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花垣县
释义

花垣县位于湘黔渝三省(市)接壤处的湖南西部边陲,自古以来有西南门户之称。境内层峦叠翠,溪流纵横,风光迷人。湘西五大古镇之一的边城茶洞,古朴清秀,因沈从文笔下的《边城》而驰名中外,边城漂流可令您流连忘返;花垣“八景”文笔峰,直逼苍穹,倒写蓝天一张纸;石栏杆,石林竞秀,百态千姿;大小龙洞,绝壁挂瀑,飞珠喷玉;祝融洞、芈山洞,内藏锦秀,幽深神秘。大自然在这里营造了一处处美丽诱人的游览佳境。

花垣县位于湘西州西北部,东接保靖、吉首,南连凤凰,西邻贵州松桃、重庆秀山,北近保靖毛沟、清水、复兴、水田等地。南北长49.5公里,东西宽38.5公里,总面积1,108.6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7.40千公顷(1995年末实有),含水田10.12千公顷,旱地7.28千公顷。东经109°15′~109°38′,北纬28°10′~28°38′。地势东南西三面高,北部低,中部缓呈三级台阶状,近似一把围椅。最高海拔1197米,最低海拔212米。境内年均气温为13℃~17℃ ,年降水量1418毫米,无霜期245~280天。日照时数,西北为1,200~1,400小时,中部为950~990小时,东南为1.010~1.060小时。境内土壤以水稻土、黑色灰土、红色灰土、红壤土、黄壤土为主,共5类,13亚类,44土属,144土种。

1995年总人口6.23万户、254,369人,其中农业户5.12万户,222.278人。总人口中,土家族15,799人,苗族195,614人,其他民族165人。苗族人口占总人口的77%。

花垣县县级建制始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置镇溪军民千户所,分镇溪崇山124寨为十里,自高岩河分界,下四里为今吉首地,上六里为今花垣县域,旧称“六里苗地”。清雍正八年(1730),设六里同知,雍正十年改六里为永绥厅,治吉卫吉多坪。嘉庆二年(1797),升永绥厅为直隶厅。嘉庆七年,厅治迁花垣(今县城)。民国元年(1912),改直隶厅为行政厅。次年,改永绥厅为永绥县。属辰沅道。民国24年属湘西绥靖处。民国25年属湖南省第四行政督察区:民国29年属第九行政督察区。1949年11月和平解放,同时成立县人民政府,治花垣。属沅陵专区,1952年改属湘西苗族自治区。1953年9月,永绥县改名花垣县。辖地、治所不变。1955年属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至1995年,全县辖7镇14乡,16个居委会、299个村、2,045个村民小组。7镇即花垣、团结、民乐、龙潭、吉卫、茶洞、麻栗场。14乡即大河坪、长乐、窝勺、猫儿、补抽、雅酉、董马库、道二、雅桥、排吾、排碧、排料、大龙洞、两河。

花垣县是湘西州苗族集居县,1949年前受阶级压迫、民族压迫、封建剥削很深。加之匪患、自然灾害严重,经济发展缓慢,百业不兴,人民生活贫困。1949年以后,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努力建设,逐步改变了贫穷落后的面貌。

基本概况

武陵山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花垣县,地处湘、渝、黔边陲,总面积一千一百多平方公里,总人口二十八万,是个以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山区。

古代为辰阳县地,定名永绥县,一九五三年改名花垣县,属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管辖。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形成高山台地、丘陵地带和沿河平川。平均海拔五百米,最高的莲花山海拔一千一百五十九米,最低的狮子桥海拔二百一十二米。这里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摄氏十六度,年平均降雨量一千四百一十八毫米,年平均日照一千三百二十四小时,无霜期二百六十九天。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里悠久的历史渊源,美丽的自然风光,丰富的矿产资源,繁荣的农村景象,灿烂的地方文化,众多名胜古迹,独特的民情风俗……如山花烂漫、群星闪烁,展现在人们面前。现在有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花垣县系雄奇挺拔的崇山峻岭,沟壑纵横的水色情调,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旅游风光。文学巨匠沈从文小说中的边城——茶峒,吊脚楼鳞次栉比,清澈剔透的清水河绕城而过,那情调俨然一幅美丽的画;排吾的石栏杆,怪石嶙峋,鬼斧神工,形态各异,蔚为壮观;弯曲幽静的古苗河盘山流淌,青松翠柏倒映水中,犹如一首流动的诗;麻栗场的尖岩如南天柱直插云天,刺破青天锷未残,小龙洞瀑布和大龙洞瀑布从悬崖上直泻而下,恍若天上银河落九天……

花垣县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工业,是全县经济发展的龙头。埋藏在地底下的丰富矿产正在开发利用。该县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锰、铅锌、钒、磷、滑石、石煤等。其中锰矿蕴藏量达二千三百万吨,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第二,被誉为“东方锰都”。铅锌矿蕴藏量一千一百多万吨,居全省第一位。2005年,全县GDP将超过13.48亿元,比上年增长12%以上,比2000年的5.96亿元翻了一番多;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38.1:36.2:25.7调整为19.8:60.1:20.1;人均GDP4962元,比上年增长27.5%,比2000年的2278元翻了一番多;工业总产值25亿元,比上年增长24%,是2000年8.14亿元的3倍多;出口创汇4280万美元,比2000年的2300万美元翻了近一番;财税总收入3.2亿元,比上年增长99.58%,是2000年6160万元的5倍多;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亿元,比年初增长51%,比2000年的2.83亿元翻了近两番;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1470元,比2000年的7040元增加4430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1606元,比上年增加150元,比2000年的1116元增加490元。工业总产值已占了全县总收入的百分之八十以上。

