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华亭县
释义

华亭县地名,上海市与甘肃省各有一个叫华亭县的地方。

甘肃华亭县

县情简介

工业基础雄厚。华亭素有陇东“煤城瓷镇”之称,矿区煤炭储量33.7亿吨,占全省已探明煤炭储量的40.2%,是全国13个重点产煤基地、西北3大产煤矿区之一,也是甘肃省煤、电、化、运一体化综合产业开发的核心区。华亭煤炭具有“三高三低”(高挥发性、高化学活性、高发热量,低灰、低硫、低磷)的良好品质,是优质的动力、气化和化工用煤。矿区现有各类矿井22对(其中:华亭煤业集团6对,华亭煤电股份有限公司4对,县属乡镇煤矿9对,异县矿3对),有27万千瓦、5万千瓦电厂各1座,6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开工建设。2006年生产原煤1415.49万吨,发电3.2亿度。境内石灰石、陶土、坩泥等资源储量可观,开发潜力较大。甘肃华亭工业园区已入驻企业18户,引资32.34亿元,完成投资5.16亿元。目前,全县初步形成了以煤电产业为龙头,化工、建材、陶瓷、电瓷、机械制造等多业并举,区域特色鲜明,规模优势突出的地方工业体系。

农业特色鲜明。华亭是甘肃东部优质核桃、药材和肉牛生产基地,境内植物多达400多种,规模种植的大黄、当归、党参、独活、柴胡等地道中药材有50多种,野生药材多达208种,其中华亭大黄品质优良,已有1700多年的栽培历史;华亭核桃味美皮薄,具有高蛋白、低水份的特点;华亭肉牛肉质细嫩,营养丰富,皮质细腻弹性好。目前,建成了20万亩核桃、5万亩药材、10万头肉牛、10万亩饲草“四大基地”,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华亭山川秀美,森林覆盖率达36.6%。水资源丰富,林丰草茂,有人工林和天然林地13万亩,草地38万亩。境内河流属泾河水系和渭河水系,年总径流量1.83亿立方米,地下水总量0.82亿立方米。

华亭县

基础设施完善。华亭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宝中铁路横穿境内,北距平凉市55公里,西至兰州395公里,南到咸阳国际机场290公里。有年吞吐量1000万吨的煤炭铁路专用线和140万吨的铁路集运站,有省级干线公路2条85.85公里,总里程670.21公里,万人拥有公路38.7公里,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56.6公里,年均客运达量303.6万人,客运周转量17123.8万人公里;货运量63.6万吨,货运周转量7162.5万吨公里。随着平(凉)武(都)高速、平(凉)宝(鸡)高速、西(安)平(凉)铁路、天(水)平(凉)铁路的陆续建设,华亭将成为贯通西(安)兰(州)银(川)三条高速、三条铁路的重要交通枢纽,区位优势明显。同时,还建成了占地10万平方米的人民广场、“三馆两中心”等标志性文化建筑,县城面积达到12.9平方公里,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服务功能日趋完善。

人文历史荟萃。北魏普泰二年立华亭镇,以皇甫山麓有华尖山而得名。随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置华亭县,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境内古人类遗址、古墓葬群、石窟石雕名胜景地和古动物化石点多达106处,馆藏珍贵文物30余件,拥有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关山莲花台和秦、汉皇帝祭祀炎黄二帝的上、下畤遗址,是中国第一座祭祀黄帝的轩辕庙,被誉为“秦皇祭天第一坛”,也是我国先秦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此外,还有北魏名窟石拱寺、天外飞来仙姑山等近百处名胜古迹,自然景观奇特,人文积淀深厚,开发前景广阔。

经济实力较强。止2006年底,地方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65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达到4.4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41亿元;地方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76亿元;招商引资总额达到9.8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761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06.43元,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跃居全省66个县的第7位,被评为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提升速度最快的百县(市)之一。先后荣获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县、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等省级以上荣誉称号150多项。

