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环草石斛
释义

环草石斛,也叫美花石斛、小环草、 小黄草,为兰科植物环草石斛的茎。环草石斛附生于树上或林下岩石上,性味甘、微寒,可生津益胃;滋阴清热;润肺益肾;明目强腰,但石斛碱有抑制呼吸的作用。本主题包括:对环草石斛的概述、药理作用、考证、药(毒)理学、药书记载、采集和储藏、选方、用药禁忌、原植物形态、药用植物栽培、生药材鉴定药材基源及用法用量等

中文学名:环草石斛

拉丁学名:Herba Dendrobii Loddigesii

别称:美花石斛、小环草、 小黄草

界:植物界

科:兰科

基本信息

拉丁名

Herba Dendrobii Loddigesii 英文名Loddiges Dendrobium Stem

别名

美花石斛、小环草、 小黄草。

来源

为兰科植物环草石斛的茎。

科属分类

兰科

生态环境

环草石斛附生于树上或林下岩石上。

中药化学成分

茎含石斛宁碱(shihunine),石斛宁定碱(shihunidin),石斛酚(dendrophenol)等生物碱。

归经

胃;肺;肾经

功效分类补益药;清热药

功效

生津益胃;滋阴清热;润肺益肾;明目强腰

性味

甘;微寒

药理作用

退热作用

石斛碱有一定的止痛退热作用,与非那西汀相似而较弱。 对离体肠管活动的影响石斛浸膏对家兔肠管小剂量兴奋,大剂量呈抑制作用。

石斛碱对离体兔肠有抑制作用。

对小鼠胃肠推进运动的影响

药液Ⅰ:取阿拉伯胶1g,溶于2ml蒸馏水中,搅拌成糊状,加入活性炭0.5g,搅匀,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ml,搅匀。药液Ⅱ:配法同药液Ⅰ,以金钗石斛浸膏(配制同前)代替生理盐水。药液Ⅲ:配法同药液Ⅰ,以束花石斛浸膏(配制同前)代替生盐水。取18-22g健康小鼠3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成3组;第一组以药液Ⅰ作对照,第二组给药液Ⅱ,第三组给药液Ⅲ;按0.4ml/20g体重灌胃给药,30分钟时将小鼠处死,立即剖腹,将消化道自幽门直至直肠末端完整摘出,不加牵引,平铺于木尺上测其全长,并记录炭末的前沿到幽门的距离,计算其与肠道全长的百分比,取全组平均值进行比较,束花石斛可明显抑制胃肠推进运动;石斛对胃肠推进运动无明显的影响。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石斛碱有升高血糖、降低血压、减弱心脏收缩力。

其他作用

石斛碱有抑制呼吸的作用,大剂量可致惊厥,安密妥纳可以对抗解毒;而对离体豚鼠子宫可使之收缩。

考证

1.《本经》。

2.《唐本草》。作干石斛,先以酒洗捋蒸炙成,不用灰汤。今荆、襄及汉中、江左又有二种,一者似大麦累累相连,头生一叶而性冷(名麦斛)。一种大如雀髀,名雀髀斛,生酒渍服,乃言胜干者,亦如麦斛,叶在茎端。其余斛如竹,节间生叶也。

3.《本草衍义》。石斛,细若小草,长三、四寸,柔韧,折之如肉而实。今人多以木斛浑行,医工亦不能辨。世又谓之金钗石斛,盖后人取象而言之,然甚不经。将木斛折之,中虚如禾草,长尺余,但色深黄光泽而已。

4.《百草镜》。石斛近时有一种形短只寸许,细如灯心,色青黄,咀之味甘,微有滑涎,系出六安及颖州府霍山县,名霍山石斛,最佳,嚼之无涎者,系生木上,不可用。4、张寿颐:石斛,古人惟以色黄如金,茎壮如钗者为贵。又曰川产最良。然今市肆中之所谓川斛,则细小干枯,最为贱品。金钗斛则躯干较伟,色泽鲜明,能清虚热,而养育肺胃阴液者,以此为佳。但市中欲其美观,每断为寸许,而以砂土同炒,则空松而尤具壮观。要之一经炒透,便成枯槁,非特无以养阴,且恐不能清热,形犹是而质已非。所以吾吴医家,每用其原枝不炒者,劈开先煎,庶得真味。且此物最耐久煮,一味浓煎,始有效力,若杂入群药中仅煮沸三、四十分钟,其味尚未出也。若肺胃火灼,津液已耗,舌质深赤干燥,或焦黑嗜饮者,必须鲜斛清热生津,力量尤伟。必以皮色深绿,质地坚实,生嚼之脂膏粘舌,味厚微甘者为上品,名铁皮鲜斛,价亦较贵。若老人虚人,胃液不足,而不宜太寒者,则霍山石斛为佳。《名医别录》及《范子计然》皆言石斛出六安,可知古时亦甚重之。其形甚细,而色作金黄,望之润泽,嚼之味厚者,斯为上品,若晦黯枯槁,亦不足贵。而近时更有所谓绿毛干风斛者,色作淡绿,质柔而软,望之隐隐有绿色茸毛,亦产霍山,则仅撷其极嫩之尖,故干之而不槁,嚼之且无渣滓,味浓厚而富脂膏,养胃益液,却无清凉碍脾之虑,确为无上妙品。

