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淮安外国语学校 |
释义 | 淮安外国语学校是一所民办公助性质的现代化寄宿制学校,董事长王玉芬,总校长卢志文,常务副校长朱建文。学校于1999年3月18日奠基,同年9月1日开学。作为一所民办公助性质的学校,淮安外国语学校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内部实行全员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真正实现责、权、利统一,工、效、酬挂钩。灵活的办学机制,为学校的管理注入了活力。学校制定了全面而严格的管理制度,进入了“低成本运营,高效率办事”的良性轨道。 学校概况学校向社会庄重承诺:“视质量为生命,视家长为上帝,视学生若亲子”。“不接受家长宴请,不收受家长礼物,不利用家长办事”在这所学校已蔚然成风。 办学完全做到“三独立”,即独立校舍、独立法人、独立核算。确立“以质量为生命,以特色求发展,以信誉求生存”的教育理念,着眼于 管理效率的提高。充分发挥民办学校管理机制的优势,全员实行目标管理岗位责任制。形成人人敬业,个个爱生,奋发向上,积极奉献的良好风气。 超前的办学理念、严格的管理制度和一流的师资队伍,创办五年来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已跻身“江苏省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示范初中”行列,被人们誉为伟人怀抱中的英才“摇篮”、实施素质教育的一片“绿洲”。 办学条件该校秉持“贵族学校的硬件设施,示范学校的教学质量,平民接受的收费标准”的承诺,将办学定位于公益事业,以培养人才为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办学以来,该校的招生形势一直很好,每年都有近万名学生报名参加该校的招生考试,但我们无论招生场景多么火爆,学生入学后三年的培养费坚持只收9800元,除学杂费外,仍然大量收取其他费用。该校没有因为收费标准低就降低办学条件,但没有创设了一流的育人环境,学校总投资达5000万元,占地65亩,建筑面积20000余平方米,校园的水面、绿地占总面积的59%,学生举目所及、举足所进既是知识的殿堂,更是美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现建有标准教室48个,其中大部分教室内装备了多媒体电脑、液晶投影仪、实物展示台、51寸背头彩电等设备。此外,学校还完成了办公管理系统和校园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基本实现了无纸化办公和教学资源的共享,使资源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阶梯教室备有空调、音响、大屏幕液晶投影及其它多媒体电化教学设备,可同时容纳600人上课或集会。建成了较为完整的校园智能化系统,包括多媒体教学系统、教学监控评估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和IC卡智能管理系统。其中,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同时传送八套节目,供不同年级的学生收看,教师在办公室电脑上的备课资料,可以在教室电视机上直接调用向全班学生演示。学校实行全封闭公寓化管理,师生餐厅,全部实现电气化,学生公寓,卫浴不全,可以满足2500多名学生的食宿需求。住校生生活很方便。高规格、高质量的运动场塑胶跑道和人造草皮,为师生的身心两健提供广阔的空间。学校一共6个篮球架。2009年有乒乓球桌。先进的硬件设施为学校提高办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具有很强的导向和激励作用。该校在1999年建校后根据自身发展的状况,明确了发展规划,把学校的办学目标定位于全国知名、江苏省领先、淮安市一流、楚州区领跑的现代化示范性初级中学。创建一个什么样的示范性中学,是创建过程中必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认真对照了示范性中学的评估和验收标准,认识到示范性中学,不同于传统的重点中学。“示范性中学”要重在“示范”,贵在“示范”,要“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之“范”,“示”严格执行各项教育法规之“范”,“示”素质教育之“范”。办学以来我们秉持“志存高远,领先时代”的办学理念。以“培育走向世界的现代中国人”为办学宗旨,坚持“德智双全,文理兼通,学创俱能,身心两健”的育人目标。在开齐开足大纲规定的全部课程的基础上,学校根据现代社会政治经济背景下的人才素质要求培养提高学生,教给学生“终身学习”的观念和“善于学习”的本领,培养学生良好的“创新精神”和较高的“实践能力”;强化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耐挫力,适应市场经济人际间的激烈竞争。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我们突出了以下几点办学理念: 建设“名师工程”,抢占教育制高点该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办学以来,该校严格按照区教育局的要求,规范选聘程序,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在教育局的领导下开展招聘工作。学校的办学经验证明,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因此,该校把提高教师素质的工作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 优化培训过程该校按着“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对实验教师进行重点培训,安排所有实验教师都参加了市级以上培训,其中大部分参加了省级培训。