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荒漠沙蜥 |
释义 | 荒漠沙蜥是生活于荒漠或半荒漠地区的蜥蜴类,外部形态有许多适应荒漠生活的特征,上/下睑缘鳞的游离缘尖出构成锯齿状,鼻孔内有能自主启闭的瓣膜,耳孔及鼓膜均隐于皮肤内,营穴居生活,一般筑洞于较板结的沙砾地斜面、沙丘和土埂上,亦有在砾石下者。沙蜥是生活于荒漠或半荒漠地区的蜥蜴类在野外,沙蜥的食物主要是各类小昆虫,例如蚂蚁、鼠妇、瓢虫、椿象等等,卵胎生。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科学分类中文学名:荒漠沙蜥 中文目名:蜥蜴目 中文科名:鬣蜥科 中文属名:沙蜥属 中文俗名:无中文俗名 拉丁文名: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 英文名:Deserttoad-headed agama 物种命名人及年代:Strauch,1876 物种习性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 strauch)和密点麻蜥(Eremias multiocellata Guenther)的体温都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相关非常显著(P<0.001)。在相同环境温度条件下,荒漠沙蜥的体温约高于密点麻蜥3℃,荒漠沙蜥集中选择38—40℃的环境,密点麻蜥选择35—37℃的环境。荒漠沙蜥的热僵死阈值为44—48℃,致死温度(T_(L50))为48℃,密点麻蜥的热僵死阈值为42—46℃,致死温度(T_(L50))为46℃。两种蜥蝎对低温的耐受性基本相似,冷僵温度为0——3℃,致死低温(T_(L50)):荒漠沙蜥为-2.3℃,密点麻蜥为-2.5℃。两种蜥蜴的这些差异与种的特征、栖息环境及体形的大小有关。 生物研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UV检测了不同季节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松果体内褪黑激素的含量。结果显示,其高峰值发生在春季,为1017±209 pg/pineal。低峰值出现在冬季(实验室内冬眠,2~4℃),为355±68.5 pg/pineal,秋季的含量(735±133.7 pg/pineal)高于夏季的含量(597±94.9 pg/pineal)。表明荒漠沙蜥松果体褪黑激素含量呈现明显的年周期节律并与光周期和生殖周期的年节律基本相符。 物种标本中国资深的两栖爬行动物专家重庆自然博物馆退休职工黄永昭研究员,以个人名义向浙江自然博物馆无偿捐赠了两栖爬行动物标本142种800余件,其中不少为珍稀品种,包括极北鲵、宁陕小头蛇等,而其中的荒漠沙蜥是黄永昭冒着生命危险从荒漠地带收集来的。在142种标本中,有近100种为浙江自然博物馆首次获得,填补了该馆西北高原地区两栖爬行动物标本的空白,也为新馆“丰富奇异的生物世界”展示提供了相当珍贵的标本。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