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淮海经济区核心区 |
释义 | 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包括徐州市、淮北市、宿州市、商丘市、济宁市、枣庄市、宿迁市和连云港市。 2010年5月7日,第一届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市长会议召开,标志着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正式启动。率先进入核心区的8个城市,面积和人口约占淮海经济区的37.3%和38.5%。按照核心区一体化的构想,这8个城市将在交通、产业、市场准入和物流、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旅游业、文化产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方面实现一体化,全面提升区域竞争力。力求通过区域间深层次、宽领域的合作,推动淮海经济区发展规划早日上升为国家战略。 简介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地理位置重要,南临长三角、北接环渤海经济区,地处亚欧大陆桥东部要塞,是联结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带的桥梁和纽带,在我国区域发展总体格局中,起着承东启西、呼应南北的重要作用。但该区域处于东部沿海较发达省份苏鲁豫皖四省的经济洼地。加快该地区发展和振兴,尽快实现“低谷隆起”,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经济统筹协调发展十分重要。 淮海经济区由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的20个市组成,已走过了20余年的发展历程。在全国各地区域经济体迅速崛起的大背景下,国务院审定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淮海经济区区域规划编制。为了顺应时势、抢抓机遇,推动淮海经济区发展规划早日上升为国家战略,根据国家发改委地区司的建议,徐州市发起提出了加快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的战略设想,得到了核心区内淮北市、济宁市、连云港市、宿迁市、宿州市、商丘市、枣庄市等城市的积极响应。2010年5月7日,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市长会议在徐州市召开,标志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正式启动。 自核心区城市第一届市长会议以来,各成员市从区域合作、共同发展的大局出发,认真贯彻会议要求,积极落实《关于加快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的意见》、《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合作与发展协调机制》和《2010年淮海经济区一体化建设重点工作方案》等文件要求,强化对接、有序协调,联动发展、整体推进,进一步完善区域合作体系,初步形成协调机制和相关制度,有力推进了一体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各项重点工作取得明显实效,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淮海经济区是历史自然形成的经济区域,曾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淮海地区人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淮海经济区已走过了二十年联合发展的历程,区域经济联合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底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就已突破万亿元,实现10080.68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2005年,区域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688.33亿元,整个“十五”期间区域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速在18%。淮海经济区是全国区域经济合作组织中发展比较好的,也是国家发改委重点联系和指导的区域合作组织。 淮海经济区区位优势突出,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区域,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连南融北、承东启西的战略“棋眼”地位和作用,在我国东部加快发展、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特殊作用。淮海经济区的加快发展,是我国东部经济黄金海岸连贯完整形成的重要环节,是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传递要津,同时也是苏鲁豫皖四省加快现代化步伐的关键所在。 淮海经济区二十年的发展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因基础较差、实力较弱、生产力水平相对滞后,目前仍然是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区域,城市之间经济差距较大,总量规模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总量的不平衡。淮海经济区生产总值只占全国的7.4%,人均生产总值只占东部发达地区的30%,而长三角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20.2%,环渤海的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28.2%。夹在中间位置的淮海经济区本应受到两个发达经济板块的经济辐射,然而实际上却成了两个发达经济板块的“断裂带”,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经济低谷”。 