对非实验教师进行通识培训。新课标培训,经历了三个阶段:①认识阶段,主要通过多媒体技术,感知新课标,了解它的框架结构和基本特点等。②解读阶段,重点理解它的培养目标和基本理念。③实施阶段,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教材为载体,本着边学习、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的原则,组织系列化教学活动。我们的宗旨是凡有“改”字的培训一次不落。半年来,先后派出教师参加省、市、县三级培训14次,达81人次。同时组织校级培训7次,418人次参与。通过四级培训使全体教师的思想观念得到了切实转变,教师的素质得到实质性改善。 拓宽培训内容在抓好新课程培训的同时,我们还注重组织教师进行信息技术、教育科研方法、心理健康教育、普通话等内容的培训。信息技术培训,遵循“想用——启用——试用——巧用——善用”的计算机培训思路,通过渲染气氛、树立标杆、创设契机、实践操作、科研先导、建立制度等措施,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Word2000文档处理,学习Powerpoint2000及方正奥思课件制作等内容。科研基础知识培训内容主要是:科研课题的选题、开题、过程性管理,及研究方法等。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主要是听专家讲座及学习相关资料。多项内容的培训为实质性推进新课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改进培训形式和方法在培训过程中注意做到“四个结合”,即通识培训与学科培训相结合,全员培训与骨干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实验教师与非实验教师培训相结合。在培训方法上,除集中培训外,还采取了边培训、边实践的做法。即采取让教师亲身实践、现场观摩、即时反馈、小组研讨、录像分析等参与式的培训方法,引导教师积极参与提问、讨论,组织教师对自己和他人的实际教育行为、教育观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讨。然后,再实践、再研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提高培训质量在培训过程中,我们十分重视校本培训,应该讲当前有关新课程理念的辅导材料很多,我们组织骨干力量对各类辅导材料进行研究,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并结合该校的课堂教学实际组织编写了《走进新课程》《与新课程的对话》《新课程下的教学观》《点击课改》等校本培训教材,组织教师学习,使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我们改变了过去一人培训一人受益的弊端,对每次外出培训的教师都提出目标,规定任务。返校后,编写培训教材,登台演讲、登堂示范,从而使外出培训教师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也使他们受到了锻炼又发挥了他们的辐射带动作用。在培训过程中,我们要求参加培训的教师有笔记、有心得体会、有案例分析、有实施课改的新思路。同时我们学校还加强了对教师学习的考核和检查力度,实行定期与不定期考核相结合、全员检查与个别检查相结合的办法,并把教师的考核结果纳入年终考评。通过这一举措,激发了教师参与培训的动机,调动了教师的学习积极性,形成了“要我改”为“我要改”,“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学习氛围。 德高方能为师,身正才能垂范教师业务素质的提高固然是我们追求的永恒目标之一,但如果师德水平停滞不前,教育的整体质量必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我们把树师德与强师能两手一起抓,严格界定经师、庸师与名师。每学期组织两次家长与学生问卷调查,将教师的行为置于家长和社会各界的监督之下,使广大教师不断自觉提高师德修养。 近年来,学校涌现出一批先进典型,有全国优秀校长、省先进教育工作者、省优秀中青年校长、市“十百千工程”人选、省优秀教师、省优秀班主任、省优秀青年教师等,还有一批市县的劳动模范、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创中青年优质课先进个人。目前,该校已拥有一支由2位淮安市学科带头人,4名淮安市中青年骨干教师、9名楚州区学科带头人,7位参加过省级骨干教师培训、14位参加过市级骨干教师培训、18位主持过区级骨干教师培训的骨干教师队伍。在他们的带动下,一批青年骨干教师正迅速成长起来,挑起了学校的大梁。此外,该校还有13名教师参加过或正在参加研究生课程班的学习。 强化教科研,推动教师向“学者型”层次发展持续深入的开展教育科研是一所学校不断发展的原动力,是培养“学者型”“科研型”教师的有效手段。对此,学校领导和广大教师已形成共识。该校与华东师大、南京师大、淮阴师院等高校的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联系,经常邀请高校的科研专家到校讲学(中国著名学者李镇西博士、杨永亮教授曾莅临该校指导),介绍先进的教育理论和科研方法,更新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使该校教师的科研水平不断提高。此外,该校还聘请了本校31名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作为校级教研员,带动各教研组老师进行各个学科的课题研究。目前,该校承担着《中小学考试研究》、《学生信息素养和能力培养的研究》等2个国家级科研课题。 由于该校较早地把教育科研作为兴校的基本策略并付之实施,现已收到显著成效。教职工整体素质得到优化,初步实现了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学校迅速形成适合自身条件的、独具特色的教育教学体系,并不断上水平、上档次、出人才、出经验。