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彬荣
释义

黄彬荣

黄彬荣,男,1955年9月生,汉族,湖南省永兴县人大专文化,清华大学艺术品鉴赏与经营管理高级研修班毕业。郴州市二届人大代表、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收藏协会常务理事、湖湘文化协会理事、郴州市文联副主席。历任郴州市工艺美术厂厂长、郴州地区二轻局物资公司总经理、郴州市开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深圳凯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现任湖南省开元博物馆理事长、湖南省开元盛世珍藏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彬荣先生于1994年创办第一家企业——郴州市开元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现已发展成为湖南省开元集团,旗下共有五家公司,拥有总资产数亿元。主要经营房地产投资开发、矿产业开发、城建开发投资、博物馆、古玩艺术品收藏交易及相关行业投资。他的这些公司多次获得郴州市“纳税贡献奖”、“纳税先进单位”、“纳税大户”等荣誉称号,并连年被评为“郴州市重合同守信用单位”、“湖南省重合同守信用单位”。黄彬荣先生也因此被郴州市人大评为“市二届人大代表活动积极分子”,被湖南省人民政府授予“湖南省百家优秀私营企业家”荣誉称号。

上世纪70年代初,黄彬荣先生作为知青下放到农村。1974年返城后,招工进了郴州市工艺美术厂,也就是从那时开始爱上了古玩艺术品收藏。由于工作的关系,他对木雕艺术品的制作流程、原材料及工艺技巧相当熟悉。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古代匾额,发现匾额集书法、雕刻、篆刻、诗词、装饰于一身,不愧为工艺精品,而且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于是,他将收藏的重点放在匾额上,当时全国几乎还没有人关注到匾额的文化价值。1994年,黄彬荣辞职下海,从事矿产业和房地产行业,他就有了更多的时间来专门进行古玩艺术品收藏。凭借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挚爱、“先知先觉”的超前眼光和多年办企业积累的雄厚资金,他坚持不懈地从全国各地收藏各个时期的民间文化瑰宝,共收集了以匾额、银器、家具、古沉香木等几大类共3万多件。

匾额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损毁的部件,特别是年代久远的匾额,加上又经过文革破“四旧”的冲击,存世已相当稀少,若不及时抢救将会造成国家文化遗产的更大损失。对此,黄彬荣先生有一种特殊的民族责任感和历史紧迫感。他自觉地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抢救古代匾额的行动中去,曾经南下北上,走南闯北,跑遍大半个中国寻找和抢救匾额。他不辞辛劳,进村入户,将一块块珍贵的历史文化名匾从谷仓门、牛栏门、猪栏门、厕所门上救了下来。他还发现,有的被搭在乡村的小水沟上作桥板了,有的被当作剁猪草的垫板了……他看着真是痛心。每当他抢救下来一块老匾,都要高兴好多天。

随着藏品规模的不断扩大,黄彬荣先生开始着手筹备办馆的事,他要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向社会公开展示出来,让公众共享。他先是创办开元古玩收藏馆,后来又在长沙创办了湖南省开元珍藏馆。经多次申请,多方筹措,多次搬迁,2010年9月,终于获得湖南省文物局、湖南省民政厅批准,正式成立了湖南省开元博物馆。

黄彬荣先生对文博事业的追求不会就此满足,他有着更长远的宏大规划。出于对保护和传播民族文化遗产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他希望通过建立以华夏名匾馆、传统银器馆为主体的大型综合性博物馆,博采众家之长,优化内部结构,走文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为实现文化与经济协同发展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更好地配合博物馆的展览,充分挖掘藏品的文化价值,他投入大量精力,深入研究每一块匾额和每一件银器,编著出版了《华夏名匾》和《传统银器》等专著,填补了国内空白。黄彬荣先生认为,一个人一辈子只要做成一件真正能留在世上传给子孙后代的象样的事,就算没有白活了。目前,黄彬荣先生正在为他的众多藏品、特别是无比珍贵的“华夏名匾”安一个永久的家而奔走操劳。