行政区划

华亭县辖1个街道、5个镇、5个乡(其中2个民族乡):东华街道、东华镇、安口镇、西华镇、马峡镇、策底镇、上关乡、神峪回族乡、山寨回族乡、河西乡、砚峡乡;石堡子开发区。

历史沿革

隋置华亭县。据《太平寰宇记》,华亭,因地处白马、华,亭三川口而得名。华亭县

2000年,华亭县辖2个镇、8个乡、2个民族乡:东华镇、安口镇、西华乡、马峡乡、麻庵乡、砚峡乡、上关乡、南川乡、河西乡、策底乡、神峪回族乡、山寨回族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68944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东华镇 40453 安口镇 26450 上关乡 10513 神峪回族乡 11494 南川乡 8624 西华乡 21851 马峡乡 11739 山寨回族乡 13186 麻庵乡 1509 策底乡 9936 河西乡 7918 砚峡乡 5271

2003年12月8日甘肃省民政厅《关于平凉市乡镇行政区划调整的批复》(甘民区复字[2003]49号),以及平政发[2003]180号文件:华亭县撤销南川乡,将该乡并入安口镇;撤销麻庵乡,将该乡并入西华镇。

地理交通

华亭县位于甘肃省东部、关山东麓,地处六盘山褶皱带及东部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为中高山区和黄土丘陵沟壑区所组成,境内梁峁起伏,群山逶迤,平均海拔1300米。关山纵贯县西,东临崇信县,西连庄浪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南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和陕西省陇县,北依平凉市,总面积1186.55平方公里。

华亭交通便利,省县乡公路四通八达。北距平凉市55公里,西至兰州市427公里,南至宝鸡市162公里,距咸阳飞机场352公里,东至西安市346公里。国家重点铁路宝中线横穿境内,省级干线公路2条85.85公里,总里程达到1866.13公里,其中二级公路84公里,三级公里225.73公里,四级公路1556.4公里,县乡公路四通八达,万人拥有公路10.36公里,每百平方公里拥有公路15.78公里,年客运量274.4万人,客运周转量17049万人公里,货运量60.6万吨,货运周转量7079.9万吨公里。宝中铁路、省道304线横穿境内,发挥着承东起西、贯通南北的重要作用。建成了安口火车工业南站,发挥着重要的煤炭等货物外运作用,年吞吐量达890万吨。邮电通讯发达,开通了华亭县网站,拥有装机容量12624门的国际国内程控电话通讯网,实现了县、乡、村三级与国内数字直拨,移动通讯和自动寻呼覆盖县城和83.3%的乡镇。

资源环境

华亭县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温带湿润性气候。境内山川兼有,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7.9℃;降雨量615mm,平均海拔1300米。河流交叉纵横,汘河、汭河等4条河流源于本县,年总径流量1.83亿立方米。 华亭县自然资源得天独厚。煤炭储量达33.7亿吨,占全省的40.2%,是甘肃省最大的煤炭工业基地和全国2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华亭煤炭具有"三高三低"(高挥发性、高化学活性、高发热量,低灰、低硫、低磷)的良好品质,是优质的动力、气化和化工用煤。陶土、坩泥、石灰石、石英砂等矿产储量可观。水资源总量2.19亿立方米。森林草山广阔,有天然林和人工林地36.9万亩,草场38万亩,森林覆盖率36.6%。大豆、中药材、核桃等经济作物形成了一定规模。素有"煤城瓷镇"之称。

产业结构

工业 :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6户,200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7.4亿元。先后有华亭矿区煤矸石电厂、中煦煤化工等大型项目落户华亭,天平铁路、平武高速、平华高速正在积极论证测设,取得了煤电化运产业的实质性突破。目前,华亭已建成以煤炭采掘为龙头,建材、陶瓷、电瓷、电力、机械制造、食品加工等多业并举,区域特色显明,规模优势突出的地方工业体系。工业产品达40余种,2005年生产原煤1400万吨,陶瓷、电瓷畅销西北五省,高标号水泥、酒类等地方产品深受用户欢迎。