近四年,已有一百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刊物上或在省市级以上学术会议交流并获奖。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指出: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为了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我们必须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着眼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时代发展的高度,来不断推进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以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抓课程改革,形成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 实施素质教育,课程改革是核心。该校成立了由校长、教师、专家、学生以及家长代表共同组成的“淮安外国语学校课程委员会”,制订出了《淮安外国语学校课程发展规划》及《课程实施方案》等,对课程进行具体的规划、实施、评价和调整。学校以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为突破口,合理调整好必修课与选修课、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中考科目与非中考科目的关系,从而形成一套有利于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 ⑴处理好新课标与课堂教学变革的关系。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我们在认真学习、制定措施的基础上,清醒地意识到新课标实施的“支点”在于课堂教学的改革,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它呼唤与之相适应的新教学组织形式的诞生,在新课改实践中,我们应着力促进教师推出以人为本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真正构建气氛民主,便于合作交流的开放性课堂,从真正意义上改革教师对课堂的垄断地位。否则,新课改只是一句空话,一条老路。不会营造出符合新课改的课堂教学的新境界。为此,该校组织了多层次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来推动新课改的有效实施。 组织“课堂教学研究月”活动,实现新课标思想与课堂教学的接轨。该校每学期第二个月被辟为“课堂教学研究月”,广泛动员教师参与课堂教学设计和讨论,让教师在开课中实施新课标,在观摩中思考新课标,在讨论中理解新课标。 开展“名师课堂展示周”活动,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观念的变革。为了让老师了解课堂教学的最新动态,我们将每学期的第八周定为“名师课堂展示周”,组织市、区学科带头人及省内特级教师为全校老师开设示范课,以进一步促进教师教学观的变革。 实施“课改汇报课”听评活动,构建教师心中的新课程体系。每隔两周,全校组织一次“课改汇报课”听评活动,教研组组织教师在听课的基础上进行讨论,形成总结性文字,编入每月一期的校刊。 这三个层次的活动,实现了从理论到实践再到理论的螺旋式上升,第一层次的活动重在以理论指导实践,第二层次的活动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第三层次的活动由实践再升华为理论。第一层次中的“理论”是别人的,第三层次中的“理论”是教师自主构建的。通过三个层次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促进了课堂教学新境界形成,使课堂教学真正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各教研组在学科教学改革中不断探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课堂教学模式,语文教研组的:“导学一自学一讲授—检测一小结”五步教学法;数学教研组的“目标教学法”和“问题诱导一指导尝试一变式训练一归纳小结一反馈矫正”五环教学法;物理教研组的“激趣.善诱、精讲、引思”教学法:化学备课组的分层质疑,带问探究——分组讨论,调控点拨——启发诱导,归纳小结——分层练习,评讲深化——巩固引申教学法:英语教研组的情景对话教学法及“复习一呈现一练习一反馈一巩固”五步教学法。 ⑵处理好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关系。 必修课体现了学生共性发展的要求,选修课则体现了对学生个性特长的尊重和发展,为学生未来定向发展打好基础。在教学工作实践中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必修课的优化上,这是提高办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在必修课的开设上我们突出一个“严”字,体现基础性和统一性;在选修课的开设上我们体现一个“活”字,体现拓展性和扬长性,该校结合教师特长和本地特色,开发了多种校本课程并开设了120多门选修课供学生选择,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 该校自1999年创办便将选修课程的开发设置放在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 ⑶处理好学科类课程与活动类课程的关系。 学科类课程是教师传授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途径。活动类课程是学生巩固、检查知识,并通过实践获得直接经验的有效途径。