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淮河动物群 |
释义 | 淮河动物群(Huaihe fauna)又称大河狸—四不象鹿动物群(Trogontherium Elaphurus fauna),原指中国淮河流域更新世中期的一个哺乳动物群,是当时根据在江苏泗洪下草湾组中部发现有中国大河狸(Trogontherium sinense)、犀牛、鹿、象等化石;在安徽五河戚嘴组中发现有四不象鹿(Elaphurus davidianus)、象等化石;在江苏沭阳嶂山相当于戚嘴组地层中发现有纳玛象、虎、野猪等化石,此外在河南新蔡练村新蔡组中发现有梅氏四不象鹿(Elaphurus menzienianus)、河套大角鹿(Sinomegaceros ordosianus)、古印度象(Elephas hysudricus)、獐(Hydropetes)、斑鹿(Pseudaxis hortulonum)、野驴(Equus hemionus)、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yi)、野猪(Sus)以及水鹿、披毛犀、纳玛象、水牛、棕熊、獾等化石而确立的一个动物群。由于它缺少同时期华北动物群中的重要代表肿骨鹿,也缺少同时期南方动物群中的重要代表大熊猫。而其中大河狸、四不象鹿、河套大角鹿等是当时华北常见的种类,水鹿则是华南典型的种类,所以淮河动物群被认为是更新世中期华北动物群与华南动物群之间的一个过渡类型动物群。但这个“动物群”实际上是包括了不同时代与层位的化石,其概念不明确,而且近年来的发现表明,下草湾组的时代应为中新世,其代表性的化石有杨氏河狸(Youngofiber sinensis,即中国大河狸)、山旺近无角犀(Plesiaceratherium shanwangense)、皇冠鹿(Stephanocemas sp.)、淮河脊棱象(Stegolophodon huaiheense)等,因此这个名称及有关的一些概念都需要修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