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释义

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成立于1984年,是由原园艺农产品贮藏加工学科、动物科学学院动物营养专业和农业工程学科等相关学科专业于1984年合并组建而成。 1985年食品科学本科专业开始招生,是原国家教委批准全国试办的两个专业之一,也是农业部利用世界银行贷款重点建设的两个高等农业教育项目之一。 学院现设有食品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食品安全与微生物系、食品科学与工程系等3个系,设有学院办公室1个,中心实验室1个和教学实验实习中心1个,1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1个农业部研究室和4个校级研究室。

学院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6个博士学位授权专业,6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专业),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个普通本科专业、1个新高职专科专业和继续教育本专科专业及自学考试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工58人,全日制在校生1000人,其中研究生260人。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 杨任海 院 长: 潘思轶 党委副书记: 吴 珊 副院长: 熊善柏 李斌 马美湖 李柱红

师资队伍

学院注重师资队伍建设,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现有的53名教职工中有专任教师39人,其中教授18人(博士生导师9人),副教授1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人,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80%。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湖北省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湖北省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2名、学术骨干2名,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第二层次人才1人。

人才培养

学院已建立起从“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普通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相结合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2个本科专业和1个新高职食品加工专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继续教育本专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自学考试本科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含4个博士学位和4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点(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拥有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院办学条件良好,拥有专用5000m2教学、科研楼一幢,设有1个面积达700m2的“功能强劲、结构合理、通用综合、先进高效”的本科教学实验中心及“综合性强、功能多、通用性好、科技含量高、知识和技术集成度高”研究为主的中心实验室等4个研究实验室,并设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功能食品研究中心、农业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农业部食品微生物研究室。拥有液-质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多功能发酵罐、红外光谱仪、冷冻干燥机、万能研究显微镜、超微粉碎机、果汁工程实验装置等先进的分析仪器与加工设备共625台件,价值1700多万元。所有课程均实行多媒体教学。学院拥有稳定的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000人,其中研究生140人,本专科生800余人,全日制继续教育学生200人。

学院以培养具有化学、生物学、营养学、环境科学、毒理学、管理学、食品工程和食品加工与贮藏专业知识,能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质量控制管理、食品安全检测、安全评价、新产品开发、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市场营销、食品企业的经营管理并熟悉国际食品质量安全体系和标准工作的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学院注重学生基本理论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素质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塑造,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扎实、知识面宽、有创新精神、能力强、素质高、工作适应性强,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应届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考研率达到25%以上。

学科建设

学院的学科建设以食品化学为优势,以食品安全和功能食品为突破口,运用现代高新技术,提升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水平,努力实现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齐头并进,整体水平国内一流。 食品科学 本学科于2000年、2003年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学科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础学科,是学科发展的核心和支柱,是用现代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学科的重要领域之一。主要包括食品化学、食品营养、功能食品及其分子生物学基础、天然产物化学、食品微生物等。它的发展历程充分体现了相关多学科的交叉融合,高新技术在传统研究领域中的运用以及食品与人类健康的关系。我院本学科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拥有一支学术造诣较深的、由多学科研究人员组成的群体,以留学回国人员为主体,平均年龄不足40岁。中青年骨干均具有博士学位,年龄与专业结构合理,学风严谨,勇于创新。本学科的主要特色体现在:注重原始创新;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创新性地开发利用新资源,提出新观点;基础理论和应用相结合,注重技术创新。本学科已成为我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并带动和促进了相关学科方向的发展。其整体学术水平与创新能力、现代仪器手段及分子生物学前沿技术的应用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处于先进行列。在功能因子保健功能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及机理研究、天然产物高级结构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本学科于1986年、1993年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为全国农业院校中的第二个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博士点。2000年被批准为农业部重点学科。2003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学科综合利用化学、生物学、工程学和营养学等学科基础理论,以合理利用食品资源、开发新产品,最佳化配方及工艺,推进我国食品加工、贮运、流通现代化为目标,研究开发农产品加工和贮藏新技术。本学科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在一批老专家的辛勤耕耘和带领下,在研究条件、研究队伍、研究水平等方面均具有较明显的加强。在果蔬资源的加工及综合利用、农产品加工理论、食品大分子加工特性、加工过程中的品质控制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本学科于2003年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3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我院多年来在粮食、油脂和植物蛋白工程这一重要领域始终开展科学研究,在粮食贮藏生理、贮藏病虫害、粮食干燥理论与工程技术、粮食深加工理论技术与综合利用,油脂加工技术、功能性油脂加工利用、油脂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植物蛋白资源评价、加工技术和理论、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关系、蛋白质利用和深加工产品研究、新蛋白的鉴定和评价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本学科于2003年分别获得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2003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学科以淡水水产品的深度加工利用为研究目标,运用现代食品加工手段探索水产品的营养成分构成的特点、微观结构,在贮藏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及控制原理、途径。研制新产品,筛选新的加工工艺,提出可行的工艺参数,丰富水产制品数量,提高产品品质,为水产品资源的综合加工利用开创新的途径。在淡水鱼加加工技术和理论、应用生物技术和冰温保鲜技术开展名特优鱼的保鲜保活和低值鱼综合加工利用研究,形成了明显的特色。

研究机构

农业部食品安全评价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食品微生物研究室食品科学与工程研究所功能食品研究中心农业应用化学研究所 农业部食品安全评价重点开放实验室 农业部食品安全评价重点开放实验室于2002年由农业部批准成立,由校内相关学科人员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组建而成。

实验室多年来始终在食品安全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揭示有害化学物质和食源性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发生和消除规律,建立残留物和微生物安全性评价和监控的技术体系。已在食品携带的病原细菌与人体在DNA水平上的相互作用研究、快速自动检测技术研究、我国几种主要食用农产品和食品安全全程控制的标准化技术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2001年成功主办了“第一届中美食品安全与全程控制国际学术研讨会”。完成并正在承担多项国家、省市级研究课题和国际合作课题。食品安全基础和应用研究已成为学院学科新的生长点。

科学研究

学院注重科学研究工作,“十五”期间共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课题、省部市级课题和横向科研课题国家及省部级课题94项,科研经费达2800余万元。获省部级奖9项,获得发明专利共23项,科研成果转让共42项,科研成果被采用共52项,直接经济效益34380万元。发表论文共572篇,其中SCI、EI、ISTP收录55篇。 对外交流 学院一贯注重开展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承办过多次国际国内学术研讨会,与美、日、加、法、芬兰、丹麦和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20余所大学,开展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对外交流扩大了学院的影响,促进了学科发展,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发展目标 建设一支团结协作、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学术队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多出高水平成果,使学科水平处于国内同行前列,组建国家食品工程技术中心,在某些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建设国家级重点学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8:2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