因此,我们的作法是既开好学科课程,又开好活动课程。在学科类课程教学实践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的原则,使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在活动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突出一个“动”字,通过研究性学习、劳技课和社会实践等让学生亲自动手去搞调查,进行实验操作和社会实践,使学生的主动性、实践性和创造性在综合实践类课程中得到充分发挥。 以社区服务卡带动社区服务活动的展开。社区服务卡本是社区为需要帮助的群众建立的一种便民卡,该校为了使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落到实处,将社区服务卡反用,与部分小区管理处取得联系,与他们合作为每一位参加社区服务的学生建立了社区服务卡。社区服务卡上的重要栏目便是社区服务活动记载表,要求每一位学生在双休日为社区建设付出自己的一份努力,然后由社区管理员(或乡镇负责人)在社区服务卡上记载盖章。促使学生积极参加社区服务,自觉将自己融入社会。在参加社区服务时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社区服务卡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加社区服务的热情,也有利于我们对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宏观调控。开展社区服务活动以来,该校学生成了社区建设的有力帮手。通过开展“小手牵大手”活动,参与了小区的环境整洁,清洁美化,文明服务的各类公益活动;开展“手拉手”结对活动,以本社区内有困难的家庭为主要服务对象,自己的同伴自己帮,同时对生活在本地区内的孤老和离退休老干部进行慰问与服务;参与社区建设与管理,为居委会工作出谋划策,参加社区综合治理及双休日值班巡逻等。社区工作的每一个层面都活跃着该校学生的身影。 以合作小组推进研究性学习的深入。研究性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学生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各种课题或项目设计、作品的设计与制作等为基本的学习载体;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以合作小组的建立为依托,该校在这一点上可谓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1999年刚刚建校,我们就提出了小组合作这一教育思想,将各班学生按成绩、是否住校、男女生比例,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期中、期末以年级为单位评选若干优秀合作小组予以表彰。课程改革的形势下,合作小组在各方面发挥出了更大的作用,已经不再局限于课堂的合作,而是向课外延伸。尤其在研究性学习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每学期初要求各班级将每个合作小组的研究课题报年级部,由年级部汇总整理派出指导老师予以指导。学生的选题深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楚州名人研究》《如何运用网页形象地展示文学作品——网页制作体会》《家庭电脑防守黑客的基本方法》《家庭上网方式优选法》《金属电化条件探究及其防护》《本校学生研究性学习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初中生课外阅读现状与思考》《中学生厌学心理调查与研究》《中学生的饮食习惯调查与研究》《 植物的向性运动》《楚州人为污染的研究》《 和谐之美——浅谈数形结合》《 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产品安排问题》《 本班研究性学习情况的多媒体展示》 《 当代中学生面对意外之财时的心态调查》《美国篮球文化对城区中学生的影响》《中学生上课时的小动作的负面的影响》等,一般上半学期为研究阶段,下半学期进行成果展示。 ⑷处理好中考科目与非中考科目的关系。 如何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直接关系到课程改革方案能否得到有效落实。我们认为最主要的是要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育人观。其次要在教学管理工作中对中考科目和非中考科目同等看待。其中包括创造同等的教学条件、纳入同样的考核范围之内。比如该校的劳技、体美音教学,除了创造与中考学科同等的教学条件外,还在师资、设备、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收到了较好的成效。 注重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在课程体系的建立中,该校还注意隐性课程在素质教育中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校园的整体布局规划和班级的布置中创设良好的物质、文化和人际氛围,在教学楼的走廊墙壁上悬挂学生的书画作品,努力使学校的每一堵墙都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每一片树叶都成为一张精美的书签,发挥学校每一种“潜在课程”润物细无声的作用 课程设置每周两节,在班级课表中显示出来。每堂课时间与正课时间一致。课程内容力求突出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对学生情感和意志的培养。它与必修课程一起构成学校课程体系。但它是对必修课程内容的补充、延伸,在活动形式上更加灵活。 组织形式每学期开学初,由全校教师申报本学期将开设的选修科目及需要的课时、必备的教学用书,教务处组织专人筛选,每学期三个年级选出三十六门选修课程,再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几年来该校先后开设了120多门选修课,每一门选修课都有完整的教学计划和详细的讲稿。 