有在校生1200人,采取订单教育、工学结合、合作办学等多种育人模式,实现了人才培养、学生就业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学校特色

精品课程

2003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水力学

2004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水利工程制图

2005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水工建筑物、GPS测量定位技术

2006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工程力学

2006年省级精品课程 高等数学、数字化测图、电气控制与PLC

2007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水文测验学、水利水电工程施工

2007年省级精品课程 会计电算化

2007年教指委精品课程 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

2007年院级精品课程 应用文写作、地形测量、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

2008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地基基础施工与检测、工程测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

2008年教指委精品课程 水工混凝土材料检测、中小型水电站建筑物设计

水工建模大赛

自2009年起,为响应学院示范性建设要求,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水利系教研室老师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与水工建模协会成员经过不断的尝试与创新后,决定于每年五月份举办水工建筑物模型制作大赛。大赛以其独有的专业特色、生动的教学方式、丰厚的活动成果得到了院系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同学们的一致好评,成为我院不可缺少的特色专业活动之一。

相关荣誉

为抢占高等职业教育的制高点,学院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将原定于2006年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提前到2005年。院领导带领全院师生员工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坚持、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精益求精、尽善尽美做好迎评工作。学院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雄厚的办学实力赢得了评估专家的高度赞誉,被评为“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2005年7月,学院党委及时启动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作。目前,学院正在向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高等职业院校稳步迈进。

近年来, 学院以先进的办学理念为指导,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实现了各项事业的跨越式发展。2003年和2005年两度荣获“河南省大中专院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5年被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荣膺“河南省最具特色的十佳职业院校第一名“称号,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树立了一面旗帜。

2006年12月,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2006年度立项建设单位。中央财政安排专项建设资金4000万元,河南省配套资金8000万用于项目建设,项目建设为期3年。这标志着该院在创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高等职业院校的征途中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已步入全国先进高等职业教育行列。

2008年10月,新校区二期工程完工,入住学生14000余人。新校区融教学、生产、实训为一体,职业氛围浓厚、教育设施先进,凝聚了黄河水院人的辛勤汗水和无穷智慧,也铸就了黄河水院人艰苦创业、争创一流的精神。

八十年校庆新辉煌

校庆报道

2009年10月31日,历经岁月洗礼的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迎来建校80华诞,河南省政协副主席邓永俭,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李国英,河南省政协秘书长张秉义,水利部原党组成员、中国水利教育协会会长周保志,教育部高教司原副司长朱传礼,省委组织部副部长修振环,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省教育厅副厅长訾新建,水利部人教司副司长段虹,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徐乘、廖义伟、赵勇,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建设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殷保合,河南省水利厅厅长王仕尧,河南大学党委书记关爱和,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党委书记朱海风、院长严大考,澳大利亚布里斯本北部学院副院长John Breit等出席了庆典。

领导关怀

水利部人教司副司长段虹宣读了水利部的贺信。贺信说,自创办之日起,黄河水院历经沧桑,始终一脉相承,为国家培养了大批水利专业技术骨干人才,也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八十年风雨,八十年历程,黄河水院始终立足水利,坚持走高职教育发展之路,在全国高职教育中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贺信同时祝愿黄河水院能够乘着80年校庆的东风,不断探索教学改革,大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取得更大的发展。段虹同时转达了水利部鄂竟平副部长对学院80年校庆的热烈祝贺。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河南省委省政府,山东水利厅,开封市委、市政府,郑州大学,人民网,搜狐网,新浪网等全国300多家单位先后发来贺信表示祝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10:4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