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黄崇焘 |
释义 | 概述黄崇焘,号双井茶人,男,江西修水人。1923年出生,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高级工程师。1990年离休,副处级。从事茶叶教育、生产、加工、经贸、研究工作60余年。 个人履历黄崇焘曾先后任茶叶中、大专教师,修水茶厂分厂厂长,景德镇茶厂技术科长,洪源茶场工程师,景德镇市茶叶学会(二、三、四届)理事长,景德镇市科协委员,景德镇市智囊团成员,江西省茶叶学会常务理事。现任中华茶人联谊会名誉理事,景德镇市茶叶学会高级顾问,《发现》杂志社副理事长,浮梁县科协顾问,多处学术机构特约研究员。 成就及荣誉指导的科技成果转化20余项 名优产品创制11个(国优3个,部省优3个,地市优5个) 出版专著九本:《制茶学》、《茶业概论》、《红茶制造》、《浮梁茶叶研究》、《双井茶人集》、《江西茶史与发展研究》、《论茶叶可持续发展问题》、《黄崇焘茶叶选集》、《浮梁茶叶宝鉴》。 在《上海茶业》、《中华茶人》、《中华茶文化专辑》、《蚕茶通讯》等茶叶刊物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入选中国经济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北大、清华等出版社编辑的大型文集55篇(次),获省、市优秀奖39篇(次),省级刊物发表42篇,累计180余万字。 参加编写国家“八五”重点图书《中国茶叶大辞典》、农业部《茶叶初(精)制技术》。 治茶业绩得到社会好评,获中国茶叶进出口公司、中华茶人联谊会、中国农学会七大、江西省茶叶学会五大、景德镇市、浮梁县、修水县人民政府各种表彰与奖励。 曾多次被江西省、景德镇市科协评为先进个人。获“中茶系统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成绩卓著农(茶)业专家”、“中华茶寿星”、“觉农勋章”"茶事功勋人物"奖等荣誉称号。 个人作品《制茶学》 《茶业概论》 《红茶制造》 《浮梁茶叶研究》 《双井茶人集》 《江西茶史与发展研究》 《论茶叶可持续发展问题》 《黄崇焘茶叶选集》 《浮梁茶叶宝鉴》 工作简历(1) 1950年,为修水茶校编写《制茶学》,《茶业概论》,解决专业教材困难。 (2) 1950年,为修水茶校制定了精制实习的分程实习与连贯实习相结合的创新方法,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操作能力与管理能力。 (3) 1950年,为修水茶厂在武宁县建茶站,扫除了地域界限障碍,胜利完成,受到中南地区茶叶公司的表彰。 (4) 1950年,为修水茶厂在宁红优质茶区——漫江,建设杜家庄临时初制厂投产,对增产优质原料,提供了条件。 (5) 1953年,编著的《制茶学》,《茶业概论》,受到湖南农学院(现湖南农大)园艺系茶叶专业教授,主任,陈兴琰推荐为茶叶大专主要教学参考书,在湖南长沙出版,为建国初期江西最早的茶叶专著。 (6) 1953年,浮梁茶厂(景德镇茶厂前身)首创“祁红珍品”,祁红上级(即一级)“孚钉”,为创制主要成员之一。 (7) 1954年,中茶公司推广定额管理,作业计划管理,工艺规程管理的三大现代管理,景德镇茶厂的成果在江西领先,后受到兄弟省茶厂好评,为推广主要成员之一。 (8) 1955年,中茶公司在景德镇茶厂进行全国性分级红茶实验,取得阶段性成果,为主要研制人员之一。 (9) 1956年,中茶公司在祁门茶厂进行红茶精制工艺及技术查定,测定试验研究,为主要研究人员之一。 (10) 1957年,江西省赴浙,闽,皖,湘四省茶叶考察团,大型汇报汇编,负责主写定额,作业计划,工艺规程分篇。 (11) 1958年,负责江村严台红茶初制的规划设计,设备仿制,安装,调试,运转,投产全程的技术指导工作,建成了全市第一个村(队)办初制厂,召开了现场会。 (12) 1958年,景德镇茶厂黄崇焘,邓景让,市农业局杨迂济合作研制铁木 结构中型,瓷都揉茶机成功,为我市首台性能良好的揉茶机。 (13) 1959年,以力功(江村)乡初制厂为中心,指导全乡红茶机械推广工作,取得较年好成果。 (14) 1961年,技术援建九龙山杨家畈初制厂,负责平面布置,安装,施工技术指导。同时,帮助初精制厂联合规划。 (15) 1962年,主持市茶厂经公桥初制厂低产茶园的改造,获得成功。