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
释义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原《同济医科大学学报》)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中科技大学主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 中文名称: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外文名称:Acta Medicinae Universitatis Scientiae et Technologiae Huazhong 语言:中文 类别:出版,医学期刊 主管单位:教育部 主办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编辑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创刊时间:1957 出版周期:双月 国内刊号:CN:42-1678/R 国际刊号:ISSN:1672-0741 邮发代号:38-37 定价:12.00 元/期; 72.00 元/年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期刊简介收录情况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为:中文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该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MEDLARS和DIALOG国际联机情报检索系统、《荷兰医学文摘》(EM)、俄罗斯《文摘杂志》(AJ)、《中国科技引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摘》、《中国医学文摘》系列18种分册收录和检索。同时,该刊多次荣获国家有关部门和省政府的表彰与奖励。 报道内容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主要刊登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环境医学、法医学、药学和中医中药学等方面的论文。 读者对象为国内外高级医药、卫生、科技人员。 投稿须知来稿要求1.1 文稿应具科学性、创新性、逻辑性,并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论点鲜明,资料可靠,数据准确,结论明确,文字简练,层次清楚,打印工整。论著稿全文(包括中英文摘要、图表、参考文献)一般不超过6000字,经验交流、技术交流一般不超过4000字,论文摘要、病例报告、短篇报道不超过2000字。请务必使用规范的汉字及词语。1.2 该刊实行盲法审稿,来稿一式两份(用小4号字、1.5倍行距打印),文稿中不出现任何有关作者本人的信息。另纸打印一份中英文对照的文题、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应准确、规范、完整)及邮政编码。如系2个单位及以上者,则在作者姓名右上角排阿拉伯数字角码,按序将单位名称写于作者下方。并注明第一作者的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及第一作者或联系人的电话号码。 1.3 来稿须经作者所在单位审核并附单位推荐信。推荐信应证明内容不涉及保密、署名无争议、未一稿两投等项。 1.4 论著、经验交流、技术交流稿需要附中、英文摘要和关键词。采用结构式摘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结论),文字限200字左右。英文摘要译出文题、作者姓名(按汉语拼音列前3位,3位以上者加et al)及作者单位和邮政编码。关键词一般3~5个,请采用最新版的MeSH词表(医学主题词注释字顺表)中的主题词,MeSH词表中无该词时,方可用习用的自由词。使用缩略语,应在文中首次出现处写明中、英文全称。 1.5 表格采用三线表,表序按正文中出现的顺序连续编码,表题以不超过15个字为宜。数据不多、栏目过繁、文字过多者均不宜列表。表内同一指标数字的有效位数应一致。 1.6 线条图应另纸描绘,全图外廓以矩形为宜,高宽比例约为5∶7,避免过于扁宽或狭长。照片图须清晰,层次分明,并于背面注明作者姓名、图号和上下方向,图题及说明应另纸书写,不要在照片背面写图解或划损照片。 1.7 参考文献必须以作者亲自阅读过的近年主要文献为限,并由作者对照原文核实。一般不超过10条。内部刊物、未发表资料、私人通讯等勿作参考文献引用。参考文献的编号按照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用阿拉伯数字加方括号角注。并按引用的先后顺序排列于文末。 1.8 论文如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省、部级以上基金资助项目,请于首页左下脚处注明基金名称及编号,并附基金证书复印件。如获奖,请另用纸注明获奖的种类,并请附获奖证书的复印件。 注意事项2.1 投稿者请自留底稿。请勿一稿两投。来稿一律文责自负。 2.2 每篇稿件收稿件审理费20元整,外地作者可通过邮局汇款,请勿在信内夹寄现金。汇款寄至:武汉市航空路13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学报编辑部 冯 琪 收,邮政编码430030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