湖南省开元博物馆

湖南省开元博物馆简介

湖南省开元博物馆,是经湖南省文物局批准民政厅注册登记的省级第一家民营博物馆。本馆耗资数亿元,专业从事文物、艺术品的收藏、宣传、保护、研究、展览及交流等活动,拥有匾额、银器、家具、古沉香木、中医药古籍等几大类珍贵馆藏3万余件,尤以匾额和银器最具特色。本馆由著名收藏家、企业家黄彬荣先生创办,属公益性独立法人,免费向社会开放,同时也接受社会各界捐赠。

湖南省开元博物馆的创建,缘起于黄彬荣先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热爱和他对匾额文化的无限热情,倾注满腔心血和近三十年来的收藏积累而形成的。其前身为湖南省开元珍藏馆,历经多年筹建,多次搬迁,终获政府批准,终于正式成立开馆。目前租用场地5980平方米,其中展馆2980平方米,由于场地条件所限,暂只开设四个展厅。大部分藏品无法展出,故另设3000平方米仓库专门存放。本馆展览旨在建立开放平台,突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注重儒家文化研究与交流,同时开展鉴定和咨询业务。

湖南省开元博物馆,以保护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遗产,努力打造文化品牌为宗旨,从筹备到正式开馆,做了大量艰辛细致的工作,短时间即取得很大成功,引起巨大反响,受到上级有关领导的高度关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被评定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并荣获“中国十大私立博物馆”等称号。中华教育艺术研究会理事长刘吉部长,在我馆筹建期间曾给予大力支持和指导。北京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吕济民,南京博物馆原馆长张甫生,中国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单霁翔,湖南省文化厅厅长、党组书记周用金等领导和专家先后亲临我馆指导工作,一致认为:开元博物馆藏品精典,几大门类中,特别是华夏名匾收藏,规模之大、品位之高,全国罕见。

“华夏名匾馆”“华夏名匾馆”所藏历史文化名匾,是全国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据有关专家和同行测算研讨以及市场综合分析,经过时代变迁,特别是文革破“四旧”的毁坏,国内存世的历史名人匾额极少,大概只有300-500块,我馆藏就有300块以上,非常罕见。我馆目前收藏古代及近代匾额近千块中就有宫廷匾10多块、三甲匾60多块、一品官员匾90多块、二品官员匾100余块、民国要员及将领匾40多块、知名书画家匾80多块……最早的是用金丝楠木所制东汉时期郭璜题匾;晚唐郭延嵩所题《枢密第》等是目前国内所发现的年代最早匾额,都无比珍贵。又如北宋状元蔡齐题的《殿元》、南宋谢谔的《崇本堂》以及记载南宋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重桂联芳》均极其珍贵,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洪武年所题开科榜牌极具史料价值,明代景泰皇帝朱祁钰所题《龙章宠锡》为目前发现的最早圣旨匾额。清代乾隆、嘉庆、同治皇帝及慈禧太后题匾,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匾额,近现代如孙中山、袁世凯、徐世昌、蒋介石、刘少奇等人所题牌匾都品位极高,世所罕见。由理事长黄彬荣编著、汇集我馆精品的《华夏名匾》精装版已于今年十月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华夏名匾馆”

“华夏名匾馆”所藏历史文化名匾,是全国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据有关专家和同行测算研讨以及市场综合分析,经过时代变迁,特别是文革破“四旧”的毁坏,国内存世的历史名人匾额极少,大概只有300-500块,我馆藏就有300块以上,非常罕见。我馆目前收藏古代及近代匾额近千块中就有宫廷匾10多块、三甲匾60多块、一品官员匾90多块、二品官员匾100余块、民国要员及将领匾40多块、知名书画家匾80多块……最早的是用金丝楠木所制东汉时期郭璜题匾;晚唐郭延嵩所题《枢密第》等是目前国内所发现的年代最早匾额,都无比珍贵。又如北宋状元蔡齐题的《殿元》、南宋谢谔的《崇本堂》以及记载南宋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的《重桂联芳》均极其珍贵,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洪武年所题开科榜牌极具史料价值,明代景泰皇帝朱祁钰所题《龙章宠锡》为目前发现的最早圣旨匾额。清代乾隆、嘉庆、同治皇帝及慈禧太后题匾,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匾额,近现代如孙中山、袁世凯、徐世昌、蒋介石、刘少奇等人所题牌匾都品位极高,世所罕见。由理事长黄彬荣编著、汇集我馆精品的《华夏名匾》精装版已于今年十月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中华传统银器馆

