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华中科技大学电工电子科技创新中心 |
释义 | 华中科技大学电工电子科技创新中心成立于2001年,是国家工科基础课程电工电子教学基地(2004年,通过教育部验收并被评为“优秀”)、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06年首批通过的2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之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负责教学基地和示范中心的各项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其前身可追溯到1990年电信系建立的“小红帽”家电服务队,1992年建立的“电力系课外科技活动中心”。 华中科技大学电工电子科技创新中心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的两个国家重点学科(电机与电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子与信息工程系的两个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为学科背景,以“为精英提供机会,让机会造就大师”为建设理念,以“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为人才培养目标,以建立全开放的创新实验室为基础平台,以开设系列电子信息类实践选修课为教学平台,以组建学生科研团队、申报和实施大学生创新研究项目为科研平台,以参加电子信息类为主的重大学科竞赛为检测平台,构建了大学生创新基地实践创新培养体系,致力于将中心建设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孵化中心、国内国际重大学科竞赛的培训中心、科技创新活动及创新实践教学改革的示范中心。 培养理念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怎样培养具有时代感的创新人才,已成为关系国家科技发展的重大问题,而此问题的关键是在于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思维模式,构建现代人才培养理念。 华中科技大学电工电子科技创新中心在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当中,开创性地建立起一套紧随时代的创新人才的培养理念,具体方面如下: 1 树立精英意识。随着我国多年高等教育的人才积累和高等教育日益大众化化,在校学生如果仅仅满足于“已是”大学生,而缺乏应对激烈社会竞争的意识,将使他们在踏入社会后变得无法适应社会的要求而产生巨大的失落感。因此,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中心的创新人才教育就要强化学生的危机感,树立精英意识。中心认为“精英”应体现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富有爱心、注重团队配合和讲求奉献、高效率地学习和积极投身实践、善于创造性解决问题和开拓新领域。简而言之,就是“德才兼备”的复合型的优秀大学生。因此,中心应以培养精英为目的来组织选拔和培训学生。 2 引入规范化教学。传统的课外教育模式存在诸多弊病,如学习内容不系统,任凭学生个性发展,无视创新人才所应具备的学科基础和知识体系,学习时间不连续,监控体系不健全等。中心认为课外教育必须借鉴一课的教学模式,使其规范化、有序化、制度化。因此本中心及早地确定了创新人才培养措施,制定了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开设公共选修课,组织召开专题讲座及暑期强化培训班等方式,将分散的课外科技活动发展成为既具有二课特色,又体现一课优点的新型教育。 3 突出个性化培养。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中心认为教育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对学生因材施教,让学生因需受教。因此在中心培训的学生既可按制定的教学计划学习,也可由指导教师与学生协商拟定个性培养计划,或者参加中心内部的科技创新团队跟随团队学习;既可选择中心提供的研究项目,也可根据个人的研究兴趣自选项目,以合作或单独进行的方式展开课外科技创新项目研究。 4 提倡自主式学习。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是自己的事的理念,提倡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思维方法,而不宜采用一课的教学模式,用大量的时间讲授研究的内容,也不宜采用学徒式的教育模式,使学生从灌输式教学模式中走出来,学会独立自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5 注重品德素质教育。中心在进行科技素质教育的同时,提出“做中学,学中做;学做人,学做事”的人文理念。重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职业道德精神和人文关怀精神;强化学生责任意识,诚信意识。 6 强调专业理论素养。中心培养的学生是企业的研发主力、项目经理、技术总监,而不是技工。因此,只有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才可能有研发的后劲和创新的潜力。 培养措施创新人才的培养,要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为先导,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为核心,依托现有的教学资源,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和个性发展的氛围,形成一个良好的创新人才培养环境。基于以上的认识,中心主要采用了以下措施: 1 实行规范化的管理 为保障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在初创时期就制定了中心建设规划方案,并在实践中不断予以完善。规划方案涵盖了中心的定位,中长期规划,人才培养目标、形式、措施及方案,管理条例与制度等内容,并重点强调了制度建设。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为中心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2 创建开放性的实践环境 中心制定招生制度,学员管理制度,设备、元件、书籍管理制度,签署入驻基地的纪律文明公约,学生刷卡进出,计算机记录其进出信息,视频监控人员流动及设备进出,严禁设备、器材、书籍违规流出中心,用制度和技术保障中心所有的资源向学生全天候开放。中心购置大量的常用实验仪器和少量的专用测试仪器,学生可根据需要自由选用;购买实验器材,常用器材学生可根据需要自由取用,贵重及专用元器件登记领用,用毕后归还,缺少器材随时登记,由中心统一购买;订阅报刊、购买书籍,设置阅览室,建立中心局域网,学生不出实验室即可查阅相关资料。中心自由而又规范、全开放的实践环境为学生构筑了坚实的基础平台。 