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淮北市农业委员会
释义

淮北市农委引成立于 2001年2月,是市政府管理农、牧、渔、机、农经、农村能源等工作的职能部门,委机关内设6科1室一局,下属 12站 3所1校3场2公司4个中心,共有 600 多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者占一半以上,涉及农艺、畜牧、工程、财会、经济等5大系列。现有 7000 多平方米的农业综合服务大楼一座,集信息、检测、科教、培训、办公于一体,固定资产2000多万元,是淮北市农业社会化服务龙头。

办公地址

地址:淮北市相阳路附近。

机构简介

近年来,该委在淮北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积极实现工作方法由行政手段向运用服务和经济、法律手段转变,工作内容由产前、产中向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转变,合理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年度农业发展规划和阶段性工作计划,因地制宜培育主导产业,积极引导农民围绕市场调整农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重点推广了龙头带动、中介服务、科研攻关、示范推广等适应现阶段农村发展新形势的十种科技服务模式,有效地促进全市农业向高效集约化发展,为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发挥了重要作用。该委先后完成重点农业推广项目 40多项,获省级以上科技将 6项,其中,皖椒6号、皖夏1号新品种培育与应用,双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玉米杂交制种新技术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小麦、棉花高产攻关连续多年受到省级表彰奖励;畜牧业生产实现新飞跃,规模养殖比重达45%,构筑了五大畜牧主导产业,畜牧业生产全面发展;农机综合实力全省第四;农业科技园建设在全省十四个挂牌省级园区中我市独占两席;菜篮子连续工程十三年夺冠;塌陷区土地复垦率居全国首位,为全国三大复垦示范区之一; 农科教工作连续多年蝉连全省第一名。

农委职能

1、贯彻执行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负责农业和农村经济政策调研,研究制定我市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机各产业的法规、规章及政策,经批准后监督实施。

2、研究拟定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经批准后组织实施。

3、组织指导农业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负责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重大项目。

4、负责提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系,指导、监督农村土地承包、集体财务、集体资产和减轻农民负担、耕地使用权流转工作。

5、负责制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针政策和大宗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协调菜篮子工程和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建设。

6、组织实施科教兴农战略,负责农科教统筹协调工作;管理、推广农业科技成果;指导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

7、负责建设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监测体系;负责农业各产业的产品和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质量工作及其质量认证;负责农机安全监理工作。

8、负责农业外事和有关农业方面的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以及国外智力引进工作;组织实施出口创汇农业,推动农业对外开放。

9、依法监督管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组织生态农业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作;监督管理农村能源及其开发利用。

10、负责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员职称评审工作,组织农业、农村基层干部的继续教育,指导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农村经管队伍及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内设机构

办公室

协助处理委机关日常工作,负责会议、文电、信访、宣传、信息、保密、督查、档案、保卫、及机关行政事务管理等工作;起草有关文件和报告;拟定委机关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人事教育科 承办委机关和直属单位的人事、机构编制、培训和劳动工资工作;负责农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和农民技术员职称评审工作;抓好机关岗位责任制工作;抓好国外智力引进工作;负责机关离退休人员的服务管理工作。

财务科

负责财政专项资金项目的监督实施;管理委管各项资金;指导委属各单位财务及国有资产监管工作;负责各单位财务审计和财会人员培训工作;汇编财务报表。

农村经营管理科

研究提出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意见,负责提出稳定和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意见,指导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和农村集体、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负责农村土地承包和农民负担及农村集体财务、资产的监督、管理工作;指导农村经管队伍建设;指导耕地使用权流转工作。

政策法规科

负责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贯彻落实情况的督查,组织农村政策调研,研究提出农业各产业法规、规章及政策,组织制定农业产业化经营方针政策;协调农业行政执法监督检查,指导农业行政执法体系及队伍建设和农业法制宣传教育;承担农业行政复议工作。发展计划科(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 研究提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发展计划;拟定农业各产业规划和农业开发并监督实施;负责管理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重大项目;负责农业自然资源的综合调查、监测评价和开发利用保护的综合监督管理。

农业产业化指导科(项目办)

负责农业外事和有关农业方面的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组织实施出口创汇农业,推动农业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和项目投入;负责制定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方针政策并组织实施;促进农业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发展;承担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集团评估及农业产业化项目的申报和管理工作。

市菜篮子工程办公室(市场信息科)