花垣县的农业发展迅速,一派繁荣景象。全县耕地面积一百六十六万多亩,山下平川种植稻谷、包谷等粮食作物;山上坡地种植花生、辣子、草烟、猕猴桃等经济作物。还有猪、牛、羊、麻鸭等养殖业也很发达。通过产业调整和山地开发,苗族人民不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而且开始走上了富裕之路。

花垣县的交通、电力、通讯、广播、教育等事业蓬勃发展,方兴未艾。全县一十八个乡镇及三百二十个村,实现了村村通公路,村村通电灯,村村通电话,村村通广播电视,村村有学校。彻底改变了过去苗家山寨那种肩挑背驮、松油点灯、出门爬坡、文化落后、与世隔绝的封闭贫困面貌。

花垣县被国家文化部授予“文化之乡”。浓烈的苗族风情更是令人陶醉。古老的苗族山民月月有节日,尤以“四月八”歌会、“七月八”赶秋节最为隆重热烈。每逢节日,四面八方的苗族同胞汇集在一起,翩翩起舞,互相对歌,敲起苗鼓,玩龙舞狮,祭祖椎牛,表演上刀梯、踩犁铧、摸油锅……迷人的民情习俗,简直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还有苗族远古的神话、故事、传说,浩如烟海,像陈年包谷酒一样醉人。

大事记

一、明朝时期

洪武元年(1368)

置崇山于老城(今吉卫镇老卫城),后撤卫改置崇山千户所。

洪武三十年(1397)

撤崇山千户所,设镇溪军民千户于所里(今吉首),辖镇溪、崇山124寨。

二、清代时期

雍正八年(1730)

湖南巡抚赵宏恩,总兵周一德,辰沅水靖道尹兼副将王柔带兵1200名,征服六里(今花垣县)350寨苗民,建立永绥协,置副将于吉多坪(属今吉卫镇)。

六里设同知一员,治所里吉多坪,李旬为第一任同知。

三、民国时期

民国元年(1912)

奉湘西军政府令改永绥直隶厅为永绥行政厅,改同知为厅长。彭支章任民国第一任永绥行政厅长。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1949年11月6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十二军三十六师一0六团解放永绥县城。

11月14日,牛福保带28名南下干部到县。

11月15日永绥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沅陵专区,牛福保代理县长,后任县长。

1953年9月13日经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批准,永绥县改为花垣县。

境域

花垣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边缘,位于湖南省西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北角。北纬28°10′—28°38′,东经109°—109°38′。南北长49。5公里,东西宽38.5 公里,全县总面积1108.69平方公里(166.3万亩).东与保靖夯沙为界东南与吉首阳孟、德夯毗邻,南方与凤凰县两林相连,西南与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木树隔河相望,西北与重庆市秀山县洪安、峨容以河为界。北与保靖县毛沟、清水一水之隔,东北与保靖县复兴、水田相接。

嘉庆九年(1804),将原黔地松桃螺丝董划归永绥厅辖。此后百余年,边境未发生变迁。至1958年,将凤凰县柳薄公社所属的上、下牛角河、路也、大龙洞、半坡五个生产队共1098亩面积,划归花垣县补抽乡管辖。

历史沿革

1952年由永绥县更名花垣县,以县治花垣得名。花垣,原为明朝保靖宣慰司彭氏宴游的花园,后筑城垣,年久惯称花垣而定名。

花垣县始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年),县城辐射规划控制范围38平方公里,其中城市中心区14.5平方公里。

2000年,花垣县辖7个镇、14个乡:花垣镇、茶洞镇、团结镇、民乐镇、龙潭镇、吉卫镇、麻栗场镇、长乐乡、窝勺乡、雅酉乡、雅桥乡、排碧乡、猫儿乡、排料乡、补抽乡、排吾乡、两河乡、道二乡、董马库乡、大河坪乡、大龙洞乡。总人口253750人,其中:花垣镇 51110 、茶洞镇 14040 、龙潭镇 12845、 民乐镇 12162 、团结镇 18304 、吉卫镇 14715 、麻力场镇 14208 、长乐乡 12329 、大河坪乡 6587 、雅酉乡 6887、 雅桥乡 7517 、排碧乡 8717 、董马库乡 9632 、猫儿乡 12730、 窝勺乡 9345、 补抽乡 8932 、道二乡 8553 、排吾乡 7785、 排料乡 5627 、两河乡 8900、 大龙洞乡 2825。花垣县主体居民为苗族,另外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2004年,花垣县辖8个镇、13个乡。 (根据《湖南省县及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2004年》整理)

100花垣镇 辖:城南、柑子园、老正街、西长街、大竹山、浮桥、登高楼、涧水坡8个社区;狮子桥、望城、洞溪坪、南门、农科站、丰和、新生屯、卡地、大冲、龙洞、卧龙榜、依溪、清水塘、大云盘、凉水井、拐带坡、马其洛、朝料、佳民、花桥、麻场、伍家坡、三角岩、坝塘、蔬菜、园艺场、渔场27个村委会。

