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释义 | 华侨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立于2004年,其前身是1964年创办的土木工程系。学院现辖土木工程系、建设管理系、市政工程系等3个系,以及土木与环境工程研究所、钢结构研究所、房地产研究所、工程结构诊断与防灾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新型建筑材料研究所、新型结构体系研究所、土木工程检测中心、结构风工程研究所等9个科研机构。 学院简介1997 年,土木工程系建筑工程专业通过了第二批全国高等学校专业教育评估;2002 年,拓宽后的土木工程专业再次通过全国高等学校专业教育评估。2005年,工程管理专业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教育评估。2005年,土木工程学院在厦门新校区首批招生。 组织机构院行政 院 长:郭子雄 副院长:曾志兴、周克民 院办公室主任:杨丽珍 土木工程系系主任:彭兴黔 建设管理系系主任:王仁谦 院党总支 副书记:陈 捷 委 员:祁神军、郭子雄、彭兴黔、曾志兴(按姓氏笔画为序) 秘 书:李 妮 院工会 主 席:吕振利 副主席:杨丽珍 委 员:朱皓明、陈秀峰、林从谋(按姓氏笔画为序) 常设委员会 1.土木工程学院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 主 任:曾志兴 副主任:周克民 委 员:张泳、沈春花、苑宝玲、徐玉野、秦 旋、郭子雄、郭力群、彭兴黔(按姓氏笔画为序) 秘 书:邓娟 2.土木工程学院学生工作委员会 主 任:陈 捷 副主任:曾志兴、周克民 成 员:叶荔辉、刘振宇、祁神军、李 妮、陈松青 杨丽珍、杨 恒、郑星有、郭子雄(按姓氏笔画为序) 秘 书:高 菲 就业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陈 捷、郭子雄 副组长:曾志兴、周克民 成 员:叶荔辉、陈松青、杨丽珍、苑宝玲、郑星有 罗 漪、秦 旋、高 菲、彭兴黔(按姓氏笔画为序) 秘 书:叶荔辉 3.土木工程学院学位分委员会(任期三年) 主 席:郭子雄 委 员:陈捷、周克民、曾志兴(按姓氏笔画为序) 4.土木工程学院学术分委员会(任期三年) 主 任:郭子雄 委 员:张云波、李升才、周克民、林从谋、苑宝玲、秦 旋、高轩能、彭兴黔(按姓氏笔画为序) 专业简介学院设有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给水排水工程、土地资源管理等4个本科专业(其中土木工程、工程管理专业分别通过了全国高等学校专业教育评估),结构工程、工程力学、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土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5个硕士点以及结构工程博士点,还具有“结构工程”高校教师在职攻读专业硕士点和“建筑与土木工程”、“项目管理”等2个工程领域硕士点。“结构工程”为国务院侨办和福建省重点学科。生源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地区以及东南亚数国。 研究生教育博士点 研究方向 结构工程 结构计算理论与方法 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 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地下结构工程 新型建筑材料 工程项目管理 硕士点 研究方向 结构工程 计算机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 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 钢筋混凝土结构 钢结构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新型结构体系 材料与结构优化设计 地下结构与基础工程 新型建筑材料 结构耐久性与加固 建筑技术经济与项目管理 施工新技术与组织管理 工程力学 计算结构力学 结构振动与控制 非线性力学 结构加固及其力学机理 结构与地基相互作用 新型结构体系与计算理论 地震工程与工程抗震 材料与结构的优化设计 工程流体力学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 工程抗震及加固改造 工程结构防火与抗火设计 爆破灾害预测与控制 地质灾害的预测与治理 结构振动控制 工程结构检测与诊治技术 生命线工程灾害预测与评估 防护工程 结构耐久性与加固 结构风工程 岩土工程 软土力学与软土地基处理 环境岩土工程 隧道与地下工程 岩土工程抗震减灾 岩土基本工程性质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程管理 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 项目管理领域工程硕士 土木工程项目管理 房地产开发项目管理 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结构工程硕士 同“结构工程”硕士点研究方向 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6人,其中专职教师47人,教授13人,副教授19人,已获得博士学位16人,“双师型”教师(具有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建筑师、注册造价工程师、岩土工程师、房地产估价师和土地估价师等执业资格)29人,2位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部分教授在专业学科领域内享有较高的学术声誉。先后有11门课程被评为福建省优秀课程、华侨大学优秀课程;1门课程被评为福建省精品课程;6门课程获福建省、华侨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立项;13门课程获福建省、华侨大学优秀课程、网络课程建设立项;12项课题获福建省、华侨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立项;9个项目获福建省、华侨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7位教师获华侨大学教学优秀特别奖。2002年,学院先后承担和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子项目、国务院侨办重点项目、省部级重点和基金项目等各级纵向课题87项,科研经费387.55万元,承担和完成横向科研课题、技术服务和科技开发项目136项,科研经费1186.08万元。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17项,完成科研项目鉴定9项。发表论文379篇,其中被SCI、EI、ISTP收录46篇,13篇获得优秀论文奖。出版著作、教材20部,编写规范、规程2部。 教学设施学院注重教学科研条件的完善,设有土木与环境工程、钢结构、房地产、工程结构诊断与防灾、岩土工程、新型建筑材料、土木工程检测中心等7个研究所,拥有材料与勘测、结构与环境等2个校级实验室及下辖8个实验分室。学院建有力学与工程结构实验中心、材料与勘测实验中心、城市水工程实验中心和国务院侨办与福建省共建的工程抗震与防灾实验中心等4个实验基地。 办学理念学院学生工作以“打好基础、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形成体系”为指导思想,以科技活动为龙头,以学风建设为中心,弘扬“科学严谨、笃学励志、拼搏创新、团结奉献”的土木精神,以“课外科技、党团建设、学风建设、文体活动、实践就业”五大板块开展活动,把握重视活动设计、展示多元文化、构建特色项目、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理念,打造品牌,铸造精品。