教学形式队 组 式:如合唱、舞蹈、球类选项等。 工作台式:如无线电、食品雕花、服装设计等。 个 体 式:如书法、计算机、棋类、阅读等; 集体活动式:如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体育竞赛、小记者团等。 教学内容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目前安排如下教学内容:无线电制作、食品雕花、计算机基础、电脑小报制作、科技发明;合唱、舞蹈、曲艺、绘画、书法、摄影、剪纸、篮球、排球、桥牌、象棋、围棋、影视评论、剧本创作、民间文学鉴赏等。 教学评价学生评价①选修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 ②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③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教师评价①教师每课时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教案,有考勤评价记录。 ②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③教师应保存学生的作品、资料及在活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资料。 ④教务处通过听课、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考核,并记入业务档案。 选修课程设置选修课程的设置、社区服务活动的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办学初期设有,后被取消,肯能以后再次举办)为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学生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全校有各种学科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30多个,参加的学生有两千多人次。学校开设有120门以上的选修课供学生选择,以此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特长。仅几年以来,该校就有近千名学生在全国、省、市、区的各种科技制作、科技论文、小发明、征文比赛、朗诵演讲比赛、各类艺术比赛中获奖。学生创新课题入选中央电视台《异想天开》栏目,在全国数百个参选课题中脱颖而出,与南师大附中等省内8所名校一同入选,央视为此专程来校实景拍摄,该课题后被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评为科普竞赛节目一等奖,此外还荣获组织、指导、表演等三个奖项。 所授荣誉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该校学生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中考优秀率稳居淮安市前列,2002年淮安外国语学校中考创造了楚州乃至淮安市教育史上空前的辉煌。初三(7)班葛凡同学以720分的优异成绩荣夺淮安市“中考状元”桂冠,学校有43人次获大市语、数、外、理、化单科状元,达淮阴中学分数线127人。淮安大市715分以上共12人,该校有5人。该校700分以上有21人(楚州区其它55所学校共1人,楚州区前30名中,该校占29人,另有6人699分),列淮安各县、区榜首。2003年中考在首届辉煌的基础上再次取得令人振奋的佳绩。朱宁、沈纯同学以优异的成绩考取苏州中学国际班;庄妍、王彦恺等9名同学考取南师附中实验班,江玲玲、丁雪成等十几位同学分别考取金陵中学、盐城中学等全省一流的名校实验班。张轲、楚旭两位同学以文考727的总成绩并列淮安市第二名。文考700分以上39人,文考680分以上127人,列全市第二。语、数、外、理、化、政等学科有二十多人获大市“单科状元”。学生学科竞赛获奖层次与级别一直稳居淮安大市第一。在2001年全国英语能力竞赛(初三组)中,该校获全国一、二、三等奖的同学有19名:卞婧同学以139分的优异成绩名列淮安大市第一名,淮安大市130分以上共5人,该校3人,淮安市前10名该校占5名。在2000年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计算机竞赛中,该校学生荣获一等奖一名(原淮阴市参赛选手中初中学生唯一一等奖获得者)、二等奖一名、三等奖四名。在2000年江苏省中学生“长青杯”信息学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中荣获团体第六名(原淮阴市参赛学校唯一团体奖获得者)。在2001年9月举办的第三届江苏省青少年奥林匹克计算机竞赛中,该校有16名同学获奖,省一等奖两名、省二等奖十三名,本次获奖的档次及人数在淮安市名列第一。在2001年第七届全国青少年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中,该校有10名同学获奖(省二等奖二名、省三等奖八名),学校获省团体第四名,沈纯、华夏两位同学以优异的成绩入选江苏省计算机奥赛集训队(全省初、高中共60名)。在全国第五届“语文报杯”作文竞赛中,该校有18名同学从20多万名竞赛选手中脱颖而出,获国家级奖项,其中陈丹、姜晓艳同学获初一组国家级一等奖,包揽了江苏省在这一级别中的所有奖项,刘陶 同学获初三组全国二等奖,位居江苏省榜首,学校荣获组织奖。在全国11届初中物理竞赛中,初二年级参赛同学囊获楚州区前17名,杨涛同学获全国一等奖(淮安大市最高分),获全国一等奖的共有4名,获全国二等奖的有9名,13名获江苏省一、二等奖;在2000年江苏省初中数学竞赛中,全楚州区获省一等奖的共有40名,其中初一年级21名,初二年级18名,初三年级1名。