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瓜病毒病 |
释义 | 黄瓜病毒病是由病毒侵染引起的系统性病害,不同年份之间发生程度有所差异,春季保护地栽培和秋季露地栽培黄瓜均可发生。 症状(1)花叶病毒病幼苗期感病,子叶变黄枯萎,幼叶为深浅绿色相间的花叶,植株矮小。成株期感病,新叶为黄绿相间的花叶,病叶小,皱缩,严重时叶反卷变硬发脆,常有角形坏死斑,簇生小叶。病果表面出现深浅绿色镶嵌的花斑,凹凸不平或畸形,停止生长,严重时病株节间缩短,不结瓜,萎缩枯死。 (2)皱缩型病毒病新叶沿叶脉出现浓绿色隆起皱纹,叶形变小,出现蕨叶、裂片;有时沿叶脉出现坏死。果面产生斑驳,或凹凸不平的瘤状物,果实变形,严重病株引起枯死。 (3)绿斑型病毒病新叶产生黄色小斑点,以后变淡黄色斑纹,绿色部分呈隆起瘤状。果实上生浓绿斑和隆起瘤状物,多为畸形瓜。 (4)黄化型病毒病中、上部叶片在叶脉间出现褪绿色小斑点,后发展成淡黄色,或全叶变鲜黄色,叶片硬化,向背面卷曲,叶脉仍保持绿色。 发生规律黄瓜病毒病主要由黄瓜花叶病毒(CMV)、烟草花叶病毒(TMV)和南瓜花叶病毒侵染所致。病毒随多年生宿根植株和随病株残余组织遗留在田间越冬;也可由种子带毒越冬。病毒主要通过通过种子、汁液摩擦、传毒媒介昆虫及田间农事操作传播至寄主植物上,进行多次再侵染。病毒喜高温干旱的环境,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80%左右;最适病症表现期为成株结果期。发病潜育期15~25天。浙江及长江中下游地区病毒病的盛发期在4~6月和9~11月。年度间高温少雨,蚜虫、温室白粉虱、蓟马等传毒媒介昆虫大发生的年份发病重。防治媒介害虫不及时、肥水不足、田间管理粗放的田块发病重。 传播途径1.种苗或土壤带毒。子或土壤带毒,多以蚜虫作为传病媒介,田间农事操作和汁液接触也可传毒。 2.昆虫传播:主要靠桃蚜、棉蚜、粉虱等刺吸式害虫传毒。 3. 田间农事操作和汁液接触传毒。 防治措施(一)农业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 2.加强管理:培育壮苗,及时追肥(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浇水,防止植株早衰。在整枝、绑蔓,摘瓜时要先“健”后“病”,分批作业。接触过病株的手和工具,要用肥皂水洗净或药液处理。清除田间杂草,消灭毒源,切断传播途径。 3. 防治蚜虫等刺吸式害虫:物理防蚜——覆盖银灰色避蚜纱网或挂银灰色尼龙膜条避蚜,或进行黄板诱蚜(在棚室内悬挂黄色木板或纸板,其上涂抹机油,吸收蚜虫并将其黏住)。 上留种。播种前用55℃温汤浸种40分钟;或把种子在70℃恒温下处理72小时。 (3)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适当多浇水,增加田间 (二)药物防治 1.预防方案:自小苗开始,使用奥力-克——黄瓜病毒病专用进行预防,30公分以下,可按2包(每包40克)3桶水进行预防;30公分以上,可按每包40克兑水15公斤进行预防;每隔5—7天用药1次。 2.控制方案:棚内发现病毒,及时使用奥-力克——黄瓜病毒病专用进行控制,病情轻时(无严重发病趋势如温度在20度以下且发病率较低—3%以下),按每包40克兑水15公斤;病重时(有严重发病趋势如持续高温、或发病率较高)且植株在30公分以上的,每60克兑水15公斤;均连用2天,7天1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病情得到控制后,改用预防方案。 备注:为增强渗透性,可添加适量渗透剂,如有机硅或牛奶等。 (1)选用抗病品种。 (2)在无病区或无病植株上留种。播种前用55℃温汤浸种40分钟;或把种子在70℃恒温下处理72小时。 (3)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适当多浇水,增加田间湿度;及时防治蚜虫;及时清洁田园。 (4)育苗时用遮阳网降温、遮光,远离带病作物。 (5)及时防治传毒媒介昆虫:在蚜虫、粉虱、蓟马发生初期,及时用药防治,防止传播病毒。 (6)移栽后立即用“天达2116”1000倍液+天达裕丰1000倍液喷雾和灌根,促苗防病。 (7)用“天达2116”1000倍液+天达裕丰1000倍液、7.5%克毒灵水剂600倍液、20%病毒宁500倍液、宁南霉素水剂500倍液、0.5%抗毒剂1号300倍液、20%毒克星500倍液、83增抗剂100倍液、6.5%菌毒清水剂800倍液等在定植后、初果期、盛果期各喷施一次。收获前5天停止用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