101茶洞镇 辖:小桥、河码头2个居委会;隘门口、水井湾、贵炭、板栗树、曲乐、骑马坡、小寨、石牛溪、米粮、白岩、火焰土、长老坟、茶元坪、南太、募老15个村委会。

102龙潭镇 辖:龙潭、马黄塘2个居委会;土地、豆旺、龙门、窝坨、干塘、开支铺、角弄、李梅、古老、龙潭、大坪、草坪、金溶、板塘、黄腊、张匹马16个村委会。

103民乐镇 辖:云盘、中街2个居委会;民乐、田家、水田、响水、卡子、谷哨、洞乍、上潮水、下潮水、毛号、新水、坝务12个村委会。

104团结镇 辖:新路、老街2个居委会;长新、漏那、永丰、半坡、云盘、吉场、水田、中寨、太平、漾水坪、阿碧、老鸦塘、龙保、岩坝塘、杨家寨、下瓦水、马道子、老王寨、桐木寨19个村委会。

105吉卫镇 辖:梅花井、卫城2个居委会;排座、排达坝、腊乙、下水、新寨、老卫城、吉卫、鸡司、大老排、夯来、如腊、各藤、良帽、过水、螺蛳董、古牛、葫芦、白果、水洋、白岩坪20个村委会。

106麻栗场镇 辖:麻栗场镇居委会;黄土坡、溜豆、沙坪坝、广车、排达鲁、麻栗场、沙科、老寨、立新、彭湖、登高坪、望高坡、各鱼、新桥、尖岩、新科、金牛、沿坝18个村委会。

107雅酉镇 辖:麻家、夯杜、坡脚、下水、五斗、扪岱、高务、冬尾、朝岗、排腊、达扣、油麻12个村委会。

200长乐乡 辖:谷坡、桃花、惹坝、那光、卧岔那、鸭八溪、长潭、团岩、米迫、泽落坪、跃马卡、打落坪、纳吾车、黄连沟、王善坪、水坪、老后坪、雀儿庄18个村委会。

201大河坪乡 辖:猫儿塘、新街、农科、矮车坝、大木树、凉风洞、通州、踏沙、搞和、大塘坪10个村委会。

202两河乡 辖:路桥、斗拱、两河、石花、土屯、水田、桐木、毛岗、麻拉、马岩、盐井、牛星12个村委会。

203大龙洞乡 辖:桃子坡、高岩、兴中、大龙、牛角5个村委会。

204排碧乡 辖:岩罗、黄岩、排碧、四新、板栗寨、毛坪、小洞冲、红英、马鞍、飞虫、竹子、张刀、上半坡、下半坡14个村委会。

205董马库乡 辖:丙池、补定、卧龙坪、排当务、董马库、夯寨、排达连、梅腊、黄土坪、排腊、让乍、板栗、鸡坡岭、卧大召、雷公、洞冲16个村委会。

206猫儿乡 辖:团结、果河、果儿、塘家、新寨、老虎冲、蜂塘、洞里、太阳山、杉木、田湾、铅厂、排腊光、排儿、豆子15个村委会。

207窝勺乡 辖:下寨河、当家、折腊、窝勺、夯渡、卧坝、大冲、沙碧、唐茶、苗新寨、略坝、卜如坪、老天坪、岩寨、花香15个村委会。

208补抽乡 辖:大卡、小卡、夯尚、排当、大本、董哨、大哨、补抽、吉九、米沟、排龙、水桶、大坳、鱼龙14个村委会。

209道二乡 辖:美惹、杠掰、接溪、道二、登高、者仁、排楼、朱朝、杠杠、紫霞、辽洞11个村委会。

210排吾乡 辖:董马、牛皮、大排吾、小排吾、夯采、子腊、竹子寨、龙门、大猫、磨子、辽求11个村委会。

211排料乡 辖:芷耳、补毫、排料、龙孔、壤烈、桃花、金龙7个村委会。

212雅桥乡 辖:大兴、油麻、堡楼、田塘、朋岩、朋打、排乍、沙坪、瓦乐、干木、猫儿坡、岩科、三塘13个村委会。

风土人情

苗族禁忌很多,主要有如几种:

禁女儿女婿回到娘家不能同床。也就是说不能在娘家过性生活,因为这是对祖先不敬,上门郎这条不禁。

忌震“龙岩” 苗家堂屋中央有一岩板,岩板下为“龙穴”,最忌震动,据说震动“龙穴”,“龙”就会受惊离去,主人就会遭殃。

父母健在忌戴白帕 穿白鞋 白帕白鞋则标志丧亲守孝。

大年三十忌吹柴火 据说是那家吹了,来年大风会吹倒他家庄稼,影响收成。

苗族人禁讲脏话,在老少妇孺面前讲脏话是要被打的。

其他禁忌与县内汉族大则致相同。

解放前,花垣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个别富家一夫多妻。男女婚姻以媒婚为主。苗族青年通过劳动、集会、赶场、串亲等方式相互接触爱慕,经多次约会,对唱情歌,互赠礼物等确定恋爱关系,然后由男方找人到女方家提亲,表示对双亲的尊敬,而后双方父母择日嫁娶。。

订婚,通常是男方家主动向女方家求亲。当男方看上某家姑娘或某男女相爱之后,男方必须备礼物,央请媒人去女方家“讨口风”,女家如高兴热情,说明有意开亲,媒人便回告男家,相机前去正式提亲。媒人往返的次数越多越好,俗称“多求为贵”,女家商量同意,亲事初定,通过放鞭炮,吃放话酒,正式订婚。订婚后,男方要择日向女方“过礼”,时间一般在结婚前一年,礼物有糍粑、酒、肉、米、糖等,礼物多少,双方视经济条件而定,主要是让女方请家族亲友喝喜酒、认新亲。随后,男方便向女方“讨庚”,取女方生辰八字,以便请“阴阳先生”择吉日委亲。娶亲前一晚,男方抓一兄弟为“管亲郎”,带抬花轿、嫁妆的队伍前往女家迎亲。

