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释义

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新乡市东部,卫辉市和延津县接壤的黄河故道以及封丘县境内的黄河滩涂和背河洼地。保护区总面积24780公顷。1988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天鹅、鹤类等珍禽及内陆湿地生态系统。共有鸟类130余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34种。是中原地区重要的水禽栖息越冬地,也是南北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在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具有潜在的科研开发及生态旅游价值。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简介

保护区总面积22780公顷,其中核心区面积7973公顷,缓冲区面积7290公顷,实验区面积7517公顷。保护区范围在东经114°13′53″—114°52′30″,北纬34°53′13″—35°06′21″之间,包括黄河大堤以内(包括黄河滩涂、河心沙洲等陆地)以及黄河背河洼地区域。其北岸是:长垣县魏庄镇(35°06′21″N,114°52′30″E)至封邱县荆隆宫乡与原阳县交界处(34°53′13″N,114°13′53″E)。

其东岸是河南与山东省界,南岸是:开封市兰考县至封市水稻乡。调整后的保护区设2处核心区,分别位于保护区的东部和西部。东部核心区位于封丘县李庄乡至长垣县魏庄镇以东的黄河主河道。 西部核心区位于封丘县陈桥乡南侧的黄河河道。

历史沿革

1995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先后黄河湿地三门峡及孟津段建立“三门峡库区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和“洛阳孟津水禽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1999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又批准建立了“洛阳吉利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通过建立省级自然保护区,使黄河的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黄河相对较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珍稀水禽繁殖、停歇和越冬。为更好地保护好黄河湿地资源,在河南省林业厅协调下,决定在以上3个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申请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了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基本概况

黄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位置位于河南省卫辉、延津两县(市)接壤的大沙河地段和封丘县境内的黄河滩涂和背河洼地,面积24780公顷,1988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1996年晋升为国家级,主要保护对象为天鹅、鹤类等珍禽及内陆湿地生态系统。

本区地处中国暖温带向亚热带的过渡区,其地貌特征为黄河改道后历史遗留下来的背河洼地、槽形洼地和广阔的黄河滩涂,水源来自汛期的地表径流、引黄退水和地下水,是中国中原人口稠密地区难得的一块天然湿地。区内生态环境多样,物种丰富,动植物区系成分复杂,是南北方动植物类群交汇处及通道,也是鸟类南北迁徙的主要途径和华北水禽越冬的北界。目前已发现鸟类有130余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鸟类有白鹳、白头鹤、白鹤、大鸨、天鹅、灰鹤等39种,列入中日、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候鸟有80余种,每年在此路过、停留、栖息、越冬和繁殖的候鸟达数万只,这在中国内陆平原人口稠密地区实属罕见,因此,更显示出保护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保护区长约50公里,宽度3公里,面积14280公顷。保护区总面积24780公顷。 区内水域、滩涂广阔,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鸟类众多,是黄河中下游平原人口稠密区交通发达地带遗存下来的较大的一块湿地,动植物的北方物种、南方物种和广布种十分丰富,是冬候鸟的越冬北界,共有鸟类130余种,其中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鸟类34种。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和潜在的科研开发及生态旅游价值。对保护中原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生物资源

保护区内具有生态多样性丰富的特点,湿地环境优越,区内水域、滩涂广阔,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鸟类众多,是黄河中下游平原人口稠密区交通发达地带遗存下来的较大的一块湿地,动植物的北方物种、南方物种和广布种十分丰富,是冬候鸟的越冬北界。

1、鸟类资源

自然保护区内现已知鸟类156种,分属16目43科。在自然保护区分布的鸟类中被国家列入重点保护鸟类有39种,占鸟类总数的25%,属国家Ⅰ级重点保护的鸟类10种,属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鸟类29种。“中—日”、“中—澳”政府签订的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67种。在本地繁殖的鸟类有78种(包括留鸟和候鸟),占本区鸟类总数的50%,而不在.本地繁殖的鸟类有78种(包括留鸟和候鸟),也占50%。在78种繁殖鸟类中,属东洋界种有9种,占鸟类总数的11.5%;属古北界种的鸟类有33种,占其总数的42.3%;广布种类35种,占鸟类总数的44.1%。从上可以看出,该地区是动物地理区划上古北界和东洋界在中国秦岭东部河南地区的过渡地带,是候鸟越冬的理想场所,也是许多鸟类迁徙的通道。

2、兽类资源

自然保护区内野生兽类计12种,隶属5目7科。其中古北界成分有:普通刺猬、大仓鼠、黑线仓鼠、中华鼢鼠、黑线姬鼠等,约占兽类总数的41.7%;东洋界成分有蝙蝠、黄胸鼠,约占兽类总数的16.7%;广布种有草兔、褐家鼠、小家鼠、黄鼬、豹猫,约占兽类总数的41.7%。