3 全方位筹措实践教学资源 依托国家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构建创新实验室协作网络,从协作实验室中获取实践教学资源;与培训对象形成利益共同体,培训对象的发展与进步就是中心的发展与进步,培训对象的资源就是中心的资源;与企业合作共建创新基地、成立联合实验室、开展联合培训、合作举办竞赛等形式从企业获取经费、器件、设备、技术培训以及竞赛奖励等方面的支持;积极参加企业主办或协办的学科竞赛,从竞赛中获取最新技术及开发平台等教学资源。图2是2006年中心与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签署的大学生创新基地共建协议。 培训课程经过多年课外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中心积累了大量电子信息类的培训资料。在中心成立之后,借学校全面推行学分制改革之际,中心将课外优质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形成“电工电子工程基础Ⅰ—Ⅸ”系列课程,并以华中科技大学自然科学类公共选修课的形式面向中心培训学生设课。 截止到2008年上半年,中心已累计开设82个课堂共计2829学时,6255名学生选修。将课外培训纳入正规教学体系,不但使分散、无序的课外培训规范化、有序化,同时也解决了多年来阻碍课外活动开展的诸多问题,如指导教师工作量的计算、酬金的发放,培训场所等系列问题。此外,通过开设系列电子信息类工程实践选修课,也为大学生创新基地的常态化培训构建了教学平台。 学科竞赛学科竞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创新教育的特殊形式和有效载体,同时也是对中心创新教育质量进行检验的良好手段。中心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并通过竞赛来检验中心的培训效果,继而形成以竞赛带培训、竞赛促培训的培训模式以完成创新基地检测平台的构建。 截止到2008年上半年,中心共组织学生参加了9项国际竞赛,14项国家竞赛,3项省级竞赛,企业及其他竞赛共计10项,参赛学生共计867人次,获奖学生共计591人次,其中有15名学生走出国门与全球学子同台竞技。 中心资源中心现有专职管理指导教师2人,兼职指导教师4人,研究生助教10人,学术专家组成员30余人,面向全校每年招收大一学生270~300人,年培训学生600余人;专用实验室面积512平方米,固定资产超过100万元;拥有70套电子线路实验所需要的示波器、函数发生器、稳压电源和万用表等主要设备,以及部分专用高档测试设备;并建立了中心网站,配备了具有216个接口的局域网。图3为中心自由而又规范、全开放的创新实验室。 实践创新成果中心自2001年3月筹建以来,积极开展对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的研究与实践,初步建立起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的课外培养体系,在不断探索和积累经验的过程取得了一系列令人可喜的成果。 创新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积极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研究,教学改革成绩斐然。中心自2001年创建以来,到2008年上半年为止,中心教师已申报和实施了4项省教学研究项目,2项校教学研究项目;发表了18篇创新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论文;开设了“电工电子工程基础Ⅰ—Ⅸ”系列培训课程;出版3本培训教材《电子线路综合设计》(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VerilogHDL与数字ASIC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制作基础》;编写相关培训讲义4本。 2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人才。 中心自2001年成立以来,到2008年上半年为止中心已累计招收并培训了八届共计1498名学生。其中,155名学生参与了各类创新项目的申报和实施,完成项目共计49项;867人次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参赛项目共计36项;28人被评为科技创新活动标兵,219人被评为科技创新活动优秀个人,222人被评为科技创新活动积极分子。中心学生通过参加培训、申报创新项目、参加学科竞赛等途径逐渐成长为实践动手能力强、创新意识浓厚的高素质人才。以2004级毕业生为例,2004年中心面向全校招收04级学生200人,2008年中心04级毕业学生共计113人,其中6人留学(5.3%),76人读研(67.3%),31人工作(27.4%)。中心学生在中心的成长历程必将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必将使创新之魂永植其身。 大学生科研成果积极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科研训练,培训学生科研能力突出。中心自2001年成立以来,到2008年上半年为止中心学生已累计发表科技论文23篇;获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14项;申报发明专利5项;申报实用型专利5项,其中3项已获专利证书;申报和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9项、“大学生创新研究项目”36项、“华中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4项。培训学生科研能力突出,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和研究生导师的好评。许许多多的学生因其在中心的科研经历而创业信心倍增,并由此走上自主创业之路。2008年,“首届武汉大学生科技创业挑战赛”决赛6支队伍中,中心毕业学生参与的两个团队分别获得决赛第四名和第五名好成绩。 大学生学科竞赛成果积极组织和培训学生参加各类重大学科竞赛,学科竞赛屡创佳绩。2007 年国际未来能源挑战赛中心学生获美国电源制造商协会最佳创新奖和奖金5000美元(中国唯一获奖学校),2007年第二届全球年轻工程师工程创意竞赛中心学生获荣誉奖和奖金5000欧元(中国俩所学校获奖),2003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心学生获特等奖“索尼杯”,2007年第十届“挑战杯”飞利浦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心学生获国家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全校6项),2007年第32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预赛中心学生获金奖1项,2006、2007年中心学生连续两届入围微软全球学生大赛嵌入式开发竞赛决赛,第六、第七两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获奖数量均居全国高校第一。中心自2001年成立以来,到2007年底为止中心学生共获国际杰出创新奖1项,国际优胜奖3项;国家特等奖1项、国家一等奖34项、国家二等奖17项、国家三等奖14项、优胜奖10项、省一等奖40项、省二等奖65项。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