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淮安清真寺 |
释义 | 淮安清真寺,初创于雍正年间。新中国成立初,寺院得到保护。“文革”中被毁。1979年始,政府数度拨款重建,迄1985年全部完成,大殿、南北讲堂、男女水房、门楼等建筑一应俱全,均为仿古风格,青砖青瓦,总占地面积1.54亩,总建筑面积495平方米,大殿130平方米。重建中葛维礼教长多方奔走,颇多出力。寺内现存有1920年重修碑记及“文革”中被保存下来的少数几件文物。本寺坊教民263户,1000余口,全部为回族。 历史该寺初创于雍正年间(1723一1735年),道光末季日臻完善,时主持教务者为常廷席阿訇,戴明选阿訇辅之。常廷璋阿訇(1785―1870年)祖籍山东济宁,生于江苏淮安府桃源县(今泅阳),早年求学于甘肃灵州(今宁夏灵武县),挂榜后复返济宁等地名寺深造,嘉庆五年(1800年)应聘本寺主持教务,达60年之久。他以学识渊博闻名远近,一时北自济南,南及南京、杭州等地,穆斯林纷纷前来求学,寺内绝帐高悬,门徒甚众.借此盛况未能持续,咸丰十年(1860年)捻军起义军进入王营,清真寺殃于战火,焚毁殆尽,回族或亡或逃,户口渐次零落。同治六年(1867年)戴明选之子静斋协理教务,先建茅屋数间,始作聚礼、讲习之所,不久复建草房大殿3间.光绪十年(1884年),戴静斋阿訇商得杨煦亭、马云峰、郭道生诸君赞助,改建石瓦大殿、讲堂等,稍复旧观。1912年又添建大门(耳房)、南讲堂、厨房,葛子明捐资建成水房。1920年复于殿前建瓦卷棚3间,新建东讲堂。全寺修整一新,庄严肃穆。 热心公益因常廷津老阿訇早年学成灵州道堂,受其影响本寺进哲赫忍耶教统,自清末迄今,或聘宁夏阿訇主持教务,或送本坊海里几赴宁县学习深造,归里后任教长,一直与哲赫忍耶道堂联系紧密。每年除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三大节日外,于农历正月十三日哲派第五代穆勒什德(清同治年间民族英雄)马化龙忌日举行纪念活动.本寺坊重视教育与社会公益,清末曾在寺内筹办苹英初等小学堂,1946年复办私立伊光小学,回汉兼收,盛时学生近300名、现任教长葛维礼哈吉主持教务近30年,,先后向政府申办了回民食品厂和回民综合厂,既解决清真寺自养,又解决了部分回族青年就业。并于1985年经省宗教局批准,开办淮阴市海里凡培训班,为苏北各地培养了一批急需的阿訇和宗教服务人员。葛教长现任中国伊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委员、伊协副会长,淮阴市、县政协常委、淮阴市伊协会长等职,为中国伊斯兰教界知名人士。因社会事务繁忙,加年近古稀,培育、扶持青年阿訇樊维明负责本守教务。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