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化学计量数 |
释义 | 含义1. [化学] stoichiometric numbe 化学的计量数[huà xué jì liàng shù],实际上在这里就是方程式的配平,如果把方程式用待定系数法配平以后,得到的数字就是它的系数,也就是计量数。 化学计量数的概念应包括其内涵与外延,即化学计量数之比与粒子数之比、物质的量之比、气体体积比、反应速率之比等的关系。但它本身却不具备联系微观与宏观、统一初中与高中的功能。 就是一个化学反应每种物质前面的数字。 作用以整数来揭示化学反应各组分之间的关系,计量数可以不仅是是原子反应个数之间的比,还可以扩展到宏观的物质的量 质量 还可以是体积之间的关系。再者计量数可以突出化合价 电子转移的数量关系。 举例比如:C+O2=CO2,化学计量数分别是1,1,1 这个反应也可以写成 2C+202=2CO2,这样的话,化学计量数就分别是2,2,2 说明化学计量点是按化学反应关系求得的理论值。 关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系数”(即化学计量数),不宜简单看作是原子或分子的个数,事实上我们能够观察到的反应现象,决不是几个原子和分子间反应的结果,而是大量质点聚集所显示的宏观现象。(关于这一点可以留到学生将来学了摩尔的概念以后,再提出化学方程式还具有“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彼此之间的物质的量之比”的意义。)和这一点有联系的是目前把化学方程式读成几个分子的变化比较普遍,例如把2H2O2H2↑+O2↑读成“2个水分子电解后生成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这样的读法和上面所讲的原因一样,是不妥当的。在初中阶段还是把化学方程式读成:“水经过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为宜。只是在配平时再说把某个化学式前配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就可以了。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1)意义:化学方程式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生成什么物质;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 (2)书写方法: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反应的客观事实 ①反应物化学式写在左边,生成物化学式写在右边,中间用“=”相连接。 ②化学方程式的配平即在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前边配上必要的系数使反应物与生成物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 ③要注明反应所需要条件,如需要加热,使用催化剂等均需在等号上边写出。如需要两个以上条件时,一般把加热条件写在等号下边(或用Δ表示) ④注明生成物状态,用“↑”表示有气体生成(反应物中不含气体),“↓”表示有难溶物产生或有固体生成(反应物中不含固体)。 补充说明:①质量守恒定律指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 ①最小公倍数法: A、找出原子个数较多,且在反应式两边是一单一双的原子,求它的最小公倍数 ② 奇偶数法:反应式两边有一种原子个数为一奇一偶的,先将奇数变偶数,再配平 实际应用与转化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等于参加反映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如果体积相同的溶液还等于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等于气体体积之比 等于气体分子数之比 等于各物质反应速率之比 等于可逆反应中各物质的转化量之比 等于离子反应中离子碰撞概率之比 (高中阶段常见应用)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