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释义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创办于1958年,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00余人,设有地质工程、土木工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等6个本科专业。具有硕士研究生单独考试资格和硕士学位授予权。

简介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原名地质系),于1958年开始招收“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1983年正式成立地质系,1995年更名为岩土工程系。学院根据现代教育的需要,坚持改革开放,致力于学科建设、专业建设,以培养复合型岩土工程人才为重点,严把教学质量关。注重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加强对外交流,广泛地参与水利水电、电力、交通能源、城市建设、国防等领域的科研与工程建设。

学院有教职工76名,其中教授7名,副教授15名,博士(后)18名。2002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岩石力学专家顾金才聘为我院教授。学院已形成了一支较强的教学、科研师资队伍。设有本科专业6个:地质工程、土木工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硕士点学科:地质工程、岩土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矿产普查与勘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和环境工程6个硕士授权点,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授权。具有硕士研究生单独考试资格和同等学历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地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河南省精品课程有:“土力学”、“岩动学”、“地下水动力学”。

学院设有地质工程、岩土工程、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统和测绘工程等5个教研室,及岩土工程研究所、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建有土力学、岩石力学、水文地质、基桩检测、物理勘探、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实验、区域规划和工程测量等9个实验室,试验设备齐全、性能先进,2000年土力学、岩石力学实验室基桩检测等通过国家计量认证。

学院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开展各类科学研究,完成的科研和科技服务项目80多项,项目经费约计700万元,完成部级以上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十五”“十一五”及“863”攻关约计35项,获省部级以下奖励27项,其中国家级奖励2项,有些项目达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出版专著16部,国家通编教材9部,2004年至2009年本专业教职工撰写论文有300篇以上,在国内核心刊物、国际会议、国际刊物上发表的约250篇以上,确立了该院在岩土工程、环境水文地质、边坡工程等领域处于国内先进的学术地位。

社团活动

如果你喜爱书法、绘画,团委、学生会宣传部举办的“瀚墨香”书画展将会是你充分挥洒的天地;如果你能言善辩,社团部辩论协会“登峰杯”辩论赛将会是你与对手舌剑唇枪的最佳场所;如果你喜欢朗诵,社团部春雨诗社“春雨之声”诗歌朗诵赛会是你表现自己的舞台;如果你喜欢下棋,象棋协会会给你提供与人切磋的机会;如果你爱好唱歌,你可以在文艺部举办的各种文艺活动中一展歌喉;如果你爱好体育,你可以在体育部的各种活动中大显身手。只要你有勇气,资环学院丰富的社团活动一定能给你提供施展才艺的机会。

学风建设

学院坚持“以科研为导向,以教学为中心”的力学思想,坚持把学风建设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导师、辅导员、班主任的作用。为有效调动学习困难生的学习积及性和主动性,帮助他们提高成绩,本着“不让一个学生掉队,让每一位同学都能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的宗旨,从2002年3月起,实行了“导生制”,即利用学院研究生资源,对学习困难生进行重点帮教;2002年下学期又启动“党员带动工程”,即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学习困难生共同进步,全院上下形成一个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育人氛围。

考研就业

学院应届毕业生硕士研究生考取率、就业率一直在全校名列茅。2004年学院有54人考取研究生,考取率居全院第一,其中,土木工程专业(岩土方向)学生考取率占毕业生的22.35%,地质工程专业学生考取率占毕业生的27.16%,;土木工程专业(岩土方向)就业率为100%,地质工程就业率为100%。2005年考取研究生55人,就业117人,就业率达90%以上。2006年考取研究生27人,考取率约17%;地质工程专业就业率达98.7%,土木工程(岩土方向)专业就业率达96.4%。

学生机构

学院学生机构由团委、学生会组成。团委下设团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系刊部、实践部、社团部;学生会下设学生会办公室、纪检部、生活部、体育部、宣传部、学习部、女生部、文艺部、外联部。作为同学们自己的活动机构,他们可以选择在任何一个部门锻炼自己的能力。

专业介绍

测绘工程(理工类)

类别: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测绘基础知识和技能,学习数字地球框架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和应用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现代空间测绘技术、数字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能够从事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与地籍图的测绘及其信息系统的建立,各种工程、大型建筑物的各阶段测绘即变形监测,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环境整治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测量学、控制测量、椭球大地测量学、测绘管理学、特种精密工程测量学、数字通讯技术、遥感技术与应用、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摄影系统与遥感基础、空间定位技术及应用、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地图学、卫星导航学、数字图像处理、工业与工程摄影测量、工程监理、摄影测量学等。

地理信息系统(理工类)

类别:本科

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GIS)与地图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防洪减灾、灾害分析、水资源管理、农业信息,基础设施与规划管理、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规划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地图学、遥感概论、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全球定位系统、城市地理信息系统等。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理工类)

类别:本科

培养目标: 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我系院办学条件,2002年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开办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于2003年开始招生。该专业主要依托地质工程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地下建筑方向)。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能从事资源开发、城市规划建设、设计、施工、监理、投资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具有区域规划、生态修复与保护方面的知识结构,适应资源环境保护、土地规划、城乡规划、生态水利建设等方面对人才的要求。

主要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地图学、经济地理学、经济学原理、遥感技术与应用、地理信息系统、管理学概论、城市经济学、地产概论等学科。

土木工程(岩工方向)(理工类)

类别:本科

培养目标:该专业方向的前身是1994年经原水利部批准开办的基础工程专业(专科),1997年升为本科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地下建筑方向),1998年根据教育部高等院校新专业目录调整为土木工程专业(岩土与地下建筑方向)。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从事岩土工程、基础工程、地质灾害治理等勘察设计、研究、施工、管理、监理、投资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具备地质与土木的复合知识结构,适合大规模土木工程建设对人才的要求。

主要课程:工程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学、地下结构、建筑材料、混凝土结构和基础工程学等学科。

地质工程(理工类)

类别:本科

培养目标:前身为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开办于1958年(原北京水利水电学院),1998年根据教育部高等院校新专业目录调整为地质工程专业。本专业2005年被评为河南省名牌专业。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从事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施工与监理以及大中型供水水源地的水文地质勘察、水资源评价及开发利用、地质灾害评价与治理等方面的高级技术人才。本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强、工程素质高、有吃苦耐劳的意志和团结协作精神。

主要课程:岩石力学、地下水动力学、普通地质学、工程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土力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7:5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