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钢 |
释义 | 1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1958年出生于青岛市。现任城阳区交通局副局长。1971年入原崂山县吕剧团任乐队演奏员、作曲、指挥。系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传统音乐学会会员。 曾先后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发表论文《论支声复调技法在吕剧重唱、合唱曲写作中的运用》、《吕剧曲牌类唱腔的结构体制改革》《戏曲打击乐发展史浅论》等二十余篇,其中《论燕乐音阶征调式的五声结构形态》获山东省首届优秀音乐论文评奖最高奖,《山东“柳腔”悲调音阶的测音研究及其律制》获山东省第三届优秀艺术科研成果评选三等奖。主要作品有小提琴独奏曲《山里人》、管弦乐《水之吟》(86年获山东艺术学院创作比赛一等奖)、二胡协奏曲《边陲怀古》(88年获山东艺术学院创作比赛一等奖)、舞蹈音乐《怒涛》、《浪花》(95年获青岛市新剧(节)目创作比赛二等奖)、交响序曲《山海印象》等。吕剧音乐作品:《孟姜女》、《借闺女》、《春草闯堂》、《九件衣》、《包公赔情》等。 2 原《解放日报》记者、采访科长黄钢(1917.5.1—1993.9.9) 湖北武昌人。我国著名报告文学家,政论家,杰出的党的新闻工作者。1938年进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学习。1939年发表了第一篇报告文学《两个除夕》,不久又发表了《开麦拉前的汪精卫》,揭露汪精卫的卖国嘴脸,引起社会重视。从此主要从事报告文学的创作。后随“鲁艺”战地文艺工作团赴晋东南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1940年回延安,1942年发表了记述抗战初期陈赓率三五八旅转战于太行山的报告文学《雨——陈赓的兵团是怎样战的》,1942年起,先后担任《解放日报》记者、采访科长。 抗战结束后,黄钢担任热河军区政治部新闻科长、冀察热辽分区党报随军记者、东北《冀热辽日报》副社长、新华分社副社长的黄钢,用他的笔真实生动地报告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胜利之夜———延安回忆》、《天空属谁》、《蒋介石汪精卫“救国同心”》等作品,连同两年后在东北战场及解放上海的战斗中写就的《东北战场的一盘棋局》、《他们是胜利者》、《决裂》等报告文学,共同绘就了解放战争时期英勇的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的长篇历史画卷。 建国初期,在中央宣传部电影处工作。1963年调到《人民日报》任国际部评论员。这时期写了大量的文艺性政论。结集成《亚洲的新纪元》、《伟大的变化》、《这就是美国的缩影》(与人合著)等。 曾任中国社会科学新闻研究所副所长。1980年,黄钢作为发起人之一创建了中国国际报告文学研究会,担任常务会长,1984年组建中国国际文化传播中心,出任理事长。 黄钢父亲黄负生,为最早的中国共产党52名党员之一,在中共七大会议上被追认为烈士。黄钢妹妹黄铁,著名作家,电影《阿诗玛》编剧之一。 [著作书目] 指挥员在那里(话剧)1950,新华书店 他们是胜利者(短篇小说)1951,上海劳动出版社 团结起来到明天(电影剧本)1952,中华 在电影工作岗位上(文艺评论集)1952,新文艺 电影批评与创作问题(文艺评论集)1954,新文艺 亚洲的新纪元(文艺政论)1955,作家 伟大的变化(文艺政论集)1956,作家 革命母亲夏娘娘(长篇小说)1957,工人 这就是美国的缩影(文艺政论集)与谭洁合著,1958,群众 美国总统输了(文艺政论集)1962,群众 李信子姑娘(特写集)1963,作家 3 广东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个人简历黄钢,男,汉族, 1958年5月出生,贵州丹寨县人。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83年6月毕业于贵阳医学院医学系临床医学专业之后于同年9月到大连理工大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德育教师进修班”脱产进修学习一年。1986.9-1987.7 到东南大学(南京)哲学与科学系 “医学伦理学助教进修班”脱产进修学习一年。1995.9-1996.6作为国内访问学者再次到东南大学(南京)哲学与科学系进修,在 樊和平 教授的指导下 , 完成了“市场经济与医伦重构”课题的研究。1988年至今,黄钢同志在广东医学院曾先后任思想政治教育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医学心理学教研室副主任、应用心理学研究室主任、学生处副处长、党委宣传部部长、党委组织部部长兼统战部部长。 2005年5月22日 任广东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 ◎ 学术成果1983年大学毕业后一直在高等医学院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医学伦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和党务工作。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主编出版教材两部,科研方向为生命伦理与临床心理,现主持研究的省、厅、市级教学与科研课题4项。1997年被评为广东省“两课”优秀教师,2004年被评为广东省优秀组工干部。现任广东省医学伦理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伦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会法规委员会委员。 4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所系名称 健康科学研究所 性别 男 专业名称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技术职务 教授 行政职务 副院长 个人简介 医学科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临床核医学研究所所长,MED-X研究院分子医学影像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华核医学会候任主任委员,上海市核学会副理事长,上海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核医学杂志>及<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副主编, NUCL. SCI. & TECH.等20余本专业杂志编委。1997年首批入选上海市“百人计划”,并连续三轮获该计划重点资助;1998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1999年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称号、2001年获第三届上海市卫生系统青年管理十杰和第八届上海市银蛇奖,2002年被评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5年获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2006年获上海市领军人才,2008年获上海市影像医学核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至今在国外及中华级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SCI或EI收录论文40余篇;主编全国医学院校规划教材《核医学》、《影像核医学》、《Outline of Nuclear Medicine》等专著近10本,参编专著30余本;以第一申请者多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重点项目、中华医学基金会、国家科技部和卫生部专项科研基金、和上海市科委、教委、卫生局等30余项课题资助,先后以第一完成人获1996年度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度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度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度和2002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4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7年度上海市医学科技一等奖、2009年度中华医学奖及上海医学科技奖等多项奖励。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