3、两栖、爬行动物资源

在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的两栖、爬行动物的种类虽然较少,但数量较多,两栖、爬行动物是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保护区有两栖动物1目3科5种和9种爬行动物。在5种两栖动物中,泽蛙属于东洋界的种类,花背蟾蜍和北方狭口蛙属于古北界的种类,黑班蛙与大蟾蜍为古北界和东洋界广泛分布的种类。在9种爬行动物中,龟、鳖、赤链蛇、红点锦蛇、虎斑游蛇是广布种,无蹼壁虎、丽斑麻晰、黄脊游蛇、白条锦蛇都属古北界的种类。

4、鱼类资源

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有鱼类7目10科32种,在32种鱼类中有30种为纯淡水性鱼类,只有鲚和鳗鲡属回游性鱼类,现已经很稀少。鱼类中以鲤科为主,共有25种,占其总数的80﹒6%,与省内各水系和华北平原地区以鲤科鱼类数量为最多是相一致的,有20种是富有经济意义的种类。草鱼、花鲢、白鲢、鲤、鲫等是传统的养殖对象,上述的鱼类中少部分隶属于东洋界,大部分为广布种,区内缺少特有种类,但是优良特产的黄河鲤鱼闻名于世,为河南重点保护鱼种之一。

5、植物资源

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组成有68科273属745种。组成本区湿地水生植被的植物有18科41种,水域分布主要为眼子菜科、金鱼藻科、睡莲科和浮萍科植物;沼泽地分布则以香蒲科、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为多。水生植物中有世界广布种11种,如芦苇、水烛、杂狐尾藻、金鱼藻和浮萍等;温带分布种6种,亚热带至温带分布种12种,如眼子菜、茨藻、莎草等;热带至温带分布种12种,如莲、线叶眼子菜、黑藻等。陆生植物包括分布于农田、沙丘、盐渍、荒地、湖泊周围和沿黄河大堤生长的植物。

管理概况

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995年,经河南省政府批准,三门峡市建立了三门峡库区黄河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1.95万公顷。2001年,受省林业厅委托,由三门峡市牵头,联合洛阳、焦作、济源三市申报国家级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2003年6月,国务院批准成立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6.8万公顷。十几年来,国家环保总局、财政部、河南省环保局相继投入了300多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基础建设。

保护区管理处,为副处级全供事业单位,隶属于新乡市环境保护局,编制13人,设有处长1人,书记1人,副处长2人,副书记1人,内设两科一室,其中:高工7人,工程师2人,助工2人,行政人员2人。为了支持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十几年来,国家环保总局、财政部、河南省环保局相继投入了300多万元专项经费,用于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的基础能力建设,对提升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和科研能力起到了很大作用。湿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已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2002年3月10日,江泽民在中央人口资源工作座谈会上就湿地保护作出了重要指示:“加强湿地保护刻不容缓,要采取抢救性措施,建立一批湿地保护区,同时要管好已建立的湿地保护区”。由此提出恢复湿地工程的有效途径和可持续利用的保护对策。

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2004年~2010年)分两期实施,主要目标为:在保护区内封滩育林,封滩育草,增加野生植被面积和覆盖率,最大限度地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和景观,吸引更多的水禽落户黄河湿地;充实科研力量和科研设备,完善湿地生态监测体系,积极开展水禽及候鸟种类,种群数量的变动,迁徙,濒危状况等方面的研究。在不破坏湿地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合理开发生态旅游,提高经济效益。

根据规划,要做的事:建立监测点,观鸟台,宣教馆,在夹心滩大量悬挂人工鸟巢,招引鸟儿落户,并设立野外给饲站,定期给它们投食等等.为减少人的活动对鸟儿生活的影响,规划把黄河湿地保护区分为重点保护区和实验区,重点保护区不开展科普旅游,禁止游人进入;实验区可以开展科普旅游,科学考察等活动。

管理措施

1、开展了广泛的自然保护方针政策和法规的宣传教育。在保护区周边交通要道、路口建立了16块大幅永久性宣传牌、书写标语、张贴布告、印刷和散发保护区的宣传材料;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搞好保护区新闻报道;每年坚持搞好“爱鸟周”宣传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提高了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自然保护意识。

2、妥善解决保护区与周围地方群众的关系。保护区地处人口稠密的农业区,与周围的村落、农田、牧场、果园、林地等交错在一起,正确处理、协调当地政府和群众同保护区建设管理的矛盾,争取地方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对保护事业的支持,是做好保护区工作的基础条件。

3、严禁在保护区核心区内进行捕猎、垦荒、放牧、滥伐林木、拉沙、打鱼塘等有害于野生动植物生存的各种活动。

4、搞好自然保护区的水源监测,定期测量地下水位,加强水环境的监测,严防工业生产废水污染保护区。

5、定期观测鸟类资源的消长动态,掌握珍稀水禽活动规律,种群数量的变化状况,建立资源档案,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6、加大自然保护区的巡护管理频次,及时发现和处理破坏保护区的违法行为。

7、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管理,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造福后代,经河南省及新乡市人民政府批准,自然保护区范围调减工作已经开始,相关文本资料已通过省环保局组织的专家评审论证,并呈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新的规划对保护区的范围、面积进行了适当调整。