药(毒)理学

对血压和呼吸有抑制作用,中毒剂量可引起惊厥。

药书记载

1.《本草通玄》:石斛,甘可悦脾,咸能益肾,故多功于水土二脏。但气性宽缓,无捷奏之功,古人以此代茶,甚清膈上。

2.《本草正》:石斛有二种,力皆微薄,圆细而肉实者,味微而甘淡,其力尤薄。《本草》云圆细者为上,且谓其益精强阴,壮筋补虚,健脚膝,驱冷痹,却惊悸,定心志。但此物性味最薄,焉能滋补如此cao惟是扁大而松、形如钗股者,颇有苦味,用除脾胃之火,去?杂善饥及营中蕴热,其性轻清和缓,有从容分解之妙,故能退火、养阴、除烦、清肺下气,亦止消渴热汗。而诸家谓其厚肠胃、健阳道、暖水脏,岂苦凉之性味所能也?不可不辨。3.《药品化义》:石斛气味轻清,合肺之性,性凉而清,得肺之宜。肺为娇脏,独此最为相配。主治肺气久虚,咳嗽不止,邪热疿子,肌表虚热。其清理之功,不特于此,盖肺出气,肾纳气,子母相生,使肺气清则真气旺,顺气下行,以生肾水,强阴益精。且上焦之势,能令肺气委曲下行,无苦寒沉下之弊。

4.《本草求真》:石斛,入脾而除虚热,入肾而涩元气。但形瘦无汁,味淡难出,非经久熬,气味莫泄,故止可入平剂以治虚热。补性虽有,亦惟在人谅病轻重施用可耳。

5.《本草思辨录》:石斛,为肾药、为肺药、为肠胃药。《本经》强阴二字,足赅全量。所谓阴者,非寒亦非温,用于温而温者寒,用于寒而寒者温。《别录》逐皮肤邪热疿气,是温者寒也;疗脚膝疼冷痹弱,是寒者温也,要不出《本经》除痹、补虚二端。大凡证之恰合乎斛者,必两收除痹、补虚之益,若专以之除痹,专以之补虚,则当弃短取长,而制剂之有道可矣。

6.徐究仁:石斛功能清胃生津,胃肾虚热者最宜。夫肺胃为温邪必犯之地,热郁灼津,胃液本易被劫。如欲清胃救津,自非用石斛之甘滋轻灵不为功。然有不可徒恃石斛为治者,若温邪延久,伤及下焦,劫灼真阴,则鞠通吴氏有三甲复脉、大小定风珠等法,原为挽救真阴而设,石斛未免嫌其轻浮耳。盖真阴非气液之谓,救真阴者宜浓厚,救气液者宜清淡,苟以浓厚救气液,则转滋转燥,而固邪愈深,以清淡救真阴,则杯水车薪,势必不济。抑有不可滥用石斛者,如湿温尚未化燥,每见口燥欲漱,苔腻皮干,理宜辛淡之法,若误用石斛,则舌苔立转黑燥,湿遏热蒸,渐入昏谵者有之,是又不可不谛审者也。

采收和储藏

栽后2-3年即可采收,生长年限愈长,茎数愈多,单产愈高。一年四季均可收割。新收之石斛,鲜用者,除去须根及杂质,另行保存。干用者,去根洗净,搓去薄膜状叶鞘,晒干或烘干;也可先将石斛置开水中略烫,再晒干或烘干,即为干石斛。此外,铁皮石斛等少数品种之嫩茎,还可进行特殊加工,即以长8cm左右的石斛茎洗净晾干,用文火均匀炒至柔软,搓去叶鞘,趁热将茎扭成螺旋状或弹簧状,反复数次,最后晒干,商品称为耳环石斛,又名枫斗。