组织协调菜篮子工程建设;管理、指导、监督蔬菜副食品基地建设;协调抓好“放心菜”工作;负责新菜地开发基金的征收、使用和管理工作;负责菜地使用和征占的审批工作。组织协调大宗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协调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建设;负责农产品质量标准和监测体系建设;制定农业各产业的技术标准及产品质量标准;指导农业各产业产品和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质量监督、认证工作,预测并发布农业各产业产品及农业生产资料供求情况等农村经济信息。

畜牧兽医水产局

负责指导种植业生产及结构调整,研究提出并组织落实种植业发展的重大技术措施;提出耕地保护、补偿与改良的政策措施;指导农业技术队伍建设;组织协调种子、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质量的检测、鉴定和执法监督管理;指导农业植物内检工作。负责畜牧业、渔业生产及结构调整;研究提出并组织落实畜牧业、渔业发展的重大技术措施;组织兽医医政、兽药(鱼药)药政药检以及渔政的监督管理工作;协调动物的防疫、检疫工作,发布疫情并组织扑灭;组织实施畜禽资源、草地资源、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及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负责管理饲料工作生产。

农业概况

淮北市位于安徽省北部,东经116°23′至117°02′北纬33°16′至34°14′之间。东邻宿县地区宿州市,西连阜阳地区涡阳县和河南省永城市,北靠宿县地区肖县和江苏省徐州市,南接阜阳地区蒙城县和蚌埠市怀远县。全市总面积2725平方公里。

境内主体地貌是平原,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微倾斜,海拔在15-40米之间。从西南向东北依次有北淝河、解河、浍河、沱河等自然河流,均自西北流向东南注入洪泽湖。地下水位1-2米,年变幅2米左右,水质为重碳酸钙型,钙镁离子偏高,水的硬度较大。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619.72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8155.09万立方米/年。土壤主要由黄土性古河流沉积物和近代黄泛沉集物形成,分为砂浆黑土、潮土、棕壤土、黑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5个土类,9个亚类,17个土属,47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偏低,缺氮省磷,含钾丰富。

境内四季分明,属北方型大陆性气候与温湿性气候之间的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5℃,极端最低气温-21.3℃(1969年2月5日),极端最高气温41.1℃(1972年6月11日)。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冬季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平均日照时数2315.8小时,日照率52.2%。无霜期202天,农作物生长期7个多月,降水主要集中在7-9月份,年平均降水量862.9毫米,年均蒸发旱1815.5毫米。

近年来,淮北农业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动力,优化种植业,突出养殖业,提升加工业,活跃流通业,走特色+规模+档次之路,农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特色规模基地迅速扩张;小麦、大豆被列为全国优势种植区域,小麦年种植面积达170万亩,大豆年种植面积100万亩;以面粉加工为龙头的粮食加工能力达120万吨;饲料年加工能力达60万吨;规模生猪养殖达80%以上,供沪生猪占我省供沪生猪的70%;农机综合实力全省第四;农业科技园建设在全省十四个挂牌省级园区中我市独占两席;菜篮子工程十六年连冠;塌陷区土地复垦率居全国首位,为全国三大复垦示范区之一;以棉花育种为代表的棉花、玉米、小麦、大豆育种居全省、全国先进行列。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市农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全委上下团结奋进,拼搏进取,较好完成了所担负的各项职能工作:一抓招商引资,多渠道争取农业投入;二抓龙头企业培育,全力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三抓优质,全力提升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四抓防疫,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五抓“一村一品”,大力优化农业结构;六抓流通,加快市场建设和市场主体培育;七抓监管,认真落实农村各项政策;八抓执法,进一步优化农业发展环境;九抓效能建设,提高办事效率。由于市农委参谋有力,指导有方,服务到位,促进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全市全年农业增加值25.6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968元,农民人均增收302元。粮食产量108万吨,比上年增长19.3%。全市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00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棉花产量1.2万吨,比上年下降21.8%。油料产量2万吨,比上年下降21.7%。水果产量10万吨,增上年增产38%。全市肉类总产9.2万吨,增长1.2%,蛋类总产4.1万吨,增长4.1%,奶类总产0.6万吨,基本持平。渔业生产平稳发展。全市放养面积达10万亩,全年水产品产量2.9万吨,同比增长7.5%。农林牧渔比重由2005年的60.5:1.4:33.5:4.6调整为61.6:1.4:32:5.0。全市已培育出具有较强经济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120余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达8家,市级龙头企业30家。全市已拥有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33个,拥有会员(社员)28366人,带动农户11.6万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2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