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华中师范大学心灵与认知研究中心 |
释义 | 中心简介黑格尔认为,“认识自己的心灵,这是多么费力的一件事。”寻访人类文明史,自古希腊时期起,人类就开始了对心智奥秘孜孜不倦的探索。许多哲学家在此领域都有所涉猎,但是,时至今日,人们对心智之谜仍未求得明确的解,更不用说全解了。在当代的哲学发展中,由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局限与心智问题本身的复杂难解,心智在哲学中的研究一直处于非主流状态。但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心智哲学成为哲学研究的中心论题之一。尤其是最近一二十年以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变得异乎寻常地活跃和丰富。由于学科的不断融合与分野,科学与哲学的不断联姻,新兴学科的不断崛起,心灵哲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尊重。这一方面是因为在哲学理论上人们发现了心灵哲学中的问题和语言哲学、形而上学等其它领域的问题之间的深层次的内在关系,另一方面对心灵各方面的认知科学研究(包括心理学、语言学、脑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等)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心灵哲学的繁荣。正是如此,心智哲学的当代领军人物之一、美国著名哲学家塞尔指出“50年前语言哲学被认为是第一哲学,现在这一位置由心智哲学所取代”这是因为,心灵哲学的研究带动和涵盖了其他许多哲学分支的研究。我们正是在前有的研究之上试图积极参与这一国际性的学术大竞赛而设立了华中师范大学心灵与认知研究中心。 华中师范大学心灵与认知研究中心的研究有着深厚的学术底蕴和富有活力的朝气。本中心由国务院津贴享受者、国内知名心灵与认知专家高新民教授担当负责人,高新民教授也是湖北省普通高校跨世纪学术带头人,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就开始关注心灵与认知问题,进行了深入扎实的研究,对该领域的研究历史、发展现状、理论前沿和热点问题非常熟悉,并取得了一系列前期成果,多次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曾荣获“金岳霖学术奖”、“湖北社科奖”等重大学术奖项。高新民教授曾在《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等哲学类权威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并已出版此领域学术专著6部。本中心依托国务院一级学科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点、博士点,其实力雄厚、学术成果突出,分别是华中师范大学重点学科。高新民教授作为该硕士点的学科带头人和博士点学术梯队的骨干成员,具有丰富的科研组织管理经验。其他参与者有的是已取得该领域的博士学位,有的正在攻读该领域博士学位。他们都就认知科学、心理学、计算机科学、人生哲学等作过专门研究,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科研成果并有较好的社会影响。该研究组委托图书馆订购了大量心灵哲学、认知科学方面的外文专著。此外,课题组成员与国内同行联系广泛,与国外主要的心灵哲学家、认知科学家也建立了良好的学术联系。我们也有专业人员及时了解国内外学术动态,获得最新学术信息和资料。 我们期待国际、国内的各位专家与学者的交流与联系。 学术团队高新民,1957年3月生,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心灵与认知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哲学史、心灵哲学、宗教哲学和人生哲学。在《哲学研究》和《自然辩证法通讯》等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有《心灵哲学》和《西利斯》等五部译著, 《心灵的解构——西方心灵哲学本体论变革研究》《人心与人生》《智者的人生哲学》《意向性理论的当代发展》和《人自身的宇宙之谜》等六部专著,其中《现代西方心灵哲学》一书获“金岳霖学术奖”和“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近五年来主要研究成果 一、专著 1、《意向性理论的当代发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2、《人心与人生》,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3、《心灵的解构——心灵哲学本体论变革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二、译著 1、《当代西方心灵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三、论文 1、反个体主义及其宽心灵观,《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9年第2期 2、普赖斯特的非存在论辩护策略,《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 3、意向性观念的祛魅与重构,《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9年第1期 4、意向性研究的心灵哲学进路,《学术月刊》 2008年第10期 5、心灵哲学中的思想实验,《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8期 6、句法机怎样才能成为语义机?——本体论语义学及其启示,《自然辩证法通讯》2008年第4期 7、现当代意向性研究的走向及特点,《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8年第4期 8、心理内容:心灵自我认识的聚焦点,《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9、意向性难题的中国式解析,《哲学动态》2008年第4期 10、试论马克思主义意识论阐释的范式转换,《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 11、当代心灵哲学境遇下计算主义之解读与批判,《江西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 12、自然主义的意向性难题与信息语义学,《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7年第12期 13、新目的论与心智的终极解释,《哲学研究》2007年第11期 14、“宽”“窄”问题:意向性研究的新视域,《福建论坛》2007年第8期 15、人工智能的瓶颈问题与本体论语义学的回应,《哲学动态》2007年第6期 16、“本体论”理解的元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的本体论,《武汉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 17、当代认知科学研究策略反思,《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年第3期 18、从语言哲学看科学意识研究发展,《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2期 19、胡塞尔的意向性学说及其特点,《德国哲学》2007年卷 20、计算主义在心灵哲学中的两大前沿问题评析,《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7年第4期 21、马克思主义意识论阐释的几个问题,《哲学研究》2006年第11期 22、本质认识的元问题与宗教的本质,《江海学刊》2006年第4期 23、生物学转向与新目的论,《哲学动态》2006年第1期 24、戴维森的解释理论及其心灵哲学意蕴,《哲学研究》2005年第6期 25、从意向性看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5年第5期 26、解释与解构,《天津社会科学》2005年第3期 27、人在什么意义上有“心灵”,《福建论坛》2005年第3期 28、心灵的解构:西方心灵哲学本体论变革研究,《江海学刊》2005年第2期 殷筱,1972年生,湖北仙桃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哲学系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心灵与认知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心灵与认知哲学。 近五年来主要研究成果 一、译著 1、《当代西方心灵哲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二、论文 1、意向性观念的祛魅与重构,《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9年01期 2、从意识的本体论地位看哲学基本问题的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3、荀子的心、性与圣人可求论,《新探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4、试析康德的“自我意识”,《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01期 5、从心理语言的种系发生看原始灵魂观念的生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新目的论与心智的终极解释,《哲学研究》2007年11期 7、心灵观念的语言发生学研究,《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年07期 8、马克思主义意识论阐释的几个问题哲学研究2006年11期 9、当代西方哲学中的随附性研究,《襄樊学院学报》2005年 01期 10、心灵的解构:当代西方心灵哲学的“本体论变革”,《江海学刊》2005年02期 11、戴维森的解释主义及其心灵哲学意蕴,《哲学研究》2005年06期 中心成员还有:刘明海、宋荣、杨足佼、刘占峰、吴胜锋、蒙锡岗、陈剑涛、李艳鸽等学者,不一而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