此前,新娘要隔居族家。娶亲这天,新娘的姊妹们喜开玩笑,用锅烟灰掺合笋壳毛或辣椒水,往“管亲郎”脸上涂抹,惹人大笑。发亲一般是深夜或次日凌晨,新娘修眉整装后,哭拜父母等,由兄弟背着上轿。新娘出嫁由亲属女友陪伴,特别是请儿女满堂的妇女做“引亲娘”,还要请男女歌师一同前往,到新 郎家赛歌。发亲后,由“管亲郎”打灯笼引路,行往男家。同时,到女方家吃喜酒的宾客,全部往男方家去吃“撵脚酒”,叫做“正客”,男方家另外的散客叫“副客”。新娘接至男家门前,男家必烧旺火一堆,象征吉样兴旺,然后新娘按择定的吉时吉刻进屋。进屋时,男方全家人要躲避在一处高地方,意为以后新娘不会压制全家人。新娘进屋以后,要接过男方中年妇女交给的炊具,以示从此成家理事。然后,坐在火塘右侧置有“符纸”的凳子上至通宵。下午,宾客前来贺喜,男方摆宴款待,特别对“正客”必须热情款待。晚上,新郎与新娘家请的“巴江莎”(苗语,意为歌师)开场对歌,宾客以此为乐,随宵达旦。第二天上午,举行吃酒仪式,主客双方各由一名老人互敬贺词和祝酒词,祝贺夫妻恩爱合好,百头偕老,诸事顺遂,并唱歌欢庆,讲结亲古老话,互赠礼品,婚庆期间,男方亲族 在合伙请客吃饭,俗称“排家饭”。因而婚期为两天。客人未散,新郎新娘只能见面,不能同宿。散客后,新婚夫妇进入正常生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旧的婚俗逐步革除,婚事新办,节约从俭,与汉族婚礼毫无两样。

文身与花衣

花垣苗家地区的姑娘的衣裤上都绣有龙、凤、夔、蝶、鱼虾、花草,真的是花的姑娘。她们从你身边走过,会把你带进我国远古时期的龙凤世界,鱼虾湖海,花草园林之中。

她们身上的花衣花裤的起源是什么呢?大概来源是古代濮人的雕题文身。什么是雕题文身?就是用刺刺破皮,涂以朱砂或其他的色彩。什么是文身呢?就是用刺仿龙、凤、夔、蝶的花纹进行雕题,涂以朱砂或其他色彩,使人的肉皮上现出龙、夔、凤蝶的保色花纹来,以避龙、夔之害,战胜龙、夔以图生存,最后才找到这个雕题文身的办法,驯服了龙、夔,成了龙、夔氏族的领袖。濮人的后裔南蛮,发明蚕桑之术后,雕题文身开始以残酷的护身艺术形成美的装饰艺术,于是出现了描。描就是仿生色,用朱砂等色彩仿生物色彩在蚕帛上描绘花纹,进行伪装,成保护色,以谋生存。从苗族的《古老话》得知,我国古代雕题文身的大题是巴阿。到了骨针、铜针出现后,雕题文身艺术,又进一步演变成挑花织花。到了周代有了铁针,濮人后裔的挑花技艺,已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挑花技术的发展,孕育了凿花技术。挑花只是在桑帛上依靠经纬线的对称,挑出物体的象征图案来,这也满足不了濮人后裔——南蛮对美化生活的要求,于是就往凿花、绣花技艺发展。凿花为绣花提供绣模,绣花把凿花推向高级阶段。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就形成了湘绣、蛮绣。湘绣、蛮绣同源于古代濮人的雕题文身,是濮人后裔凿花、绣花发展的产物。湘绣以濮人后裔湘柳为主体,他们居住在湘江流域,其绣花技艺向逼真的艺术境界发展;蛮绣以六蛮、七戎的蛮氏族为主体,他们居住在沅江流域、汉水流域、乌江流域,其凿花、绣花技艺向幻想的艺术境界发展,保持了濮人后裔挑花、织花的对称因素,形成现在的苗绣风格。湘绣、蛮绣组成了楚文化的绘画刺绣特点。楚亡后,湘氏很快融合于华夏。经过秦、汉时期,组成了汉族,湘绣也就成了中华民族绣花技艺的重要组成部分。蛮人四处奔波迁徙,长期的战乱,使蛮绣得不到发展,长期停滞不前,仍保持古濮人的描、挑、凿、绣的技艺特点,仍停留在幻想艺术阶段。

苗绣长期停留于文身装饰艺术和幻想艺术上,带有强烈的民族色彩。苗族是由三苗的灌兜部与南蛮结合、三苗部与西戎结合组成,即《尚书》说:“窜三苗于三危,以变西戎;放灌兜于崇山,以变南蛮。”组成苗族的民族和部族较多,绝大多数是濮人的后裔。他们居住分散,不相统属,各地的各氏族,也就形成了各自的文身装饰艺术。到了明、清,汉籍记载出现了红苗、花苗、白苗、青苗、黑苗。红苗以七戎六蛮为主体,它是降龙、驯凤的民族,以龙、凤为其氏族族徽,花衣多以描龙绣凤为其主体花纹;花苗以凿齿民为主体,它是首先养蚕抽丝的氏族,多以蝶、花为主体花纹;白苗、青苗以人夷、九夷为主体,是降夔驯麟的氏族,以夔、麟为其氏族徽,多以夔麟为主体花纹;黑苗以盘瓠蛮为主体,是驯猫、狗氏族,以狗为其氏族徽,多以龙狗花纹为主体。他们都以一动物作自己氏族的代表,即所谓图腾崇拜,装饰到自己身上,以区别其它氏族内部的不同氏族。鱼、虾、花、草,以象征虾生鱼养,子孙繁衍,花开草绿,欣欣向荣,以表现其向往自由繁荣的幻想境界。后来石榴从西域传入了濮地,苗绣也出现了石榴,以象征子孙繁荣昌盛。

