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瓜藤 |
释义 | 基本信息黄瓜藤 (《滇南本草》) 【来源】为葫芦科植物黄瓜的茎。 【采集】6月采。阴干或鲜用。 【性味】①《四川中药志》:"性平,味淡,无毒。" ②《上海常用中草药》:"苦,平,有小毒。" 【功用主治】利水,解毒。治痢疾,淋病,黄水疮。 ①《陆川本草》:"治疮痈,流注。" ②《四川中药志》:"利水、通淋、消胀。" ③《中国药植图鉴》:"治痢疾。" ④《上海常用中草药》:"祛痰镇痉。" 功用【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外用:煎水洗或研末撒。 【选方】①治黄水疮:黄瓜藤(阴干,火焰存性)、枯矾。为细末,搽疮上。(《滇南本草》) ②治癫痫:黄瓜藤一两。煎服。(《上海常用中草药》) 【临床应用】治疗高血压病 以黄瓜藤制剂观察64例(Ⅰ期17例,Ⅱ期46例,Ⅲ期2例),结果显效34例,有效1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2.8%(按1972年全国心血管会议制定的疗效标准)。制剂及用法:一流浸膏:每毫升含干燥黄瓜藤与猪毛菜各5分,每次5毫升,日服3次。二片剂:每片含干燥黄瓜藤1钱,每次4片,日服3次。疗程30~60天。初步观察,片剂较流浸膏降压作用强。一般无副作用,仅5例服后上腹部有烧灼感,改为食后服症状即减轻或消失;另1例有头晕感觉。 另有用去根、叶的鲜瓜秧半斤,加水500毫升煎取200毫升,每日2次分服(亦可当茶饮);或制成浸膏丸(每丸3克,日服3次,每次1丸)、片剂(每片0.3克,日服3次,每次5~10片)应用。共观察62例,显效(血压降至130/90毫米汞柱,或单用其他降压药无效,并用黄瓜秧制剂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降20毫米汞柱)28例,有效(收缩压、舒张压持续降10毫米汞柱以上)26例,无效8例。 形态【动植物形态】 一年生蔓生草本。茎枝伸长,有纵沟及棱,被白以硬糙毛。卷须细,不分枝,具白色柔毛。单叶互生;叶柄稍粗糙;叶片三角状宽卵形,膜质,长、宽均12-18cm,两面甚粗糙,掌状3-5裂,裂片三角形并具锯齿,有时边缘具缘毛。花萼简狭钟状圆筒形,密被白色长柔毛,花萼裂征钻形,开展与花萼近等长;花垸共同白色,长大约2cm,花冠裂片长圆状披针形,急尖;雄蕊3,花丝近无;雌花单生,或稀簇生,花梗粗壮,被柔毛。子房纺锤形,柱头3。果实长圆形或圆柱形,长10-30(-50)cm,熟时黄绿以,表面粗糙,具有刺尖的瘤状凸起,极稀近于平滑。种子小,狭卵形,白色,无边缘。花、果期为夏、秋季。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