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环境因子
释义

环境因子

(1)环境因子具有综合性和可调剂性,它包括生物有机体以外所有的环境要素.

美国生态学家R.F.Daubenminre(1947)将环境因子分为3大类:气候类、土壤类和生物类;7个并列的项目:土壤、水分、温度、光照、大气、火和生物因子。这是以环境因子特点为标准进行分类的代表。

Dajoz(1972)依据生物有机体对环境的反应和适应性进行分类,将环境因子第一性周期因子、次生性周期因子及非周期性因子。

Gill(1975)将非生物的环境因子分为3个层次。第一层,植物生长所必需的环境因子(例如,温、光、水等);第二层,不以植被是否存在而发生的对植物有影响的环境因子(例如,风暴、火山爆发、洪涝等);第三层,存在与发生受植被影响,反过来又直接或间接影响植被的环境因子(例如,放牧、火烧等)。

(2)绿色化学领域内环境因子则是衡量生产过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Sheldon)的参量。

其定义是:在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所生成废物质量占目标产物质量的比值。

绿色化学对废物以及环境因子的定义说明

一,相对于每一种化工产品而言,目标产物以外的任何物质都是废物。

二,环境因子越大,则过程产生的废物越多,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也愈大。

三,对于原子利用率为100%的原子经济性反应, E因子为零.

绿色化学就是在化学品的设计、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利用一系列的原则来减少、甚至消除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或在过程中的生成。环境不友好的废物是化学品生产努力减少却始终无法彻底摆脱的问题之一。如何减少合成步骤,提高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开发无盐生产工艺是目前化学化工界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9: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