该校当时只有初一、初二两个年级,获省一等奖的学生数达33名,其中初一年级全区获省一等奖共21名,该校有18名;初二年级该校有16名(囊括前14名)。在2001年江苏省初中数学竞赛中,初一参赛同学140分以上有27人,比淮安市第二名的学校多5人,名列淮安大市第一名;初二参赛同学王彦凯、朱宁、陈腾妃、张明君以满分的优异成绩囊括淮安大市第1~4名;2003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与实验能力竞赛成绩——该校同学以绝对优势在淮安市所有县区二百多所初中中遥居第一。全市前五名该校有三人:华夏、朱宁、张轲;全市前三十名该校有七人:华夏、朱宁、张轲、张明君、沈纯、赵星辰、衡亮。前三十名所占人数名列全市第一。全国第十三届初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成绩——初二年级夏士灿、王旭彤同学以99分的优异成绩并列淮安市第一名。全市前五名该校有三人;全市前十名,该校有五人:夏士灿、王旭彤、张钟秀、周言、唐扬。江苏省第十七届数学竞赛——该校在前三届均列淮安市所有初中第一的基础上,初一至初三年级又全面丰收,再次以绝对优势在淮安市所有县区二百多所初中遥居第一。 2001年10月16日《中国教育报》以《直面民办教育》为题,2002年10月13日淮安电视台《孕育辉煌》节目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淮安外国语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纪实》为题,对该校开展素质教育的情况及取得的成绩进行了专题报道。 2、抓德育方式改革,提高德育成效。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我们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行为规范和养成教育为切入点,推行“导师制”和“自主管理”等德育模式改革。为了培养学生的组织和工作能力,该校在团委会、学生会、班级中推行干部竞聘上岗制度,让学生充分施展才干,展现他们的自治自理能力。与此同时,学校继续大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德育素养不断提高。由于学校德育工作卓有成效,1999年以来,该校已连续3次荣膺“楚州文明单位”称号,还先后被评为“淮安市德育先进集体”、“淮安市青年文明号”。德育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点。针对目前德育的新情况、新问题,该校以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为突破口,大胆进行德育方式的改革。德育处先后出台了《中学“自主管理”教育模式》、《导师制实施方案》等德育管理文件,全校推行了免监考制。通过实践,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得到不断提高。此外,该校还积极探索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德育过程的路子,认真进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校德育》这一课题的研究,并建立了校园德育资源库,为传统的德育方式注入了新的活力。实践证明,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改革是一条必由之路。 3、抓学习方式变革,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研究性学习对于改变学生原有的学习方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研究性学习”还未列入省颁课程计划时,该校就在初一、初二两个年段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自身的科研,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锻炼提高能力。此外,我们还通过各个学科的教学进行信息教育,让学生通过上网查阅资料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拓展知识结构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抓信息教育和分层教学,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石。 ⑴信息教育办学特色契合素质教育之精要 实践证明,在教育过程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实施素质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之一。因此,该校把面向21世纪的信息教育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突破口,并由此形成了该校的信息教育办学特色。该校一方面大力加强硬件设施建设,在20间教室内装备了多媒体设备,校园分布的信息点近100个;另一方面组织教师参加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学习并积极进行有关信息技术的课题研究。目前,该校全部教师已经能够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其中相当部分的教师能够制作出较高水平的课件。至今,该校已积累自制课件及网络课件近百个,其中有30多个课件获得过国家、省、市级的奖励,教师撰写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的论文多篇在省市刊物上发表,并有多篇论文获得全国一、二、三等奖。与此同时,学校通过骨干教师参与带动课题研究的形式,积极进行多媒体与教学整合的研究,探索提高教学效益的途径,多次参加全国性的“多媒体 与教学的整合”研讨会,向大会提交多篇论文并做交流发言。 