农业:现有耕地41.8万亩,人均3.2亩。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盛产核桃、药材、大豆,被列为甘肃优质肉牛生产基地。经过连续三年实施“1125”(10万亩饲草,10万头肉牛,20万亩核桃,5万亩药材)农业产业工程,“东果西药整县牛”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目前,已建成西华农业、黎明畜牧、马峡大黄、策底种苗四个科技示范园区,全县牛饲养量达到10.5万头,优质核桃、牧草、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0.9、5.15和3.5万亩。农业产业化扎实推进,劳务、草畜、核桃、药材基地初具规模,农业短腿局面初步扭转。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迈出新的步伐,民营经济不断壮大。三次产业比例调整到12.8 :70.5:16.7,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明显提高。

人文自然景观:华亭是古丝绸之道必经之地,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古迹甚多。古人类遗址、古墓葬群、石窟石雕、古城堡遗址、名胜景地和古动物化石点达106处之多。馆藏珍贵文物30余件。著名的名胜古迹有秦始皇祭天的莲花台、风光绮丽的五台山、规模宏大的石佛群和石拱寺、神奇的海龙洞、药王洞和仙姑山等,是发展旅游产业的理想之地。尤其是莲花台省级森林公园茂密林丰草密,风景秀丽,是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现已建成集旅游、娱乐为一体的公园2处,占地1.93平方公里。利用采空塌陷区建设的人民广场,占地10万平方米,成为一处人文品位颇高的休闲娱乐场所。

经济发展

华亭县投资环境优裕。全县始终坚持“开放开发、合作发展”的宗旨,投资环境宽松,投资项目众多,主要有:煤、电、硅系列产业链开发,煤炭地下气化煤化工,煤制油,环保型水泥技术改造,陶瓷、电瓷、灯泡新工艺改造,新型建筑材料开发,农产品加工和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产业前景广阔,政策条件优惠。 今后五年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一是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县GDP达到35亿元左右,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亿元左右,增速超过全省、全市平均水平;资源利用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单位能耗明显降低;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跨上新台阶。二是三次产业比例趋于协调。全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0:70:20,城乡差距逐步缩小。三是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有较快增长,分别达到13000元和3300元以上,过上比较宽裕的生活。四是城镇功能更加完善。城镇化水平达到50%以上,建成区域中心小城市。五是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额大幅增长,分别达到15亿元和10亿元以上,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

到2010年,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达到全省66个县的第五位,力争第三。地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5亿元左右,地方财政收入达到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5亿元,城镇化率达到5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00元,人口自增率控制在6‰以内,单位GDP能耗降低20%,矿区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原煤产量控制在2000万吨以内,形成60万吨甲醇、30万吨特种水泥生产规模,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150万千瓦以上,限额以上工业增加值突破18亿元。

2007年发展目标

全县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GDP增长10%,达到2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5%,达到1.5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达到15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0%,达到83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达到2316元;人口自增率和出生率分别控制在4.5‰和9.5‰以内。

集中精力,抓好6项重点工作:

1、以煤电化运一体化开发为重点,大力延伸产业,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2、以实施一体两翼工作部署为抓手,加强项目建设,壮大县域经济总量。

3、以新农村示范工程为载体,壮大支柱产业,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4、以建设区域中心小城市为目标,坚持建管并重,增强统筹城乡发展能力。

5、以繁荣发展第三产业为核心,加快莲花台景区开发,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6、以社会事业改革为突破,改善民生条件,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集中突破,建设10大项目:

采取重点项目县级领导包抓、重大项目挂牌保护等措施,强力推进。一是完成60万吨煤制甲醇项目年度建设任务;二是实现华亭电厂2号机组并网发电;三是启动实施18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项目;四是建设石堡子水库;五是建设行政办公中心;六是投资2580万元,实施西华镇土地整理项目;七是建设华(亭)庄(浪)公路县城过境段,延伸县城运煤专线;八是建设华亭客货运服务中心;九是改造县城电网;十是整合有关农业项目,实施河西农业综合开发项目。

