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 |
释义 | 华中科技大学从196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经国家批准,华中科技大学于1984年4月试办研究生院(共22所),并于1996年2月首批被批准正式成立研究生院(共10所)。目前拥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11大学科门类的研究生培养体系。 基本概况华中科技大学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81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56个,专业硕士点有工程硕士、法律硕士(J.M)、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临床医学硕士(M.M)、公共卫生硕士(MPH)、风景园林硕士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9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1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 师资队伍华中科技大学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截至2008年,专任教师3000余人,其中教授1036人、副教授1333人、博士生导师907人;教师中有院士24人(含双聘院士13人),千人计划学者17人,973首席科学家8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35人、讲座教授3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6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3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5人,楚天学者40人。 截止到2008年12月,研究生在校规模达到18963人,其中博士生6295人,硕士生12668人。研究生和本科生的比例约为1:2。 华中科技大学首批获准在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范围内自主设置二级学科专业,首批获准自主确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分数线,是我国造就高层次专门人才的研究生培养基地之一。 办学理念华中科技大学坚持“育人为本,创新是魂,责任以行”的办学理念,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融合,促进学研产协调发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在研究生教育上,根据“创新是灵魂,科学研究主导是核心,导师负责制是基础”的指导思想,不断提高培养质量,产生更多的创新成果。 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注重研究生教育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研究并重,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校企合作培养,国内外联合培养,学年制与学分制相结合的弹性学制等办学思路和形式,有力地促进了该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 科研机构国家级25个国家实验室1个 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依托单位是华中科技大学,三个组建单位: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 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筹) 国家重点实验室5个 激光技术、煤燃烧、材料成形与模具技术、数字制造与装备技术、强电磁工程与新技术等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专业实验室2个 新型电机、外存储系统等国家专业实验室 国防重点实验室1个 多谱信息处理国防重点实验室 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 激光加工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企业信息化(CAD)应用支撑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国家安全防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纳米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生物芯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组建方之一) 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 下一代互联网接入系统国家工程实验室 其他国家级科研机构7个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武汉引力与固体潮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生物医药技术服务平台、武汉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武汉研究基地) 省部级6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3个 智能制造技术、图像信息处理与智能控制、信息存储系统、生物医学光子学、基本物理量测量、器官移植、环境与健康、聚变与电磁新技术、服务计算技术与系统、分子生物物理、神经系统重大疾病、生物靶向治疗、肿瘤侵袭转移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其他部委重点实验室8个 给排水建设部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器官移植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呼吸系统疾病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武汉)、病理生理中医药科研国家三级实验室、骨代谢中医药科研国家三级实验室、针灸神经生物学中医药科研国家三级实验室、中药药理中医药科研国家三级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 敏感陶瓷、数据存储系统与技术、电力安全与高效利用、新型电机与特种电磁装备、能源动力装置节能减排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研究中心2个 制造技术国际标准、磁约束核聚变等教育部研究中心 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3个 机械设计与制造、生物医学光子学、煤燃烧等教育部网上合作研究中心 部级研究中心(所)4个 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华中地区网络中心、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武汉)、华工自动控制研究所、计划生育研究所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16个 引力与量子物理、集群与网格计算、智能互联网技术、数字流域科学与技术、肿瘤侵袭转移、电力安全与高效、生物信息与分子成像、神经系统重大疾病、生物靶向治疗、生物无机化学与药物、材料化学与服役失效、分子影像、控制结构、天然药物化学与资源评价、船舶和海洋水动力学、工程机构分析与安全评定等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 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数据库、纳米药物、电子制造装备等湖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北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1个 湖北省光电测试技术服务中心 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6个 院校发展研究中心、现代信息管理研究中心、现代经济学研究中心、媒介技术与传播发展研究中心、区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非传统安全研究中心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1个 理论经济学、教育学、哲学、新闻传播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水利工程 、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学、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船舶与海洋工程、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光学工程 人才培养研究生院始终将研究生培养质量放在工作的首位,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提高质量。实施与健全导师负责制,配备研究生政治辅导员,实行奖学金、助学金制度,设立研究生“三助”岗位,实行研究生中期考核,进行博士导师遴选和副导师预备队伍建设,资助和扶持导师编写、出版专著和研究生教学用书,推进研究生培养基地建设等,研究生教育质量得到了广泛肯定,在全国高校中具有重要影响力。 学生活动丰富多彩的研究生活动,是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教育的一大特色。“科学精神与实践讲座”、“博士论坛”、 “学术沙龙”、“企业论坛”、“科技十佳”评比、研究生运动会、“十大歌手赛”等课外科技、文化、体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研究生的生活,开阔了眼界。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和研究生社团活动使研究生增长了才干,提高了适应性,增强了社会责任感。研究生会设立了研究生科技创新基金,建立了专业性科技创新基地,开展学术年会、学术讲座和研究生科技创新活动,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发展前景华中科技大学始终重视研究生院的建设,不断强化服务与管理职能。本着“育人为本”和“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建设“招生—培养—就业”一条龙的服务体系,为研究生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学在华中大”的优良传统,蓬勃向上的精神状态,以人为本的优质服务,体现了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的精神面貌。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