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怀柔摩崖石刻 |
释义 | 怀柔摩崖石刻。即北京市怀柔区沙峪乡北沟村摩崖石刻,位于怀柔(县城西北20公里)沙峪乡北沟村北山沟内北沟村与庄户村交界处,是集古长城、摩崖石刻、自然景观为一体的风景旅游风景区。2002年向游人开放。总面积5.28平方公里,植被覆盖率90%最高峰俗称为“窑台”海拔高度为744米。古长城为明代所建,横卧在景区北部的山峦之颠,与慕田峪长城相连。 介绍沙峪乡北沟村摩崖石刻,位于北京怀柔(县城西北20公里)沙峪乡北沟村北山沟内北沟村与庄户村交界处,均为阴文,正书,共9处,分布在长约3公里的山沟内,由沟口往北依次石刻为: 1?“警心慎辔”,横刻,右首有竖刻的“辛丑”二小字; 2?“观澜”(竖刻)二大字,其左有“怀野”二小字; 3?“秦皇旧址”(横刻),“李逢时书”四小字; 4?“秦皇旧址”(竖刻); 5?“亟关逊(弥?)险”(竖刻); 6?“名关”(竖刻),其左刻“少山”二小字; 7?“无限华夷”(竖刻),其左刻“怀野”二小字; 8?“苍岩翠柏”(横刻),其右首竖刻“万历壬寅春”等小字,其左下有竖刻的“李逢时书”四小字; 9?“如堆”,署名“少山”。 现状现第1处已不存,余完好。此处原为“擦石口堡”、“擦石口关”,关口现塌废,摩崖石刻应为明代官员多次视察边关时所题。? 记载冯云鹏《金石索》曰:“就其山而凿之,曰摩崖。”叶昌炽《语石》认为:“今人见题名,或称之为摩崖,不知摩崖不皆题名也。即桂林诸山,诗、赋、赞、颂姑无论,唐宋《平蛮》诸碑、韩云卿《舜庙碑》,非巍然巨制乎?……晋、豫、齐、鲁间佛经、造像,亦往往刻于崖壁……盖摩崖,犹‘碑’也,为通称,为虚位,亦为刻石之纲,其文字则条目也。” 马衡《凡将斋金石丛稿·中国金石学概要》指出:“刻石之特立者谓之碣,天然者谓之摩崖。” 徐自强、吴梦麟在他们的新著《古代石刻通论》中认为:“摩崖石刻是石刻中的一个类别。所谓摩崖石刻,就是利用天然的石壁以刻文记事的石刻。”这里的摩崖石刻是专指文字石刻。在论述石质造像时,又提到了摩崖造像。 新发现以“摩崖石刻”命名的怀柔区渤海镇摩崖石刻景区,在原有“秦皇旧址”、“天限华夷”等9处明代摩崖石刻景观的基础上,日前(2007年6月4日)又发现“一泻千里”和“仰视见天”两处明代摩崖石刻。从而改写了《怀柔县志》关于渤海镇明代摩崖石刻数量的记载。 新发现的石刻与原来的9处同样坐落于渤海镇龙泉庄村北的长城古道上。其中“一泻千里”与“观澜”遥相呼应。“观澜”在沟谷东侧的石壁上,而“一泻千里”则位于沟谷西侧的石壁上。由于数百年风雨的侵蚀,那苍劲有力的字迹看上去虽有些模糊,但仍可辨认出字样。石刻为竖排版,笔划粗细大体一致,石刻的左下方,有楷书“明宇”字样,估计是作者的署名。村党支部书记孙自武介绍,从周围环境上看,石刻下方的沟谷高低落差有30多米,曾是水流湍急之处,雨季时,洪水自上而下,似脱缰的野马,“一泻千里”与对面“怀野”、“观澜”等石刻都是对这景象的记录。 顺着长城古道前行,过石刻“名关”0.5公里,一块长约2米,宽1米左右的孤石斜躺在沟谷之中,从模糊不清的字迹中看出,孤石上写有“仰视见天”四个字,字体为隶书。据推断,这块孤石原本应位于南山脚下的石壁之处,因早年山体滑坡,造成石块坠落于沟谷之中。这两处摩崖石刻的发现,为怀柔区渤海镇长城古道增添了新的看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