二年产量每亩达200公斤,创浮梁茶区新记录。 (16) 1963年,主持经公桥初制厂加温萎凋槽建造,与邓景让合作施工成功,为江西最先投产的萎凋槽。 (17) 1963年,茶厂援建罗家茶厂第一批茶园1000余亩,为参建主要人员之一。 (18) 1973年,主持茶厂洪源茶场在平地茶园生产优质红毛茶(符合初红毛茶一级标准)成功。打破了平地出不了好茶的理论。 (19) 1978年,主持洪源茶场建立茶园档案管理制度成功,为省内及祁红区内首创。 (20) 1980年,编著出版《红茶制造》经有关专家教授审评认可,在主要红茶区发行,受到好评。 (21) 1983年,参加浙江省6ew---60型萎调机组在绍兴东方红茶场的鉴定。 (22) 1983年,参加“江西省茶叶发展前景预测与合理布局设想研究”评议。 (23) 1984年,参加江西在九江市“对夹叶研究”新理论的省级鉴定。 (24) 1984年,主持茶厂企业全面整顿,在省内茶厂领先。 (25) 1985年,参加省级宁红高产优质综合技术研究试验,鉴定并担任顾问。 (26) 1984年,应庄湾垦殖场党委邀请,为庄湾茶厂规划设计建初,精制厂。 (27) 1984年,应修水茶厂邀请参与宁红金毫研制工作,为浮梁茶区援外创优第一人。 (28) 1985年,修水县人民政府电邀参加国庆大典和宁红金毫获国优银牌奖庆功大会。并在主席台就坐。 (29) 1985年,修水县人民政府颁发为宁红金毫创国优银牌工作成绩显著证书。 (30) 1985年,江西省茶学会三大代表会在市召开,根据林润山,黄崇焘建议,邀请部分专家到市茶厂进行学术探讨。 (31) 1985年,日本煎茶道访华团16人访问我市,进行茶文化交流与茶道表演。为参加主要人员之一。 (32) 1986年,策划,主办“振兴浮梁茶叶研讨会”。市党政领导刘祖三(市委副书记),俞长林(副市长)等出席会议,并讲了话。 (33) 1986年,主创办《浮红简讯》,后接到全国友好专家建议,更名《景德镇茶叶》。正式出版,半年定期刊,为全国地(市)级唯一正式茶叶刊物。 (34) 1986年,获江西省科协先进个人奖。 (35) 1987年,负责起草“景德镇市发展规划纲要”茶叶部分。 (36) 1988年,市茶厂开展浮红创优攻关,一级,二级,在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双获金牌,为创金主要人员。 (37) 1988年,“景德镇发展经济作物规划”负责茶叶部分起草。 (38) 1988年,在市政协,科协召开的“景德镇市农业发展总体战略研讨会”发表重要茶叶论文。 (39) 1989年,组织有关茶叶部门对“天祥茶号”1915获巴拿马金牌调研论证,作出肯定结论,澄清非议。 (40) 1990年,与程明勇联合策划,主持召开“浮梁科技兴茶研讨会”,上海茶叶专家何耀曾,吴利根等江西茶叶专家郑惠如等参加。 (41) 1990年,对祁门单方提出排除浮梁在外的祁红工夫茶标准,组织浮梁有关部门专家研究,科学论证,并上报中商部,上海茶叶公司,江西茶叶公司,抄送祁门起草部门,维护浮梁的祁红原产地地位。 (42) 1990年〈红茶制造〉修订版出版,江西省外贸系统及部分外省外贸系统,将其采用为技师培训教材,江西农大对茶区农艺师培训,亦选作教材,获市优秀著作奖。 (43) 1991年,应上饶茶厂邀请,协办“雨茶一级”创国优金牌成功。 (44) 1991年,景德镇第二届陶瓷节,策划组织浮梁茶礼表演,并担任顾问. (45) 1992年,为适应茶叶市场形势,配合调整产品结构需要,编写科普小册《名优绿茶制造适用技术》、《眉茶与烘青初制技术》。 (46) 1993年,编著《浮梁茶叶研究》,获市一等优秀著作奖。舒惠国为本书题词。 (47) 1993年,应农业部邀请,参与编写《茶叶初(精)制技术》。 (48) 1993年,在两县一区工作会议上,作了“如何把茶叶推向市场”的主题发言。受到会议重视。 (49) 1993年,完成市科委软科学研究课题“浮梁茶叶发展对策研究”,通过全国有关专家教授及市有关领导鉴定通过。论文摘要在《江西农业学报》发表。在“全省三高农业创汇农业研讨会”交流,有全国多种论文选集录用。 (50) 1994年,参加“国家八五重点图书”《中国茶叶大辞典》编辑,祁红茶区仅我一人 (51) 1994年,中国茶叶公司,中华茶人联谊会授予”中茶系统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颁发奖状与奖牌.