“传统银器馆”所藏中国传统银器是国内数量最多、品种最齐、档次最高的,款式独特,工艺精湛。特别是江南民间银饰最具特色,时间跨度从春秋战国至中华民国,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银文化的精髓。我馆共藏银器银饰近万件,目前展出的只是一小部分。2009年11月,长沙市举办首届民间收藏精品展,我馆送展的宋代银制双龙戏珠香薰一举夺得十大珍品第一名桂冠。由馆长黄彬荣编著、汇集本馆精品的《传统银器》即将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

中医古秘方馆

中医是我国先民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为独特的医学理论体系。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被称为我国历史上四大发明之后的第五大发明,对人类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西汉开始就有“中医”的说法,它的思想基础来源于《易经》,将世界一切事物均纳入阴阳的轨道,中国古代的医学理论认为,人体的阴阳保持中和才会取得平衡而不会生病。若阴阳失衡,则疾病必来。中医大夫有“持中守一而医百病”的说法,意即身体若无阳燥,又不阴虚,一直保持中和之气,会百病全无。“尚中”、“中和”才是中医之“中”的真正含意,这与我们心中认识的“中医”是有些区别的。

中医发源于中国黄河流域,很早就建立了学术体系,历代都有不同的创造和发展,涌现了许多名医,出现了许多重要学派和名著。中国历史上有"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的传说,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在与自然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发现药物、积累经验的艰苦过程。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先人们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丰富的文字资料。但是中华医学秘笈的传世由于受传统封建思想的影响,传儿不传女,传长子不传次子,世代单传,甚至断传,因此流传于民间的手抄古籍极其珍贵。同时中医古籍受到世界各国医学界的高度重视,现有很多中医学古籍善本已流失于国外,据市场反馈消息:宋元时期中医古籍许多年前已流入日本、韩国;明末清初时期中医古籍善本也被法、美等西方国家大量收购。相关归国学者透露:西方国家正在设法把部分中医处方申请国际专利保护,以达到今后控制中国中医药进入国际市场的目的。得知这些消息后,我们认为:抢救保护和传承好这些珍贵的中医古籍是每个中华儿女的责任,也将是我们最大的义务。于是我们的团队历尽艰辛,风餐露宿,跑遍了大半个中国,并利用自己从事收藏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建立的网络,从民间和各地收藏家手中一本一册的辨认,重点收集我国医学书库里没有记载发行的手抄医籍和秘方手册,以填补我国国藏医学书籍的空白,通过几年的努力终于有了一些收获。

目前我馆已收录、整理、装订了自明末到民国时期数百年间中医秘籍手抄本近两千册,疑难病治疗秘方10万余个,设“中医药古秘方馆”展厅陈列展出,并可供专家学者研究挖掘。这些秘方如果被研发,将会诞生一批类似于“六味地黄丸”“古汉养生精”之类价值极高的中药产品,甚至可以攻克医学界部分癌症治疗难题,为人类健康做出重大的贡献。

古沉香木馆

人类对香的喜好,乃是与生俱来的天性,有如蝶之恋花,木之向阳。她灵动高贵而又朴实无华,玄妙深邃而又平易近人;她启迪英才大德的灵感,濡养仁人志士的身心,架通人天智慧的金桥。

沉香【古语写作“沈香”(沈,同沉)】则是香中极品,又名“沉水香”,“水沉香”,香品高雅,而且十分难得,自古以来即被列为众香之首,不仅是名贵的中药材,也是稀有的高级香料,明、清时代就被用来雕刻成各种文房器物。沉香木坚实如钢筋一般,放在火中烧,则香气冲天;沉在海里,则能使鱼鲜肉嫩;做成木炭则炭末也可作名贵香料,光彩浮溢;盛在盘子里,缕缕清香就好像将兰花放在家中,虫邪不敢靠近,还能使人淡雅舒畅。沉香就是沉香木树干被真菌侵入寄生,发生变化,经多年沉积形成的香脂,是具有驱秽避邪、调中平肝作用的珍贵药材,如今已十分稀少。史载宋时“一两黄金一两沉香”,至明清已成“一寸沉香一寸黄金”。等重量到等体积的转变,预示着沉香资源的稀缺。而明清宫苑的用香之风依然盛行,把沉香视为名士生活的一种重要标志,无论是皇宫贵族、文人墨客,还是佛家高僧,大都熏香品香、或是以香养生,以礼赠赐。如此侈丽的沉香实是经典的奢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自然珍物与精神寄托,无论古今,她永远都是不灭的传说。