淮海经济区旨在通过自身联合与协作,加快区域经济崛起,从而为推动全国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从坚持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加快淮海经济区的快速崛起具有战略导向上的必要性和经济发展上的迫切性,已是时不我待、势在必行。实现淮海经济区的加快发展,主要依靠凝聚区域内20个成员市发展的比较优势,从而形成区域整体的竞争优势,通过整合优化区域资源、开拓创新合作机制、强化联合协作成果,来谋求区域全面、科学、协调、可持续发展。 成员淮海经济区核心区成员:徐州、商丘、济宁、连云港、枣庄、宿迁、淮北、宿州 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中心城市:徐州、商丘、济宁、连云港 性质和模式淮海经济区核心区性质:大陆最早的东中部相连接的经济区,北承环渤海、南连长三角、西联古中原。 淮海经济区核心区模式: “十”字聚合轴 纵轴:沿京沪铁路、京台高速城市轴线(济宁—徐州—宿州) 横轴:沿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城市轴线(商丘—徐州—连云港) 市长会议2010年5月7日,淮海经济区核心区8城市市长在徐州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快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的意见》,讨论并通过了《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合作与发展协调机制》和《2010年淮海经济区一体化建设重点工作方案》。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市长会议旨在争取早日将淮海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1年5月10日,第二届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市长会议在淮北市召开,会议通过了《2011年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重点工作方案》,核心区8城市共同签署了《旅游合作协议》、《关于共用连云港港的合作协议》,淮北、宿州、徐州三市签署了《关于建设城际快速通道的合作协议》。会上推选商丘市为淮海经济区核心区2012年第三届年会轮值城市。 现状淮海经济区核心区现状: 2009年核心区8城市总面积6.8万平方公里 2009年核心区8城市总面积约占淮海经济区的37.3% 2009年核心区8城市总人口4892万 2009年核心区8城市总人口约占淮海经济区的38.5% 2009年核心区8城市实现GDP(国内生产总值)9584亿元 2009年核心区8城市GDP占淮海经济区的43.2% 发展建设2009年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2009淮海经济区核心区8城市GDP及增速 成员(地市) GDP总计(亿元) 增速(%) 徐州市 2390.16 13.9 济宁市 2279.19 12.7 枣庄市 1201.28 12.6 商丘市 1032.90 11.2 连云港市 941.13 13.6 宿迁市 826.85 13.5 宿州市 540.60 12.1 淮北市 371.90 11.0 2010年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2010年5月7日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正式启动 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具体内容: 交通、产业、市场准入、物流、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旅游业、文化产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环境保护 2010年核心区建设重点工作方案: 建立协调机制 (由徐州市承办) 共享连云港港 (由连云港市承办) 共享区域航空港 (由济宁市承办) 加快城际交通建设 (由宿州市承办) 成立企业家联合会 (由徐州市承办) 开通农产品“绿色通道” (由商丘市承办) 打造便捷高效的支付结算通道 (由淮北市承办) 举办淮海经济区开发联合会旅游分会首届年会 (由徐州市承办) 召开人力资源交流大会 (由宿迁市承办) 2010年10月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开局良好 区域交通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区域市场融合度不断提高 区域会展活动有序开展 区域合作体系不断完善 区域协调机制有序运行 2011年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2011年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一体化建设,将重点推进11项工作: 一、完善区域警务协作机制。按照“打击联手、整治联动、治安联防、维稳联管、信息联网、网上联控”,加强异地扁平化指挥、一体化运作、协同化作战的磨合演练,开发建设警务协作平台和PGIS警务地理系统,充实省、市农村交界地区治安联防力量,共同维护区域治安稳定。 二、共享连云港港。为成立淮海经济区核心城市物流合作联盟,建立互惠互利的物流合作、信息共享机制,制定统一的物流优惠政策,积极推进区域大通关合作,加快区域间无水港建设,支持本地物流企业优先选择连云港口岸作为进出海通道。 三、共享区域航空港。建立徐州、连云港、济宁三个机场货运联系制度,协调统一货运运价政策。共同在核心区各城市发展货运代理,设立机场货运点。以观音机场开通航空邮路为契机,争取各市邮局与观音机场签署合作意向,发展航空邮运业务。推进机场串飞航线落实。加强对台航线合作。 四、推进区域间交通联网畅通。推进新沂至宿迁高速公路、连云港北疏港高速公路建设,开工建设徐州至明光高速公路、徐州至济宁段高速公路;加快推进徐连客运专线、连淮铁路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实施湖西航道一期整治工程,推进“亿吨大港”建设;加快建设310国道徐商段、249省道新沂至宿迁段、236省道连云港段、344省道沭阳至连云港段,并争取开工建设252省道塔双公路北延至山东交界段等省际、市际干线公路。 五、深化企业家联合会合作。筹建淮海经济区核心区企业家联合会秘书处和工作网站,建立各城市企业联合会、会员企业的联络机制。