湘绣艺术与华夏艺术融合后,以荷、梅、松、竹、菊等来表达不同的寓意,形成构图逼真,寓意深刻,针脚独特的艺术欣赏品。苗绣则长期停留于氏族徽艺术、文身装饰艺术上,不讲究构图逼真,立意深刻,没有形成立体针脚艺术欣赏品。但苗绣仍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成了幻想针脚艺术品,有其一定的历史意义和实用价值,可为我国今后发展装饰艺术作借鉴和资料,如窗花、窗帘、门帘等。苗绣至今仍为其民族妇女所喜爱,有发展提高保存的价值。

苗绣针脚大体可分绣、插、挑、捆、洒五种。大面积以绣针平绣,其中需要显出深浅色调则用插针,将彩色深浅不同地插进去,形成几种色彩的连结平面;需要显出立体感的地方则使用捆针,使其形体在绣面上突出来;绣面上需要显出细小物体立体感,则使用洒针和挑针。综合运用这几种针脚,以完成苗绣的幻想艺术。苗绣色调变化带有强烈的夸张色彩,它不按真的物体配色,是加进了绣者的一番幻想而配的色彩。其色彩也是很讲究冷暖。暖色为红、黄、绿、白,冷色为青、黑、蓝。年轻人喜暖色,老年人喜冷色。其配色亦形成了自己民族特点。

所谓幻想平面艺术品,是指作者对一些动植物作了一番幻想虚构,在幻想与对称美的基础上加以夸张形成的图案艺术品,在其族人中形成 一定装饰美的格局,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其民族心理素质构成的民族艺术品。

民间文学

花垣县苗族民间文学源远流长,形成活泼多样,富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内容广泛、形式活泼。有神话、传说、故事、童话、寓言、谜语等,得到苗族群众的喜爱。

(一) 神话、传说、故事

神话 神话是关于神仙或神化的古代英雄人物的故事。花垣苗族地区流传的神话,体现了人类初级思维特征。内容主要是反映洪水淹没、开天辟地、人种来源和人们与妖魔 怪、毒蛇猛兽作斗争的情况。主要作品有《阿剖仡本》、《古老话》、《奶戎玛戎 》、《射日射月》等。最有代表性的是《古老话》和《阿剖仡本》(也称《果索果苯》)。《古老话》叙 述了苗族人民开天辟地、射日射月、长途迁徙、立祖立 的过程,是神化了的苗族史话。《阿剖仡本》说的是地上的人与天上的雷公斗智斗勇、最后战胜雷公的神话,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神灵的反抗精神。

传说、故事 花垣县内苗族的传说、故事丰富多采,其数目无法统计,已收集到的有数百件之多。人物传说、故事有《谎江山》、《石三保的故事》、《孙文明抗租故事》等;山川风物故事有《莲花山的传说》、《仙人桥的传说》、《尖岩的传说》、大龙洞小龙洞的传说》、《雷公山的传说》、《石栏杆的传说》等;动物故事有《虎与水牛比武》、《老虎婆》、《黑羊头的故事》、《青蛙的故事》等。这些传说故事大都情节跌岩,优美动听。最具代表性的为《谎江山》的故事。这是一个庞大的故事群,大小故事有数十个。故事中的谎江山是一个穷苦出身、智勇双全的人物,地谎财主、谎员外、斗老虎、斗坏人,机智幽默,富有反抗精神,是苗族人民寓智慧与希望的理想人物,因而广为流传。

(二)苗 歌 苗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花垣的苗族便是如此。他们常以歌记载历史,宣讲时政,抒发恋情,几乎男女老幼都能歌会唱。花垣苗族称苗歌为“莎熊”。按其腔调分为“ sead ”和“ weix ”两种,“ sead ”用半腔唱 , “ weix ”用高腔唱,“ sead ”最为普遍。苗歌有严格的韵脚和唱法,每首歌都有“双韵”和“两面”,双韵就是歌词的奇偶句各用一韵脚从头至尾;“两面”即每首歌都要重唱一次,重唱时要转换偶句韵脚;苗歌词有长有短,格式主要分为四句一组,每句五言或七言;三句一组,每句七言;各两种。

二、文学创作

(一)诗歌、散文、小说 清代,有少数苗族文人雅士偏重诗歌、散文创作。道光丙午科苗举人张世雄,善于诗词,历官阁中书、刑部员外郎。现存诗作三首,即《绥山歌并序》、《绥城歌并序》和《蚕桑俗歌》。光绪年间,龙纳言作的《赠友感怀》诗以及政论散文《统计论》,名盛一时。此外,苗族举人石廷辉、石昌松、秀才石板塘等,都写出较有影响的诗歌的散文。解放后,诗歌、散文创作有所发展,小说创作开始涌现出一批业余作者。龙炳文、吴武生、伍乾良、吴松柏、石邦雄、麻其勇等,先后被吸收为省政府级作家协会会员。 50 至 60 年代,吴武后创作的叙事诗《兄弟河》在《长江文艺》发表,吴恩珠创作的诗歌《吹木叶》在《诗刊》发表,并送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的《民族诗歌选》。龙炳文写的小说《看家》、《龙门寨》先后被《湖南文学》登载。 70 至 80 年代,吴武生的《边城抒怀》、龙炳文的历史故事长诗《开天辟地》、《仡戎仡索》、石天元的《辣子红了》等散文和小说,先后在全国和省级报刊发表。 90 年代以来,龙宁英的小说《女儿桥》在《湖南文学》发表;《挑 灰人》在《民族文学》发表。石邦雄的小说《蛮崽》、《小雪到大雪》均在《少年文艺》发表。