为江西茶区四人之一,亦为祁红茶区四人之一. (52) 1994年,在古稀之年,到浮梁瑶里程家山新开茶园现场指导. (53) 1994年,指导瑶里创制名茶”崖玉”,并在厦门中茶公司专家会议上,面请国家茶叶评委,湖南农大教授陆松候,商业部茶叶处长于杰 ,上海专家何耀曾等多位专家审评,得到高山型名茶的认定,这是一次大范围又最节约的名茶审评. (54) 1994年,策划组织全市名优茶评比,评出名茶3个,优质茶5个. (55) 1995年,邀请抗日老战士,市茶叶学会高级顾问,正地级干部王元之同志,前往浮梁,向县委书记马承祖提出”关于浮梁茶叶456建议受到欢迎,当场拍板,组团到先进茶区考察,为1996年形势好转起了积极作用. (56) 1995年,策划指导广明茶场创“银针”新佳茶场,创“明毫”参加北京95中国茶文化展,均获最佳新产品奖. (57) 1996年,当选市茶叶学会理事长,连任三届. (58) 1997年,编著出版《双井茶人集》获市一等著作奖,本书一是向香港回归献礼,二是纪念从事茶叶工作五十周年(1947----1997),收入领导,专家学者贺信,贺辞近三十条. (59) 1997年,市召开“祝贺黄崇焘先生从事茶叶工作五十周年”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市领导张桂生,张烈,王元之等,领导给予了充分肯定,进行了表彰,并在市电视台播放. (60) 1997年,江西省茶叶学会五大,受到大会表彰,颁发荣誉证书,会上向代表赠送《双井茶人集》,《景德镇茶叶》人手一套,为江西茶界第一次学术交流盛况. (61) 1997年,中国农学会七大授予“全国成绩卓著农业专家”称号,颁发表彰状及奖牌,为全国茶叶界十七人之一. (62) 1998年,策划,组织”科技兴茶与知识经济学术研讨会”庆祝学会成立十五周年,会上申请辞去理事长职务,另接受高级顾问聘请. (63) 1999年,编著出版《江西茶史与发展研究》向澳门回归献礼,本书有全国政协常委俞长林,安徽农大王泽农教授等人题辞. (64) 2000年,协助中国教育电视台拍摄《中华茶苑》电视纪录片拍摄“中国瓷都”分辑(即浮梁茶叶分辑). (65) 2002年,编著出版《论茶叶可持续发展问题》以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需要. (66) 2003年,精选各时段有代表性论文28篇和“茶学研究与探索成果总览(目录)”编为《黄崇焘茶叶选集》出版,一是纪念80寿辰,二是茶叶人生简结,向千年瓷都献礼. (67) 2004年,应聘浮梁县老科协顾问,出席成立大会,作了“振兴浮梁茶叶建数则,”书面发言向会议赠送《黄崇焘茶叶选集》30余本. (68) 2004年,由农业厅经作局转发各地(市)经作科,赠送《黄崇焘茶叶选集》30余本,以与省内茶区加强交流. (69) 2004年,向宁红区茶叶科技人员赠送《黄崇焘茶叶选集》40余本,以加强两红茶区相互沟通和交流改革发展思路与举措(委托宁红集团办理). (70) 2005年,应浮梁县主要领导人之邀请,抱病出山,主编《浮梁茶叶宝鉴》,80%是我执笔的作品和资料,是一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资政治茶大型茶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装帧精美,为全国茶叶基地所罕见. (71) 2005年,为适应科技兴茶的需要,赠送浮梁县茶书及刊物共1000余册,包括珍贵史料,全国及各产茶省科研成果资料,十分宝贵. (72) 2005年,中华茶人联谊会成立十五周年庆祝大会,被评为中华茶业作出贡献的“中华茶寿星”,为全国十五人之一,江西仅一人。 (73) 2006年景德镇市浮梁茶文化节,举行《浮梁茶叶宝鉴》首发式。 (74) 2006年,为“浮梁‘十一五’茶业发展”提出具体建议,在浮梁老科协情况反映发表。 (75) 2006年由浮梁老科协向省献言献策办转报“关于江西茶业复兴的思考”一文。 (76) 2007年,对景德镇市博泰置业有限公司走综合发展之路的咨询,予以肯定有创新特色,指明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经济,并赠送了其负责人几本参考资料,还表示今后愿提供咨询。 (77) 2007年,获我国茶叶最高荣誉奖“觉农勋章”奖。吴觉农茶学会思想研究会,今年首次在茶叶界颁荣誉奖。分“觉农勋章”奖与“老茶人贡献”奖。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