开展总部经济专题对接,搭建政企沟通平台,为区域招商引资创造条件。 六、加强区域科技合作。力争在兖矿集团、淮北矿业集团等矿山建设1-2个“感知矿山”物联网示范工程,建成淮海经济区技术交易中心,举办1次针对淮海经济区企业的产学研对接成果展示交易会。 七、召开淮海经济区核心区城市商会联谊会。同时,加强国家粮食生产和食品加工示范区研究。 八、共同打造旅游目的地形象。打造汉文化精品游、红色旅游精品游、环微山湖游和山、海、泉休闲度假游等区域旅游精品线路,围绕“两汉文化”、“运河文化”等主题词开展联合宣传促销,推进无障碍旅游服务。包装旅游线路,开展旅游业务对接,出台针对台湾旅行商组织游客来核心区观光旅游的优惠奖励政策;重点开拓京沪高铁沿线旅游市场,大力开拓台湾、港澳、韩国、新加坡等市场。 九、完善区域金融合作。举办区域金融发展与稳定研讨会,为地方性商业银行在核心区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提供快速服务通道,鼓励金融机构开展跨区域银团合作。 十、深化区域人才资源交流与合作。通过联合办学、委托培养等方式扩大区域内高技能人才培养,积极推行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推进区域内职业技能人才交流与合作。 十一、扩大医保异地结算范围。加强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工作,完善定点医疗机构准入和退出制度,协调各市互认对方确定的定点医疗机构,逐步建立异地就医经办服务协作机制。 各市简介徐州徐州,古称彭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江苏省西北部,北邻山东省,西接安徽省、河南省,东连连云港市,南邻宿迁市。为华夏九州之一。地处南北方过渡地带,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向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和商贾云集中心。文化悠久,是著名的帝王之乡,有“九朝帝王徐州籍”之说。是全国重要的交通和铁路枢纽,能源基地和工业基地。 商丘商丘是豫东最大城市,华中有影响力的特大城市,全球华商的共同家园。河南省副中心城市,河南省第三大城市。商丘是苏鲁豫皖交界处区域性中心城市,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中原经济区区域性中心城市,金边七市经济协作区领导城市。商丘是中国东引西进、通达南北的桥头堡和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两纵两横”经济带的四个交汇点城市之一。 商丘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部地区的过渡地带,是河南省距离出海口最近的省辖市。 商丘是国家大型能源基地、石油化工基地、煤化工基地,是豫东政治、经济、文化、科教、物流、交通、商贸、金融中心。 商丘是国务院批准的内陆对外开放城市,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六大中心城市之一。 济宁济宁,孔孟之乡,运河之都,位于山东省的西南部,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东省鲁南城市带中心城市。济宁,具有7000年的文明史,历史文化悠久,是东方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远古时期的“三皇五帝”在此留下活动踪迹,人类始祖伏羲、女娲、黄帝、少昊帝均出生于济宁;春秋战国时期,被后世尊称为中国历史上五大圣人的“至圣孔子、亚圣孟子、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都诞生在这里。杜甫、李白、曹操等文人墨客都在济宁留有足迹。元明清三朝在济宁设立河漕衙门,乾隆等帝王到这里驻足探访。 连云港连云港位于位于鲁中南丘陵与淮北平原的结合部,陇海铁路终点(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东濒黄海,与朝鲜、韩国、日本隔海相望;北与山东郯城、临沭、莒南、日照等县市接壤;西与徐州新沂市、宿迁市沭阳县毗邻;南与淮安市涟水、盐城市响水2县相连。 枣庄枣庄位于山东省南部,东依沂蒙山,西濒微山湖,南接两汉文化胜地徐州,北临孔孟之乡曲阜、邹城,是山东省第四个设立的地级市。二战时,台儿庄战役在此爆发。枣庄是一个因煤而建、因煤而兴的现代化城市,拥有7300年的始祖文化、4300年的城邦文化、2700年的运河文化、130年的工业文化;处于“一山、一水、两汉、三孔”黄金旅游线上,是一座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新兴旅游城市。既有北方城市的豪放,又兼具江南水乡的秀美,素有“鲁南明珠”之称。 宿迁宿迁,位于江苏省北部,属淮海经济带、沿海经济带、沿江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境内平原辽阔、土地肥沃、河湖交错,是著名的“杨树之乡”、“水产之乡”、“名酒之乡”、“花卉之乡”和“蚕茧之乡”。自古便有“北望齐鲁、南接江淮,居两水(即黄河、长江)中道、扼二京(即北京、南京)咽喉”之称。宿迁是世界生物进化中心之一,也是人类起源中心之一,被誉为地球上的“生命圣地”。 淮北淮北市以煤炭、电力、纺织、酿酒、建材等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年产原煤3000多万吨,电力装机容量210万千瓦,是中国能源基地、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和全国塌陷土地复垦示范区。淮北矿产颇丰、品种繁多,其中以煤为最,远景储量350亿吨,工业储量80亿吨;气候宜人、光照充足,是国家和安徽省重要的粮、棉、畜禽、蚕桑等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宿州宿州位于安徽省最北部,与苏、鲁、豫3省11个市县接壤,是安徽省距离出海口最近的城市。宿州为“舟车会聚,九州通衢之地”,“扼汴控淮,当南北冲要”,“跨汴阻淮,信江北一要地”,是著名的“中国酥梨之乡”、“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书法艺术之乡”、“中国马戏之乡”、“中国民间艺术(钟馗画)之乡”、“中国观赏石之乡”、“泗州戏之乡”。2006年,获得“全国绿化先进市”,1994—2007年,连续五届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