(二)剧本 解放以来,我县苗族业余剧作者不断涌现,其中石成鉴、罗元明、张子伟等,被吸收为省戏剧家协会会员。石成鉴的苗剧《团结灭妖》受到省内外戏剧工作者的赞赏。此外,《流江山》、《龙官山姐》、《苦尽甜来》等被排练上演,深受群众喜爱。张子伟创作的大型历史苗歌剧本《带血的百鸟图》,被县剧团排练后参加湖南省和全国少数民族戏剧汇演,分别荣获优秀演出奖和全国少数民族剧本创作“银质奖”。

民族

花垣县历史上是纯苗区,自1730年“改土归流”后,“流官”和商贾不断涌入苗疆,境内增加了汉族和土家族,纯苗区的格局被打破,但及不失为苗族聚居区。苗族人了在与各民族交往中,特别是在反压迫斗争中,增加了了解,建立友谊,加强了团结。历代统治阶曾多次制造民族隔阂,挑起民族事端,也未能使各族人民分离。

解放后,中南军政委员会组织少数民族访问团来县访问,宣传了党的民族政策,使各族人民之间友好关系更加密切。1952年,湘西实现民族区域自治,使党的民族政策得到具体实施,大批民族干部得到培养走上领导岗位,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在国家的大力扶助下,得到迅速发展。苗族、土家族等各族人民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相互支援,并肩战斗,建立起兄弟般的深厚情谊。随着建设事业的发展,不少外地干部来县工作,又使县内增加了满、瑶、黎、侗、回等民族。1985年全县217697人中,苗族164974人,占75.78%;汉族42296人,占19.42%;土家族10427人,占4.77%;其它少数民族64人,占0.03%.在党的民放政策光辉照耀下,各族人民和睦相处,亲密无间,同心同德建设社会主义新花垣。

花垣旅游

花垣这块古老的地方,经过几千年自然和历史的雕凿,留下了迷人的山水和神秘的古迹。有文学大师沈从文笔下秀丽的边城茶洞;有纪念乾嘉苗民起义的黄瓜寨古战场遗址,游览花垣的山水和古迹,秀丽神秘的苗家山寨、诚实古朴的乡村民风会让你流连忘返。

边城茶洞

边城茶洞位于湘、黔、渝、三省(市)交界处,始建于嘉庆八年(1803 年),有“一脚踏三省”之称,属湘 西的四大名镇之一。解放前,山城雄峙,城垣逶迤,河水悠悠。青石道整洁风雅,吊脚楼古色古香,白塔耸立,古 渡摆舟,如诗如画。诗云:“边城胜景令人醉,疑是身在画中游。”著名文学家沈从文以茶洞为背景,写出小说《边城》,驰名中外。解放后,城垣、白塔虽毁,但古风依存,又新修楼房、大桥和农贸市场等,为边城茶洞增添新景,《连心坝》、《边城》等影片,均在茶洞拍摄外景。许多慕名而来者以沈从文的小说《边城》为导游图,寻觅白塔、石碾和船夫的坟:踏青石古道,登水边吊脚楼听月光下飘来的渔歌,回味那美丽动人的故事。 茶峒,因沈从文的著名中篇小说《边城》以此为背景而闻名。

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边城》中描写的那个渡口还在,据说渡口恰是三省的交界点。当地的顽皮伢子喜欢在这里撒尿,笑咧咧地夸口:“哈,老子一泡尿浇遍三省!”渡口还在老地方,不过尖头的渡船变成方头的了。还是“拉拉渡”,不用篙或桨,不过牵连两岸的篾缆换成脚拇趾粗的钢索了。摆渡的还是个老人,只是不见翠翠和黄狗,也许是有的,一时半会儿不知跑到哪儿玩耍去了。

渡口岸坡上有一块坪地,说这里就是“碧溪嘴”。坪地上绿草如茵,四周灌木丛生,近边还有几丛翠竹和两株大枫树。当地人说,当年翠翠和她的爷爷就住在这儿的一间木屋里。果然竹丛后有几间小屋,但都是砖瓦屋,没有木屋。

如今茶峒还是老习惯,每逢农历二、八赶集,叫赶“边边场”。早上八、九点钟,三省边界的各族人民便三五成群,向茶峒汇集。无论男女老少,大都像节日出门做客似的,经过收拾打扮,特别是青年妇人,一律盛装,胸前的银饰和耳上的大耳环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当然,也有不少穿T恤、牛仔裤,脚蹬“松糕鞋”的新潮少男少女。中午时分,集市进入高潮。这时候广场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集市上除了百货、土产摊档各色货物斑驳杂陈之外,有拔牙的游医,占卦的相士,照相的,补锅的,阄鸡的,甚至还有最古老的染布缸。也有个别赤膊短裤的壮汉,肩扛长管火铳,高挑几只羽毛斑斓的野鸡,昂昂然在人丛中穿行。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熟食摊档,柴火灶烟火四燎,大汤锅沸腾翻滚。男女老少围拢周边,手捧大碗满头大汗吃辣椒米粉。茶峒的“边边场”是很吸引人的,它保留了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

