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淮北相山庙会 |
释义 | 相山庙简介相山庙位于相山主峰南麓,坐北朝南,四进大院,是淮北市现存历史最久的古建筑和最重要的观览景点。寺庙位于相山龙山、虎山两峰之峪。俗称相山庙,又称显济王庙。三面环山,周围林木葱笼,环境幽美。登寺山门奎楼眺望,市区尽收眼底。据清同治八年碑文载:西晋太康五年诏诸侯记界内山川,沛国人郭卿建庙,刻铭曰:“巍巍相山,盘郁穹崇,上应房心,与天灵冲,兴云播雨,稼穑以丰”。唐永徽元年重建。清乾隆二十四年安徽巡抚高晋奏请发帑重修祠宇。民国年间又重修。寺内至今犹存宋、元、明、清历代庙宇的碑刻22方,其中以乾隆皇帝的御书“惠我南黎”恭摹碑和高晋书“渗水崖”碑刻最引人注目。显通寺建筑规模宏伟,布局疏朗。四进大院,院内古柏、银杏参天。有房屋52间,其中山门奎楼3间,宝藏室 3间,走廊14间,东西配房各7间,大殿5间,后殿3间,戏台 1座,六角亭1座,新建碑廊1处。现存建筑结构为清代式样,除山门奎楼、大殿、六角亭的屋面为玻璃瓦,其它房屋均为青砖小瓦,两面坡式的建筑。淮海战役期间,粟裕副司令员曾在此召开高干会议,研究作战方案,制订“华东野战军第十四号命令”。1985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山庙会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为古相山庙会。古时,每春秋两季,我市境内地方官员都要到相山显通寺举行祭礼,祈求神灵保佑平安,降福于民。而周边民众则于农历三月十八日左右来此庙敬献香火。建国后,庙会曾经改成物资交流大会,高峰时可有十余省市、数十万客商和群众赶会。近年来,赶庙会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休闲、踏青的传统文化活动。 庙会由来相山庙供奉的本是相山神,后来不知何时改称“明上王”。北宋神宗元丰八年(1075)敕赐“显通庙”额;徽宗宣和五年(1123)敕封相山神为“崇惠侯”;刘齐阜昌二年(1131,宋高宗绍兴元年)又加封“显济王”;清康熙年间称该庙为“显济王庙”。现今官方称其为“显通寺”。而广大民众仍习惯称其本名“相山庙”。 坐落位置显通寺(习称相山庙)建于晋朝,坐落在相山公园内。相山公园是淮北市唯一的大型综合性风景名胜公园,以“相山十景”而闻名。为国家4A级景区。相山山脉自徐州蜿蜒而来,主峰为皖北地区至高点,方圆诸山之宗;有奇峰、云洞、林海、苍柏、古寺、汉碑。人文景点有乾隆皇帝题词“惠我南黎”、水牛墓、奏鸣台、饮马池和藏经洞等数十处。山顶云洞吞吐云树、顷刻万端;香炉峰形势惟峭;叠翠峰翠色诱人。新建儿童乐园、相山天池集古今中外文化于一体,是人们游乐休息的好地方。相山公园坐落在安徽省淮北市相山南麓,随着改革开放的迅速发展,相山公园作为淮北市与外界联系的重要窗口和纽带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乘车路线:相山路最北端,相山公园内,你可乘坐10路公交车到达山底,公园内途步或坐游览车十分钟到达。也可好友结伴,散步到达,因为处于市中心,十分的方便。如打的起步价为四元。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