远在唐代时期朝堂设有香案,百官上,衣衫染香以示崇敬与庄重。王公大臣常各携名香,以试优劣。皇帝定期向公主、后妃等赐送香药,用以修饰姿容。唐代皇帝多信佛教,自然将陈香作为珍贵的供佛宝物。到了宋代,宫廷里更是普遍使用沉香。各式宴会、庆典皆摇焚香助兴。不仅有熏烧之香,还有各式精美香囊、香袋可供佩挂。还有所谓的试香,于庭园内试燃新制的合香,品论香的气味、香露的形态、焚烟留存的久暂,这是宋代宫廷不可或缺的娱乐之一。

其实文人的生活中早在魏晋时期就开始有了“香”这样一位雅士相伴,当然到了唐宋就更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读书以香为友,独处以香为伴;衣需香熏,被需香暖。品茗论道,书画会友,无香何以为聚?……确乎是书香难分了。难怪明朝的周嘉胄慨叹“香之为用大矣!”

在宗教形成之前,人类就早已经开始使用各种各样的香料以增添香味、驱虫辟秽、防治疾病,并且在东西方的祭祀仪式上都流行焚烧香木,通过烟气制造特殊的气氛。香料,特别是用于焚烧的香,与人的精神活动有格外密切的关系,所以古往今来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这世界三大教以及其他宗教都认为沉香是稀世珍宝,都对香给予了格外的关注,其中佛教尤甚。佛家认为,香于人的智慧、德性有特殊的关系,妙香与圆满的智慧相通相契,修行有成的贤圣,甚至能够散发出特殊的香气。据经书记载,佛于说法之时,周身毫毛孔窍会散出妙香,而且其香能普熏十方,震动三界。故在佛教的经文中,常用香来譬喻证道者的心德。据记载,《楞严经》中的香严童子,“以闻沈(沉)水香,观香气出入无常而悟道”。 因此几千年来佛家用香的风习不改,而且不断得到强化和发展,以至于现在有佛寺处必有香烟,居士之家也必设香案宝鼎,香烟自然成了佛家与神灵传递信息的桥梁。

佛家将沉香末、片,用于参禅静坐或诵经法会熏坛、洒净、燃烧,能够使人沉淀敛致,修身养性也可制作成佛珠佩挂于身上、手腕,念经时拨动佛珠,沉香受体温加热,散发出特有的香气以定神静心。唐宋时期人们就开始用上好的沉香木雕刻成佛像、木鱼等宗教制品,以示对神灵的尊敬和崇拜。

总之,香既能悠然于书斋琴房,又可缥缈于庙宇神坛;既能在静室闭观默照,又能于席间怡情助兴;既能空里安神开窍,又可实处化病疗疾;她是一种精英文化,更是一种大众文化。但近现代某短时期,中华民族命运多舛,香文化的发展也受到了巨大的阻抑,渐渐被局限在庙宇神坛之中。以至当今有很多人都将香视为宗教文化之一隅,甚而归入封建迷信的范畴,实为时代之遗憾。然而走过风云激荡的20世纪的中国人,正开始以更加清澈的目光审视传统文化的是非功过,对其精华灿烂报以更加睿智的热爱与珍惜;更有众多知香、好香、乐香的人们,兴味于传统文化的人们,共同关心着她的发展;而涉过千年之河的中国香文化,自当使人满怀信心,必能跨越一二波折,再次展示出迷人的光华。我们坚信,香不会是一个因循守旧、疏远时代的老人,而是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年,玉树临风,超尘拔俗。