选方

石斛散《圣济总录》:养阴明目;夜盲症。石斛夜光丸《原机启微》:视物不清。祛烦养胃汤《医醇鰧义》:中消。清热保津法方《时病论》:温热有汗。

用药禁忌

温热病早期阴未伤者、湿温病未化燥者、脾胃虚寒者均禁服。

植物形态

多年生附生草本。茎圆柱形,高10-45cm,直径2-7mm,基部略细。叶纸质,长圆状披针形或舌形,长4-6cm,宽1.2-1.8cm,先端锐尖而略钩转;无柄;叶鞘松抱于茎,鞘口张开。花单生,淡玫瑰色;苞片小;中萼片卵状长圆形,长1.7-1.9cm,宽约6mm,先端钝,侧萼片比中萼片长,但较窄,先端锐尖;萼囊短,钝;花瓣椭圆形,较宽,等长于中萼片,先端钝,边缘多少有齿;唇瓣近圆形,唇盘凹陷,被短柔毛,3条线纹从基部直达先端,边缘流苏状;合蕊柱短。花期4-5月。

药用植物栽培

生物学特性

喜温暖湿润气候和半阴半阳的环境,不耐寒。 栽培技术

用无性繁殖或试管苗快速繁殖。无性繁殖有分株、扦插育苗和腋芽繁殖。目前以分株繁殖为主。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石斛发芽前栽种较好。选生长健壮、根系发达、萌蘖多、无病虫的一年或二年生植株作种,连根挖出,视茎数多少分为若干丛,采用贴树栽种方法,将株从根部用竹钉或竹篾固定在树干上,再用牛粪泥浆抹根部及周围树皮皱纹中。若在岩石上栽培,则选阴湿树林生有苔藓的砂页岩,种在凹处或石缝里。试管苗快速繁殖,可用种子或茎节进行无菌培养。将未开裂蒴果或茎节,经表面灭菌后,在无菌条件下,播种或接种到1/2MS努森培养基中,置26±1℃,加光培养。快速繁殖研究已初见成效。

田间管理

栽种后从第2年起开始追肥,每年2次,4月和11月,用牛粪、肥泥和磷肥调匀,薄薄地敷在石斛根际周围。种植于岩石上者,应注意拔除杂草,种于树上者,要修去过密的树枝,使透光度适当。

病虫害防治

叶斑病,初夏时在嫩叶上发生,用1:1:5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喷雾。蜗牛类,包括东风螺及小蜗牛,使用五氯酚钠或灭螺净喷杀。

炮制方法

1.干石斛:取干燥的石斛,用水泡约至八成透,焖润,除去残根及黑枝,切段,撞去薄膜,晒干。

2.鲜石斛:临用时剪下,搓去膜质叶鞘,洗净,剪段。

3.《雷公炮炙论》:凡使石斛,先去头土了,酒浸一宿,漉出,于日中曝干,却用酥蒸,从巳至酉,徐徐焙干用。

生药材鉴定

性状鉴别

茎细长圆柱形,常弯曲,盘绕成团或捆成把,长11-40cm,直径1-3mm,节间长0.4-2.3cm。表面金黄色,有光泽,具细纵纹。质柔韧而实,断面较平坦。气无,味较苦,有粘性. 显微鉴别

茎横切面:维管束略排成3-4个圈,维管束外侧纤维群有2-5列纤维;木质部导管有1-2个较大。含针晶束细胞多见于维管束旁,针晶束长50-74μm。

药物应用鉴别

鲜石斛清热生津力强,温热病邪入营血,高热烦热者当用,干石斛滋阴清补为长,热病后期,阴亏虚热者适宜。铁皮石斛,药力较强;金钗石斛,作用稍差。霍山石斛,适于老人虚人,阴液不足者,耳环石斛,生津而不寒凉,以之代茶,开胃健脾。石斛与玉竹,均有养阴生津作用,功能近似。但石斛甘咸而寒,补中有清,以养胃肾之阴为长,玉竹甘平质润,补而不腻,以养肺胃之阴为二优。二药同中有异,各具偏长。

中药化学鉴定

薄层色谱:取本品粗粉置于三角瓶中,加少量浓氨水润湿,加氯仿提取,提取液浓缩后供点样,以石斛碱对照品,分别于硅胶G薄板上,氯仿-甲醇(10:0.8)展开(氨蒸气饱和),改良碘化铋钾显色,样品色谱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对应位置处,显相同的橘红色斑点。

药材基源

为兰科植物环草石斛的茎。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鲜品加倍;或入丸、散;或熬膏。鲜石斛清热生津力强,热津伤者宜之;干石斛用于胃虚夹热伤阴者为宜。

出处

《中华本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3 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