实干攻坚,办成10件实事:

高度重视、维护和发展群众的切身利益,千方百计解难题、办实事。一是投资4000万元,实施采空塌陷区治理安置工程,搬迁安置灾区群众99户426人;二是投资3300万元,开工建设策(底)田(尔哈)路,油筑神(峪)水(联)路,建设乡村客运站点20个;三是投资2000万元,建设职教中心后勤综合服务楼、华亭二中实验楼、西华初中综合楼、神峪初中服务楼,配套建成华亭二中、三中供暖工程,完成中小学改厕和教学点排危工程;四是投资1930万元,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城市低保对象医疗保险和农村低保制度,实现农村合作医疗、城市低保对象医疗保险全覆盖,农村“五保户”全供养目标,享受农村低保群众达到5200人以上;五是投资1700万元,实施南汭河河堤治理工程,新增土地1200亩,切实改善周边环境;六是投资1400万元,配套产业,改善条件,培训农民,扶持建设新农村示范点15个,培训输转农民工3万人(次);七是投资1400万元,实施城乡数字电视平移转换项目,不断扩大城乡群众收视面;八是投资920万元,实施河西新西、山寨甘河和神峪西沟门3个整村推进项目;九是投资900万元,建设县城垃圾处理厂;十是投资300万元,组织实施“西水东调”入户工程,入户率达到85%以上。

上海华亭县

今天上海市松江区,

唐天宝十年(751年),吴郡太守赵居贞奏划昆山南境、嘉兴东境、海盐北境,置华亭县(华亭名称由来,初见于《三国志·吴志》中记: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吴孙权封右都督陆逊为华亭侯。华亭是当时由拳县东境一个亭,故址在今松江境内)。唐乾元二年(759年),改吴郡为苏州,隶浙江西道。华亭县属苏州。

唐末,农民大起义。广明元年(880年),王腾据华亭反唐。腾败后,华亭以苏州属县,或为浙西所有。至乾宁四年(897年),钱镠遣部将顾全武拔华亭。自此,地属吴越国。

五代吴越王钱镠宝大元年(924年),置开元府于嘉兴,华亭县隶开元府。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吴越王钱元瓘废开元府,华亭县隶中吴军(苏州)。后晋天福五年(940年)(一说奏请在三年,敕置在五年),钱元瓘设秀州于嘉兴,华亭县改隶秀州。

南宋庆元元年(1195年),升秀州为嘉兴府,华亭县属嘉兴府。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升华亭县为华亭府,领华亭县。一年后,华亭府改名松江府(松江名称以境内有吴松江得名。吴松江最早见于《后汉书·左慈传》,本谓吴地松江,至宋始称吴松江,明、清作吴淞江)。至元二十九年,分华亭县东北境置上海县,属松江府。泰定三年(1326年),罢松江府,华亭县改属嘉兴路,隶江浙行省;而设都水庸田使司于原松江府治。天历元年(1328年),罢都水庸田使司,复置松江府,华亭县仍隶松江府。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分华亭、上海两县部分土地,建青浦县,设治青龙镇。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分华亭县西北部建娄县,隶松江府。初设治于府城西水次仓,后移入府城,与华亭同为附郭县。雍正二年(1724年),两江总督查弼纳以苏、松大县难治,奏请分县,分华亭县东南境白沙乡和云间乡建奉贤县;分娄县的胥浦乡及华亭县西南一部分建金山县。次年核准,雍正四年正式分治。

民国元年(1912年),撤府,华亭、娄县合并为华亭县,归江苏省管辖。

民国3年因与甘肃省华亭县同名,改名松江县。1958年,松江划归上海市,1998年,松江撤县设区,成为上海郊区之一。

这是民国时的上海县城。

松江县志上虽然有清朝华亭县城,但是画得非常抽象。

华亭县 上海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0: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