学院学生工作特别重视学生课外科研能力的培养,在科技活动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电子桥梁设计大赛、课外科技作品竞赛、结构设计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研究生科技论坛”作为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发挥创新、创业、创造能力的大舞台,让广大同学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夯实专业基础。学院学生在参加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首届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中,捧回了两个银奖和一个铜奖;在学校组织的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取得优秀组织奖、总分第二名平均分第一名的好成绩,成为学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品牌院系。在科技活动取得成绩的同时,针对大学生特点,重视开展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如运动文化节、土木沙龙、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艺术团汇演、辩论赛、英语短剧比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教育管理过程中,学院重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以“土木情”贯穿始终,先后多名校友捐资设立了“华钢奖学金”、“欧美大地奖学金”、“土木工程教育基金”等院级奖学金,激励在校学生勤奋好学,不断进取。 专业培养土木工程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是华侨大学最早开办的专业之一,其前身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创办于1964年,1993年更名为建筑工程专业。 1997年,通过了第二批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工程”专业教育评估(最早通过评估的18家之一),2002年,再次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教育评估。 工程管理专业土木工程学院于1994年开办房地产经营管理专业,依托于雄厚的土木工程技术背景,毕业生在房地产领域深受欢迎,专业教育发展迅速。1999年该专业拓宽为工程管理专业,于2005年顺利通过建设部工程管理专业教育评估,成为全国通过该评估的14所高校之一。结合我校实际与特色,本专业设有2个专业方向:工程项目管理方向和房地产经营管理方向。 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土木工程学院于2003年开办土地资源管理专业,是全国唯一一家将其设在土木工程学院的高校。本专业以优势的土木工程为背景,以现代化技术手段为支撑,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土地管理及房地产经营方面的基本理论,具有计算机应用、测绘、规划等基本技能,熟悉土地及房地产管理的政策法规高级人才。毕业生可从事地籍管理、土地调查、土地估价、地籍测量、土地规划、土地整理与复垦及房地产经营与管理等工作。本专业设有3个专业方向:土地资源规划管理方向、测绘工程与土地信息系统方向、房地产方向。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理论知识,掌握水质化学与生物学、水力学、工程力学、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水质工程学、城市建筑给水排水系统的基本理论;掌握水工艺仪表、设备与自动化控制,给水排水工程规划、设计、水污染防治、施工和技术经济分析方面的基本知识;具有水质分析、水处理工艺实验与测试和工程测量的基本技能;具有计算机绘图及应用能力,能进行工程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在政府部门、规划设计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建设施工部门、自来水公司、污水净化厂等部门及大、中专院校,各类外资、合资、民营水工业集团公司和企业进行给水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等。 科研项目工程薄壁杆屈曲分析理论 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 王全凤 部分相干光传输和聚焦特性的研究 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 张惠华 薄壁杆侧向稳定计算理论 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3) 王全凤 激光光束整型与变换的研究 福建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3) 张惠华 高层建筑结构特征值的计算理论 福建省建设系统2002年度 科技进步一等奖 王全凤 偏压薄壁杆的空间稳定性 福建省第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03) 王全凤 生活污泥、淤泥复合烧制陶粒的理论、工艺和性能研究 泉州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4) 严捍东、吕振利 建筑结构修复加固成套技术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5) 黄奕辉、王全凤 利用污泥、淤泥生产陶粒建材 福建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5) 严捍东、吕振利 利用污泥、淤泥生产陶粒建材 泉州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05) 严捍东、吕振利 HRB400级钢筋框架节点构造详图 泉州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05) 王全凤、曾志兴 薄壁杆在周期荷载扰动下的动力稳定 福建省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2006) 王全凤 高轴压比框架恢复力模型试验研究 福建省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06) 郭子雄 一种能够考虑复杂加载历史的RC框架单元模型 福建省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06) 郭子雄 土坡渐进破坏的可靠度 福建省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2006) 涂帆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玻璃钢表面包裹加固法 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6) 黄奕辉、王全凤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框架填充墙开裂控制措施研究 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06) 严捍东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框架填充墙开裂控制措施研究 泉州市科技奖二等奖(2006) 严捍东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框架填充墙开裂控制措施研究 泉州市丰泽区科技奖一等奖(2006) 严捍东 泉州市首届“青年科技奖”(2006) 严捍东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