保护区湿地恢复及保护一期工程

由国家与地方政府共同投资1250万元兴建的鸟类自然保护区“南片区”湿地恢复及保护工程,将很快进入建设实施阶段。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新乡市东部,其核心区面积7127公顷。保护区内水域、滩涂广阔、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鸟类众多,是黄河下游平原人口稠密区交通发达地带遗存下来的较大的一块湿地,是我国冬候鸟的越冬北界。该工程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设南片区湿地恢复与保护工程引水渠20.178公里;管护工作站1座、管护点2个、哨卡3个,总建设面积683平方米;科研检测及宣教工程1000平方米等。项目建成后,可有效保持区内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各类动植物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均十分显著。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管理局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管理局位于县城建设南路南岭公园门口,现有工作人员15人。2008年,黄河湿地管理局坚持以宣传教育为前提,以依法管理为手段,加强协调,强化措施,制止了各种违法行为,使自然保护区的自然资源特别是湿地资源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到此栖息越冬的鸟类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

宣传教育

为了提高人们保护湿地资源和野生动物的自觉意识,采取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普及湿地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有关知识,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一是围绕“世界湿地日”做好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2008年2月2日是第12个“世界湿地日”,局紧紧围绕“健康的湿地,健康的人类”这一主题,在“湿地日”前后开展了邀请各级新闻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利用媒体发布公益广告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资料等一系列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二是深入开展“爱鸟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爱鸟护鸟意识。2008年4月21日—27日是河南省第27届“爱鸟周”,在此期间,通过积极参与由市林业局举办的“爱鸟周”系列宣传活动和在县城及保护区沿线乡镇开展宣传活动,开展鸟类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向过往行人发放宣传资料,宣传保护鸟类对建设生态文明和保证生态安全的重大意义,提高人们保护鸟类、爱护自然的自觉保护意识;并在县二实小举办了“爱鸟周”征文、书画大赛,共征集到征文、绘画、书法作品800余件,从中认真评选出111件获奖作品予以表彰、奖励,于4月24日下午在县二实小举行了“爱鸟周”征文、书画大赛颁奖仪式。三是为进一步加强外宣工作和信息化建设,5月建成开通了“黄河湿地孟津管理局网站”,设专人管理,及时更新内容,使社会各界能够通过互联网了解保护区工作动态和湿地保护管理状况。

科研交流与合作

为了摸清全县保护区鸟类资源现状,用一年时间开展了鸟类资源调查工作,为以后保护、科研等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还和河南理工大学合作开展了“滨河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机制及恢复模式研究”项目,相互之间建立了真诚合作关系,这个项目的研究成果将会为湿地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较为精确的量化数据。局技术人员马朝红同志通过长期调查,9月在全国动物学类核心期刊—《四川动物》杂志上发表了“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段水鸟资源调查”和“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生境鸟类多样性分析”两篇论文;该同志还在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12月组织的“斯巴鲁生态保护奖”评选中,荣获“斯巴鲁关注生态贡献奖”,获得奖励资金1万元。在开展和国内科研院所交流合作的同时,2008年还在同国际交流方面取得新进展,6月18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研究中心博士、研究员何宏轩及美国政府官员、野生动物专家一行五人在省林业厅、市林业局领导陪同下,到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考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今后将在相关领域进一步深入开展合作和交流。

河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

基本信息

·出版社: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页码:257 页

·出版日期:2001年10月

·ISBN:7801631897

·条形码:9787801631893

·版本:第1版

·装帧:精装

·开本:16

·正文语种:中文/英语

内容简介

从1994年开始,河南省林业厅开始组织并邀请了河南师范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林业勘察设计院、河南省林业科不研究所等科研、院校的专家、学者,三门峡市、济源市、洛阳市、焦作市、郑州市、开封市等有关单位以及自然保护区的技术人员50余人,对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进行考察。考察内容涉及保护区的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植被、植物区系和植物分类,野生动物中乌类、兽类、两栖类、爬行类、昆虫、无脊椎动物以及社会经济、保护区管理和工程规划、湿地价值评估等近20个专业。经过几年辛苦工作,编写出《河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为国内外人士了解、认识河南湿地自然的自然资源、社会环境、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系统的参考。它必将对黄河湿地自然资源的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热爱大自然的美德起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目录

第一部分 综述

1、自然环境

2、野生动物资源

3、植物资源

4、社会经济状况

5、保护区的经营管理

第二部分 专题论述

一、自然地理概况

1、地质考察报告

2、地貌考察报告

3、水文考察报告

4、气候考察报告

5、土壤考察报告

二、动物资源概况

6、河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

7、河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调查

8、河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两栖爬动物调查

9、河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昆虫资源调查

10、河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调查

11、珍稀、濒危动物调查

12、河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动物名录

三、植物资源概况

13、河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研究

14、河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资源研究

15、河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

16、河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研究

17、河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名录

四、经营管理

18、河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经营管理

19、河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

20、河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概况

21、河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资源价值评估

22、河南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评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4 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