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华侨大学工学院
释义

综合概述

华侨大学工学院是华侨大学为调整两校区学科布局,在泉州校区保留和继续发展若干个工科专业而成立的新学院,它对于进一步提升学校服务泉州乃至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能力,推进校地合作的层次和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工学院从 2010 年开始有 3 个专业招生,即通信工程专业(微波通信方向)、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光电子技术方向)和网络工程专业(物联网技术方向)。工学院的首批专业紧密结合了泉州市的优势产业微波通信技术、新兴产业光伏和半导体照明工程以及正在兴起的物联网产业等,为这些产业培养急需的适用性专业人才。今后,工学院还将根据经济建设和产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适度增加一些专业和扩大规模。 工学院专业建设将依托泉州市的产业背景,瞄准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加快高层次人才引进步伐,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凸显工科特色,注重创新性、实践性和实用性;积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开门办学模式,与企业共建实验室,在企业中建立产学研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训、实践和科技创新活动。

现任领导

学院行政

院 长:王加贤

办公室主任:杨应强

教学秘书:李叶红

学 院党总 支

总支书记:郑黎鸰

学 院 团 委

团委书记:张景聪

学院工会

主 席:王佳斌

委 员:张景聪 洪岚

女工部主任:洪岚

专业培养

光电子技术科学(本科、学制四年)

专业简介

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是结合物理学、电子学、光学和半导体物理等多种学科的宽口径专业,涉及光电子材料与器件、激光技术、光纤技术、光电检测与信息处理、半导体照明、显示技术、光伏技术、光通信技术等方面,并不断与其它学科结合产生新的学科和产业增长点,光电子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支柱,是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并急需人才的重要专业技术领域。

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

光电子技术科学专业培养适应海外、港澳台地区社会发展需要和内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光电子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验能力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工程技术与管理人才。本专业学生除了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英语和政治理论公共基础课外,还要重点学习光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相关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知识结构主要以光电子为主,光、电、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具有光电子器件及系统的设计、研究与开发的基本能力。

学生毕业后可在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生产设计、应用开发和专业技术管理工作。

毕业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素质:

1.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并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2.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需的较宽的技术基础理论;

3.具有较强的本专业领域的实验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与测试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4.了解本专业领域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课程

电路分析、电子技术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光学设计、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光电检测技术、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纤技术和应用、半导体工艺等方面的课程。

学分要求:毕业最低学分: 境外生 155学分 内地生 160学分

通信工程(本科、学制四年)

专业简介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通信系统和通信网方面的基础理论,组成原理和设计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实践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现代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开发、调测和工程应用的基本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海外、港澳台地区社会发展需要和内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海西建设所需要的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范围:

1、掌握通信领域内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微波通信、光通信、多媒体通信等技术;

3、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4、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5、了解通信系统和通信网建设的基本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通信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发展动态;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

主干课程

电路理论与应用的系列课程、计算机技术基础系列课程、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子线路、电磁场与电磁波、信息理论与编码技术、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理、微波工程基础、移动通信等。

学分要求:毕业最低学分: 境外生 155学分 内地生 160学分其中

公共基础课: 境外生 57学分 内地生 65学分

学科基础课: 境外生 49.5学分 内地生 49.5学分

专业课: 境外生 13学分 内地生 13学分

选修课: 境外生 22学分 内地生 19学分

实践教学环节: 境外生 13.5学分 内地生 13.5学分

物联网工程(本科、学制四年)

(一)专业简介

物联网工程是一门跨越多学科的综合性专业,其涵盖了传感器技术,射频识别技术,嵌入式系统设计,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乃至云计算。本专业注重各学科领域的融会贯通和应用以及系统设计维护和信息安全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是一门应用面广,综合性强,对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

(二)培养目标和业务范围

物联网专业面向现代信息处理技术,培养从事物联网领域的系统设计、系统分析与科技开发及研究方面的高等工程技术人才。本学科专业培养的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结构合理、具备扎实的电子技术、现代传感器和无线网络技术、物联网相关高频、有线和无线网络通信理论、 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系统工程、数据库等基础理论,掌握物联网系统的传感层,传输层与应用层关键设计等专门知识和技能,并且具备在本专业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 识、新技术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

业务范围:

1) 具备良好的表达能力,能准确传递物联网知识等信息的能力.

2) 具有熟练地运用多学科知识和评估技能,制定系统计划并对不同应用对象实施整体规划维护的基本能力

3) 掌握基础物联网关键技术、了物联网主要技术标准,高频技术,嵌入式无线和有线系统设计技术、无线通信组网技术等,为用户对象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服务.

4) 具有物联网应用方案设计能力.

5) 具有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基本能力,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未来物联网发展的需求.

6)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的基本方法,有效获取、评价和利用物物相连信息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物联网科研的基本能力.

(三)主干课程

电路分析,电子技术系列课程,射频识别技术,嵌入式系统系列课程,操作系统,计算机技术系列课程,物联网概论,互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

(四)学分要求

毕业最低学分:境外生 155学分 内地生 160学分

其中:

公共基础课: 境外生 57学分 内地生 65学分

学科基础课: 境外生 46.5学分 内地生 46.5学分

专业课: 境外生 16学分 内地生 16学分

选修课: 境外生 19学分 内地生 16学分

实践教学环节: 境外生 12.5学分 内地生 12.5学分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4/20 6: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