黄瓜寨

位于花垣、凤凰、松桃两省三县交界之地,地势险要,是清代乾嘉苗民起义领袖石三保的故乡和起义策源地。起义期间,苗民义军凭黄瓜寨地势与清军多次进行浴血奋战,几捷几陷。起义失败后,原有 70 多户的苗族山寨不见人烟,留下血泪斑斑的瓦烁废墟。后经幸存者返乡重建,解放后才得以恢复寨貌。作为苗族人民抗清的古战场遗址, 1979 年,州人民政府将黄瓜寨遗址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纪念苗民抗清的英雄壮举。

大龙洞瀑布

位于大龙洞乡大龙洞村附近山谷,水流从 214 米高的绝壁洞口中喷出,形成 20 米宽的瀑布飞流直下,声如惊雷,飞浪纵横,水沫腾空,气势磅礴,整个山 谷烟云弥漫,雾气朦朦。远看瀑布如白练悬空,近看似银 河泻自天际。遇上晴天,阳光斜照,水雾中化出五彩长虹, 艳丽夺目,蔚为壮观。

经济概况

一、综合

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475663万元,增长1.7%。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8758万元,增长4.9%;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28269万元,下降1.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8636万元,增长6.9%。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8.1%,比上年上升0.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69.0%,下降3.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22.9%,上升2.8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为18148元,增长1.0%。全县财政总收入61489万元,下降8.6%。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0508万元,下降3.3%。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结构性矛盾突出;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效益低下;财政减收,地方可用财力十分有限;社会就业压力大,社会保障能力弱等。

二、农业

2009年,全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7056万元,同比增长5.1%。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37876万元,增长8%;林业实现产值2914万元,下降8%;牧业实现产值24342万元,增长2.7%;渔业实现产值1456万元,增长3.6%;服务业实现产值468万元,增长3.0%。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6.83千公顷,同比增长4.2%;油菜收获面积达到2.9千公顷,比上年增长26.6%;烟叶种植面积1.72千公顷,比上年增长42%。

全年粮食总产量达86464吨,增产2.8%;油料5774吨,增长29%;烟叶3226吨,增长37%;蔬菜59870吨,下降2.5%;水果23917吨,增长1.4%。

全年肉类总产量13467吨,增长2.8%。出栏肉猪15.6万头,增长2.5%;出笼家禽73万羽,增长4.3%;出栏牛0.88万头,增长4.8%;出栏山羊5.29万只,增长4.5%。

全年水产品产量2376吨,增长3.5%。淡水养殖面积1.04千公顷,增长3.0%。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30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1公顷。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318010万元,同比下降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58572万元,同比下降3.2 %,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10081万元,下降44.7%;股份制企业增加值228238万元,下降0.8%,其他经济类型增加值20253万元,下降2.6%。

分产品产量看,锰矿石成品矿259万吨,增长30.2%;电解锌6.04万吨,下降43.4%;电解锰18.9万吨,增长20.8%;硫酸11.7万吨,下降23.2%;硅锰0.29万吨,下降60.8%;水泥8.5万吨,下降57.0%;发电量9776万千瓦小时,增长79.0%;用电量163950万千瓦小时,增长4.0%。

全县规模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48039万元,同比下降17.1%;实现利润1708万元,同比下降92.1%;实现利税总额67062万元,同比下降37.6%。

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为10259万元,比上年增长 50.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7509万元,同比增长62.9%;其中城镇以上投资168888万元,增长46.9%;农村投资9621万元,下降33.8%;跨地区项目投资39000万元,增长875.0%。在城镇以上投资中,城镇投资165050万元,增长46.2%;房地产投资3838万元,增长82.8%。

在全社会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7325万元,比上年增长25.0%;第二产业投资42930万元,下降3.2%;第三产业投资1167254万元,增长100.8%。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3838万元,比上年增长82.8%。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042万元,商业营业用房投资2483万元。

五、国内贸易

全年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7794万元,增长17.7 %。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58562万元,增长17.8%;住宿和餐饮业8722万元,增长17.4%;其他510万元,增长11.1%。分地区看,城镇零售额46854万元,同比增长18.5%;农村实现零售额20940万元,同比增长15.9%。

六、对外经济

全县外贸进出口总额为3015万美元,比上年下降55.3%,其中出口3007万美元,下降55.5%。

全年合同外资金额300万美元,增长1.7%;实际利用外资157万美元,下降46.8%;实际利用内资68250万元,增长29.8%。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31345万元,比上年增长7.7%。

全年全社会货物周转量277952万吨公里,增长1189.1%,货运量1431万吨,增长411.6%;旅客周转量26310万人公里,增长111.7%,客运量402万人,增长105.1%。全年邮电业务总量43484万元,增长34.5 %,其中邮政业务总量1330万元,增长19.6%;电信业务总量2043万元,增长31.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0561户,其中,城市电话用户10955户,农村电话用户9606户。移动电话用户169128 户。固定电话普及率为7.26户/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为59.68户/百人。年末互联网用户达9889户,净增1145户。

全年共接待中外游客43.8万余人,实现旅游收入5626万元,下降17.0%。

八、金融

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42351万元,比年初增加64193万元,增长23.1%,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61511万元,比年初增加50451万元,增长23.9%。12月末,各项贷款余额121944万元,比年初增加22113万元,增长22.1%。