信息教育的落脚点和归宿是培养出一大批具有较强信息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学生。经过努力,我们在这方面已初见成效。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大部分人已经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进行自主学习。如今,假如你登陆该校网站,你将感受到班级网页、个人网页的异彩纷呈;你将体验到《学生论坛》的浓烈氛围;你将领略到《哺鸾》文学的青春气息。在 刚刚结束的“江苏省中学生计算机编程大赛中,大市前10名,该校占了5名,总成绩居淮安市第一名,有2名学生入选淮安市代表队参加省集训队培训并获一等奖;在2003年江苏省“小报竞赛”中,该校学生获省一等奖2名,二等奖10名,优秀奖30名。 ⑵分层教学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石。 该校自创办以来一直十分重视对分层教学的研究。去年我们成功地办了两个实验班,即现在的初二(14)、(15)班,这两个班目前的数、理、化、英语、语文等学科的教学几乎与初三同步,其中大部分学生完全具备明年参加中考的实力。我们有办实验班的成功经验,又有楚州区乃至淮安市的一流师资,因此初一年级我们又开设了四个实验班,以让部分优秀学生脱颖而出。这四个班在教材选用及课程设置上都与普通班有所不同,英语使用了人教版和苏教版两套教材,数学除使用统编教材外,还选用了竞赛教材,语文兼用了课外读本。期中考试后准备开设物理课。我们在重视发展超常生的同时,更重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保证每一位同学都达到自己发展的最佳点,为了控制分化现象,本学期我们对课时进行重新整合,分配。每天上午排四节大课,每节课45分钟,下午排五节小课,每节课30分钟,以确保主干学科每天有专门的时间对作业纸中的当堂反馈部分进行反馈、过关。为了强化了老师的过关意识,每周五下午初一、初二年级的主干学科进行周闯关考试,以检测一周下来学生对基本内容的掌握情况,周闯关考试成绩低于95分的,视为不合格,周五晚上进行过关辅导,周六进行补测,以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知识。由于管理到位,措施扎实,初一年级的第一次月考就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三门学科总分300分,普通班年级均分271.2分,最高分292分,实验班年级均分280。7分。数学有34个满分,90分以上人数近700人,80分以下人数只有15人,英语有54个100分,90分以上752人,80分以下只有4人。语文90分以上近100人,85分以上达300人。其他各年级学科均分均达85分以上。该校在不改变正常教学行政班的前提下,提出了培养特长生的思路。初一年级成立了数奥辅导班、计算机奥林匹克竞赛辅导班、英语知识竞赛辅导班,初二年级增设了物奥辅导班,初三年级增设化学奥林匹克辅导班,利用晚自习时间进行辅导,让一批学有专长的学生得到更充分地发展。 5、发挥示范辐射功能,齐添教育满园春色。 该校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和骨干教师队伍优势,主动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优秀的管理和教育教学经验,在楚州区“帮扶结对校”教研活动中起到了龙头作用。该校每年均有多名骨干教师应邀为楚州区教师培训班授课,每学期都举办“教学开放周”和“教学观摩周”,开设8--10节面向全市的骨干教师示范课,近4年来前来该校听课评课的老师均达数千人次。该校通过多次承办省、地市等各种学术会议,使学校的教学经验在交流中不断向省内外辐射。近三年来,已承办“江苏省教育学会英语教育学科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淮安市信息教学研讨会”、“淮安市中考数学研讨会”、“江苏省生物教学研讨会”等省市级交流会10多次、楚州区级学科研讨会20多次。 未来发展淮安外国语学校深刻地认识到:伴随着中国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在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未来产业发展格局中,全社会对教育的需求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质的变化。中国加入WTO以后,教育的多元化发展也必将呈不可逆转之势。教育产业的竞争和发展趋势都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淮安外国语学校历经5年艰辛创业之后,在总结发展经验与教训基础上,对我们的未来作出了更加理性、更加超前的战略设计,以此来巩固成果,适应未来。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未来的变化日新月异。在挑战和机遇并存的时刻,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创新发展才是硬道理。我们将抓住时代的脉搏,继续发扬创新精神,增强忧患意识,负重奋进,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办出有自己特色的示范学校。“锻造自我,追求卓越”,是该校全体师生的共同志向;“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校园中幸福快乐地成长”,是该校追求的崇高教育境界。我们要让孩子们在校园里切身感受到:淮安外国语学校--走向成功的希望! 兄弟院校淮安外国语学校是翔宇教育集团创立之初建立的第一所学校 集团其他学校有: 宝应中学外国语(还被评为本市优秀学校) 监利总校 宝应实验初中 宝应实验小学 淮安曙光双语学校 监利新教育实验学校 学校地址淮安外国语学校 地址:淮安市楚州大道199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