我馆展出部分古沉香物件,突出“古”字,弘扬我国传统的香文化。

奇石矿物晶体馆

“奇石矿物晶体馆”展厅正在筹备当中。

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天然奇石是大自然的精灵、大自然的奇观,是大自然赋予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赏石玩石之风,由于受到历史、文化和传统习惯的影响,我国的石头市场以“观赏石”或“奇石”为主。现代以来,由于国际市场上风靡盛行矿物晶体,人们对矿物晶体逐步有了新的认识。

矿物晶体,俗称宝石结晶体,只产生于矿山的夹缝与空洞中,数量极少。它具有“天然的色泽纹理和自然的原始风貌”,被人们称 为“天然的艺术品”。 另外,矿物晶体具有唯一性,即每一个完整的晶体都代表一个特别的矿物个体,种类与种类、个体与个体之间均不相同;它的生成要经过几十万年、百万年甚至上亿年之久,由于这些晶体的不可再生性而堪称大自然的宝贵遗产,因此,它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矿物晶体对于研究地球的内部运动和结构、地壳的变化和地质的演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一些矿物晶体里含有的稀有矿物和化学元素,也给现代科技提供了研究素材。不过,对于收藏者来说,矿物晶体的璀璨夺目、形态万千则更是坚定的理由:矿物晶体一般都是五彩缤纷、晶莹剔透,这些具有多面体外形的晶体,具有奇特、稀有而且美丽的特性:在灯光的照耀下,各种矿物晶体会折射出夺目的光泽:朱红、柠黄、湖蓝、湛蓝、乳白、淡紫……流光溢彩,色彩之丰富超乎想像。墨绿色的孔雀石是一种铜矿标本,色泽饱满厚重,外观柔和端庄,并天然生长出千万条不同造型的褶皱,外表还裹着薄薄一层绒,仔细看去,像丝绒包裹下的盆景小山般诱人;钙铝石榴子石是颗粒状的红宝石结晶体和茶色水晶的共生矿,每块只有几毫米见方的红宝石结晶体,有很多“抛光”棱面,类似于已经加工完成的红色钻石。

中国已发现的矿物晶体品种丰富、造型独特、共生物质多,世界上已知的150种有用矿物在我国都已经找到。而有很多的矿产资源,无论是储量还是质量,都在世界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比如雌黄、辉锑矿、辰砂、黑钨矿等晶体都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矿物自然形态,属于中国优质矿物晶体,在国际市场上备受尊崇。

我国现有四大矿物晶体产区。西南三省探明的矿产达110种之多,有“矿物晶簇王国”美称,主要有七彩褐铁矿、异极矿、水锌矿、辉锑矿、铅锌矿、方铝矿、菱镁矿、萤石、雄黄、水晶等。贵州的辰砂和辉锑矿誉满全球。西北产区包括新疆、青海两省区。新疆阿勒泰地区的花岗伟晶岩中,常常可以看到色彩艳丽、千姿百态的矿物单晶和晶簇,主要品种有石榴石、绿柱石、锂辉石、磷灰石以及各种色调的水晶晶簇、钠长石晶簇、电气石—钠长石—石英—绿帘石集合体等。青海主要有水晶、紫晶、黄晶、烟晶、茶晶等;华南矿物晶体品种不多,但名气较大,广东阳春的孔雀石扬名国内外。中南产区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和安徽四省,最早名扬海外的矿物晶体有湖南锡矿山的辉锑矿晶簇、湖南石门矿的雄黄雌黄组合和湘西凤凰一带的矛头辰砂双晶。历史上这一地区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优越。这一地区的特点是与铜矿共生的矿物晶体特别多,该地区除了孔雀石久已成名之外,香花石、湖北石、方解石、萤石和钨矿也是最为走俏的藏品。

我馆陈列展出的矿物晶体主要是中南、华南地区一带之产物。并以此为平台与奇石爱好者和其他收藏爱好者交流学习,传承宣扬奇石文化,展示奇石魅力,广结石缘,广交天下石友。

《华夏名匾》书籍

匾额乃中华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和重要载体之一,集书法艺术、雕刻艺术、篆刻艺术、诗词艺术、装饰美学于一体,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和艺术鉴赏价值。由理事长黄彬荣编著、汇集我馆精品的《华夏名匾》于今年九月已由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统一发行,售价398元。

目前已被清华、北大等三十五所名校图书馆收藏。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1:5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