全年保费收入466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9%,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1192万元,下降14.7%;人寿险保费收入3477万元,增长19.0%。各项赔付支出1500万元,增长21.9%,其中财产险赔款931万元,增长7.5%;人寿险赔款569万元,增长56.3%。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年普通高中招生1209人,在校学生人数3169人,毕业生961人;初中学校招生4393人,在校学生人数12453人,毕业生4321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为96.5%,在校学生辍学率2.53%。普通小学招生4582人,在校学生人数27353人,毕业生491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9.5%,毕业生 升学率93.66%。幼儿园在园幼儿2920人。全省首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中,全县各科合格率居全州八县市之首,边城高级中学一次性合格率居全省非省级示范校首位,高考二本以上上线241人,上线率较去年提高35%。

全县科学研究与事业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5000万元,全年完成国家专利申请45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6件,职务发明创造专利申请5件,工矿企业专利申请5件。

行政区划

Huanyuan Xian

433124

416400

花垣镇

截至2005年12月31日,花垣县辖8个镇、12个乡。

花垣镇

辖:城南、柑子园、老正街、西长街、大竹山、浮桥、登高楼、涧水坡8个社区居委会;狮子桥、望城、洞溪坪、南门、农科站、丰和、新生屯、卡地、大冲、龙洞、卧龙榜、依溪、清水塘、大云盘、凉水井、拐带坡、马其洛、朝料、佳民、花桥、麻场、伍家坡、三角岩、坝塘、蔬菜、园艺场、渔场、下寨河、当家、折腊、窝勺、夯渡、卧坝、大冲、沙碧、唐茶、苗新寨、略坝、卜如坪、老天坪、岩寨、花香42个村委会。。

边城镇

辖:小桥、河码头2个居委会;隘门口、水井湾、贵炭、板栗树、曲乐、骑马坡、小寨、石牛溪、米粮、白岩、火焰土、长老坟、茶元坪、南太、募老、猫儿塘、新街、农科、矮车坝、大木树、凉风洞、通州、踏沙、搞和、大塘坪25个村委会。

龙潭镇

辖:龙潭、马黄塘2个居委会;土地、豆旺、龙门、窝坨、干塘、开支铺、角弄、李梅、古老、龙潭、大坪、草坪、金溶、板塘、黄腊、张匹马16个村委会。

民乐镇

辖:云盘、中街2个居委会;民乐、田家、水田、响水、卡子、谷哨、洞乍、上潮水、下潮水、毛号、新水、坝务12个村委会。

团结镇

辖:新路、老街2个居委会;长新、漏那、永丰、半坡、云盘、吉场、水田、中寨、太平、漾水坪、阿碧、老鸦塘、龙保、岩坝塘、杨家寨、下瓦水、马道子、老王寨、桐木寨19个村委会。

吉卫镇

辖:梅花井、卫城2个居委会;排座、排达坝、腊乙、下水、新寨、老卫城、吉卫、鸡司、大老排、夯来、如腊、各藤、良帽、过水、螺蛳董、古牛、葫芦、白果、水洋、白岩坪20个村委会。

麻栗场镇

辖:麻栗场镇居委会;黄土坡、溜豆、沙坪坝、广车、排达鲁、麻栗场、沙科、老寨、立新、彭湖、登高坪、望高坡、各鱼、新桥、尖岩、新科、金牛、沿坝18个村委会。

雅酉镇

辖:麻家、夯杜、坡脚、下水、五斗、扪岱、高务、冬尾、朝岗、排腊、达扣、油麻12个村委会。

长乐乡

辖:谷坡、桃花、惹坝、那光、卧岔那、鸭八溪、长潭、团岩、米迫、泽落坪、跃马卡、打落坪、纳吾车、黄连沟、王善坪、水坪、老后坪、雀儿庄18个村委会。

两河乡

辖:路桥、斗拱、两河、石花 、土屯、水田、桐木、毛岗、麻拉、马岩、盐井、牛星12个村委会。

大龙洞乡

辖:桃子坡、高岩、兴中、大龙、牛角5个村委会。

排碧乡

辖:岩罗、黄岩、排碧、四新、板栗寨、毛坪、小洞冲、红英、马鞍、飞虫、竹子、张刀、上半坡、下半坡14个村委会。

董马库乡

辖:丙池、补定、卧龙坪、排当务、董马库、夯寨、排达连、梅腊、黄土坪、排腊、让乍、板栗、鸡坡岭、卧大召、雷公、洞冲16个村委会。

猫儿乡

辖:团结、果河、果儿、塘家、新寨、老虎冲、蜂塘、洞里、太阳山、杉木、田湾、铅厂、排腊光、排儿、豆子15个村委会。

补抽乡

辖:大卡、小卡、夯尚、排当、大本、董哨、大哨、补抽、吉九、米沟、排龙、水桶、大坳、鱼龙14个村委会。

道二乡

辖:美惹、杠掰、接溪、道二、登高、者仁、排楼、朱朝、杠杠、紫霞、辽洞11个村委会。

排吾乡

辖:董马、牛皮、大排吾、小排吾、夯采、子腊、竹子寨、龙门、大猫、磨子、辽求11个村委会。

排料乡

辖:芷耳、补毫、排料、龙孔、壤烈、桃花、金龙7个村委会。

雅桥乡

辖:大兴、油麻、堡楼、田塘、朋岩、朋打、排乍、沙坪、瓦乐、干木、猫儿坡、岩科、三塘13个村委会。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5:54:31